生命教育在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中的应用探究

2020-12-17 10:57沈铭源
考试周刊 2020年94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应用策略

摘 要:学校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是提升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根本方式。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立足青少年学生的特殊性分析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而对科学的生命教育措施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这样才能确保生命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當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生命教育;青少年健全人格;应用策略

一、 引言

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优化教育引导方法作为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教师在现代教育领域中面临的全新的研究课题。新时代的教育引导方法需以解决学校的生命教育盲区,立足现代教育理念和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学校生命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窗。

二、 青少年生命教育概述

(一)青少年学生的特殊性

青少年学生智力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心性并不成熟,认为自己能够独立,但在处理一些非常简单的事情时也存在很大问题,而且很容易在做的过程中出现危险,同时,青少年学生的心灵非常脆弱,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时都容易被困难吓倒,致使其越做越错,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安全。

(二)基于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教育内容

首先,教师要让青少年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生命,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内心骄傲,心比天高,思想不成熟,这会让他们生出许多不好的想法,他人一句寻常的玩笑话都有可能导致其产生严重的报复心理,甚至会危及他人性命,为了学校安全,教师应当教育青少年学生尊重他人宝贵的生命,懂得发现他人的美好之处,与他人和谐相处。其次,教师要让青少年学生懂得爱惜自我生命,有些青少年学生内心会因自卑产生消极厌世的想法,有些时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生活,内心越发讨厌自己,甚至会伤害自己。所以教师还必须教育青少年学生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扬长避短,追求生命的价值,让生命发光发热。

三、 生命教育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应用策略

(一)基础和前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本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主流的教学理念之一,在“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明确青少年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对其学习行为的重要影响。生命教育重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生命体验,只有他们自己有兴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激发其自主思考意识和能力,才能让其思维活跃起来,继而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

除却学生自主学习之外,“人本”教学理念还注重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知识架构不完善,学习方法也不科学,此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为其学习思路和方法提供一定的指导,这样才能让青少年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同时也可通过趣味化教学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基于日常生活渗透生命教育

1. 日常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学习是青少年学生的主要任务,日常教学也占据着青少年学生在校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才能引导青少年学生紧绷“生命安全”这根弦。鉴于青少年学生缺乏生命教育经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理解抽象的生命教育是什么,所以教师可选择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进行引导。

比如在日常教学中,因为多媒体教学可引入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育素材,可以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引入动画片和儿歌,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及《生命多美丽》,通过诵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故事,感受生命在苦难中所散发出的夺目光辉,使青少年学生体悟生命的力量,通过引导青少年学生聆听、学唱《生命多美丽》,于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中使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多姿多彩,继而增强生活信心。

2. 加强生命教育宣传

生命教育应当作为学校首要的、长期的教育工作,自校领导到每一位青少年学生都应当无时不刻地接受生命教育,而众多的青少年学生作为生命教育的主体,自然也承担起宣传生命教育的重任。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全班青少年学生制作安全教育宣办画报,大家你一笔我一笔绘出生命的色彩,不仅能加深对生命教育的体会,还能为其他的小伙伴敲响警钟。在教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大家把画报贴在学校的布告栏上,或是分组到各个班级甚至是老师、校长的办公室分发宣传单,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全民教育”氛围,进一步扩大生命教育的影响力。

3. 渗透积极心理学和法律教育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积极心理情绪对人思想行为的影响,这非常适合青少年学生,因为某些青少年学生是特殊的弱势教育群体,许多人存在自卑、冷漠、多疑等不良性格,对自己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所以教师需积极渗透积极心理学和法律教育,让他们知道生而为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生存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比如教师要常以生活中的“榜样”激励青少年学生努力学习和生活,比如针对那些身患残疾的青少年学生,可以身残志坚之人作为榜样,例如以前在网络上非常火的“农村妇人”,她写的诗歌就非常好,但她本人就是一脑瘫患者,这说明了即使自己身有残疾,也可以获得成功。此外,教师应让青少年学生多接触法律知识,一方面是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明确社会生存规则,另一方面是了解我国法律的公正和权威,敬畏法律,不做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4. 了解青少年学生,引导换位思考

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包括他们的家庭组成、性格特点、社会关系、学习能力等等,教师掌握这些之后,才能对症下药,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渗透积极的心理因素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体验。

比如教导青少年学生学会尊重,对于学优生嘲笑学困生,富学生欺负穷学生等情况,教师可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可开展“假如我是你”角色扮演活动,两人一组,青少年学生身份互换后体会他人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心理影响(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以此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尊重他人的错误行为,学习如何尊重他人,从自尊自爱的角度出发,引导努力其成就更好的自己。

(三)基于疫情渗透生命教育

1. 感受生命之重

生命之重在于对每个生命的重视,正所谓“人命关天”,疫情肆虐之时,许多中国同胞都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党和政府本着“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对疫情防控工作非常重视,党中央领导干部更是勇于担当,统筹全局,为打赢疫情攻坚战付出心血。与此同时,全社会人民也在积极配合党和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学校为此停课,家庭为此不再走亲访友,党员干部更是奋战一线,度过一个个不眠不休的夜晚。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展示白衣战士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光彩,感受每个生命在其思想意识中的重量。比如在疫情防控阶段非常火的《你的答案》《人间有爱》《夜空中最亮的星》等等,一边播放音乐一边让青少年学生自主感受全社会人民的在抗击疫情中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精神,则能让他们深受感动和震撼。

2. 感受生命之轻

生命之轻体现在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的弱小,此次新冠病毒肆虐致伤致死多人,这和人类对自然的无情、无度索取密不可分,为了短暂的利益,为了某些人的低级趣味而滥捕滥杀,深刻体现了人性的弱点。同时,此次新冠病毒顽固,短时间难以消灭,重症患者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死去,这说明人类在自然面前几无还手之力,人应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又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实际教学中,组织“网络对话”,与青少年学生展开“环保与生命”主题对话,引导青少年学生从环保入手解读生命之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结合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明白众生平等的道理,真正从自身反思,明白“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杀害就没有报复”的道理,形成爱护自然、敬畏生命、爱护动物等优良的思想品质。

3. 感受生命之美

疫情无情但人有情,在疫情防控的艰难时期,白衣战士忙碌的身影和坚定的眼神屡见报端,我们不得不惊叹他们超人的毅力,这确是人性的光辉无疑,也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体现。同时,面对疫情,一些义务工作者舍弃了安全的生活环境,为打赢疫情攻坚战贡献力量,他们所表现出的无私精神和坚强勇气也让我们敬佩不已,亦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体现。

后疫情时代,许多医生、护士和义务工作者已陆续归来,他们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为了让青少年学生更好地体悟生命之美,教师可以开展网络采访活动,让青少年学生对那些得胜归来的白衣战士以及义务工作者进行视频采访,让他们讲一讲自己在抗击疫情阶段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从他们的深情讲述中感受生命之美。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生命教育需在教育引导方法的辅助下才能克服教育短板,进一步提升教育成效。所以,教师应当在新教育时代中深入分析生命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了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积极优化教育引导方式(包括日常生活引导和防疫精神引导),使其能在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中快乐学习和生活。以上的分析论证虽然只是笔者的个人建議,但是仍然希望能够为各位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帮助,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吴增强.生命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J].基础教育参考,2018(7):6-7,38.

[2]靳建华.关注生命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J].卫生职业教育,2017(15):36-38.

[3]李云辉,王琼.加强生命教育 培养健全人格[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2-66.

[4]王芳.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生命意识的培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5]陈正桂.青少年生命教育:和谐社会构建中德育的新理念[J].素质教育大参考,2019.

[6]李琳.“道德讲堂”在青少年健全人格培育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

[7]李萍.浅议如何塑造和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6(1):43.

[8]吴小艳.强化学校生命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5):15.

作者简介:沈铭源,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第一中学。

文章为作者主持的课题结题论文,课题结题立项编号:jdy1916。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应用策略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