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心素养,打造“理想课堂”

2020-12-17 03:29刘金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理想课堂实施策略核心素养

刘金明

摘 要 2014年教育部提出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双基”、问题解决、思维方式及精神品质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构成了数学核心素养体系。数学“理想课堂”是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最终的目标,构建“理想课堂”的有效策略可以从教学目标设置精准化、课堂活动实效化和学习过程个性化三个方面来实践。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理想课堂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教育部提出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一经提出便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引起国内外许多数学教育学者及专家的关注。特别是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育人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变化。学生通过理想課堂的数学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习得数学思维,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思考世界。

1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不同学者阐释的角度各不相同。宋乃庆教授关注学生数学活动中的体验与感悟。国际学生项目评价(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则从数学学科自身角度出发,提出了八大能力。基于此,笔者将从数学学科的“双基”要求、问题解决、思维方式及精神品质四个层面阐释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1.1“双基”,核心素养的基石

众所周知,“双基”指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一般指数学的基本概念、命题及法则等;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技能、测量技能、画图分析的技能及数据处理的技能等。“双基”是数学核心素养构成的基石,是核心素养的本原,对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1.2问题解决,核心素养的主旨

问题解决这一要素指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具体来说,问题解决的维度蕴含了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必备的能力,如数据分析能力、运算能力、大胆质疑的能力及沟通交流的能力等。

例如,在北师版六年级“反弹高度”的综合实践课中,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不同材质的球的反弹高度,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展开实验,搜集、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最终结论。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搜集数据及分析数据的能力,核心素养则是这些具体能力的综合表征。

1.3思维方式,核心素养的本质

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最终使学生形成稳定的数学化的思维方式,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体现。人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最高的智慧之一,而数学核心素养强调的思维方式指学会数学的思考,数学思考依赖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运用,即抽象思想、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举个例子说,在“三角形的认识”中,学生可以从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三角形纸片中抽象出三角形的共同特征:都有三条边和三个角。这个过程中学生排除了其它信息的干扰,从数学角度解读图形,是数学化思维方式的体现。

1.4精神品质,核心素养的精髓

数学学科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可以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精髓与灵魂。换句话说,在数学“理想课堂”中,不仅要关注数学学科的工具性与思维性,更要体现其育人价值。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有合作意识、勇于探索的勇气。这都是个体成为合格公民应具备的精神品质。

“双基”、问题解决、思维方式及精神品质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构成了数学核心素养体系。

2数学“理想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

“学有规律,教有优法”,笔者认为可以从课堂教学的目标设置精准化、课堂活动实效化及学习过程个性化三个方面来构建数学“理想课堂”,践行数学核心素养。

2.1目标设置精准化,聚焦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评价都有导向的作用。因此“理想课堂”的教学目标设置力求依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路径,细化为精准、具体及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有了精准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依据教学目标的指向,聚焦核心素养,从而开展高效的数学课堂活动。

如北师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一课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阐述为: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类比”,经历“猜想与验证”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一过程性目标描述清楚、明确,着眼于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体悟及核心素养的达成。

在目标确定以后,教学可以采用“提问——猜想——验证——应用”的思路,在探索中理解、掌握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体会“类比”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由此可见,精确的教学目标设置可以明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核心,只有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置教学目标,才能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2.2课堂活动实效化,落实核心素养

从核心素养出发,提高课堂活动的实效性,不仅关注学生经历的知识生成的路径,更要注重学生经历这一路径的方式与方法。换句话说,“理想课堂”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从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去探索,教师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自主大胆的探究,同伴之间的互助为落实核心素养提供了依据。

如“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出示三名队员罚球及罚中的相关数据,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如果你是教练,将会安排哪位球员?并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一位学生率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用减法计算球员的失球数,失球少的队员去罚球。此时教师没有直接否定该学生的想法,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正解,而是鼓励更多学生大胆的质疑、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机第二位同学认为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可以推算如果三个队员都罚球100个,罚中最多的队员成绩最好。这一观点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进而有同学想到计算进球数与罚球总数的百分比,比较百分比的大小。这样,在学生的争论中,问题得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此时教师没有满足于学生的回答,而是继续追问“为什么要计算百分比?求进球数与罚球数的几分之几行不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问题的引领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中,将模糊的理解逐渐变得清晰。

由此可见,“理想课堂”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探索,并在交流中进行深度的思考,从而完善、订正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课堂活动是有效的活动,是“理想课堂”中的活动,才是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活动。

2.3学习过程个性化,发展核心素养

虽然班级授课制的课堂中學生的年龄相仿,但是同一年龄的不同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都有着很大差异,因此“理想课堂”中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从而发展核心素养。

如,整理复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整理复习课型中,教师需使学生明确复习的主题,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与复习,之后把自己整理的方法及内容与同学们分享。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发展。再如,在北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中,根据已知可以梳理出两个不同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考方式,提升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见,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之一。

总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构建“理想课堂”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理想课堂”是一种教学追求,精准设定课堂教学目标,切实把握课堂活动实效,满足学生学习过程的个性化,为“理想课堂”的构建指出了理论探索和实践突破的方向和思路。未来,我们还要结合学情、校情等因素,打造具有特色的“理想课堂”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敏.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第六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综述[J].人民教育,2015(23):46.

[2] 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09):37-39.

[3] 陈敏.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学过程的维度[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04):45.

[4] 何小亚.数学核心素养指标之反思[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6(13):2-6.

[5] 吴宝莹,陈敏.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学过程的维度[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5(04):44-50.

[6] 裴昌根,宋乃庆.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45-49.

猜你喜欢
理想课堂实施策略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和谐课堂和理想课堂标准的研究
理想课堂:化学教师专业发展从实然到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