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建设的文化渊源与路径

2020-12-17 03:32陈永金郝光华李永军解修平王海华何振芳于泉州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3期
关键词:生态文化美丽中国十九大

陈永金 郝光华 李永军 解修平 王海华 何振芳 于泉州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文章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切入点,从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原则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路径两个方面,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思想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渊源,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十九大;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建设美丽中国[2]。这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战略基础上[3],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就会加深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认识,将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变成自觉行动和追求目标。

一、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原则

美丽中国建设是“五位一体”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原则,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江河湖沼,森林草原荒漠等都是自然存在,为不同的生物提供生境,给提供不同的资源,应该努力保护它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周礼》将全国土地类型划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土地都有不同的物产,这也就是《管子.地员篇》所谓的“草土之道,各有榖造”。

(二)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指南。人是自然的产物,是生态系统演化的结果,这也就是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只有顺应自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才能够充分发展,融洽相处。荀子在《荀子·王制》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只有让草木虫兽在春夏时节充分生长,人们才能有充裕的食物来源。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为了增加棉花产量,把咸海附近区域全开辟为棉田,结果数年后,良田变成了不毛之地,咸海也一步步走向衰亡。在全球变暖趋势越来越严重、资源约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愈发明显的今天,只有顺应自然,才是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性人物顺应自然规律的行为才是最低碳,最环保的行为。老子所谓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告诉人们不逆自然规律而为,就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获,即“无为而无不为”。

(三)保护自然

保护自然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意思是说,虽然人和其它万物一样,都是自然的产物,但人又与其它自然存在不同,人是有意识的高级生物,能够认识自然规律,主动适应自然规律,这也就是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道可道”的根据。汉代的《淮南子·主术训》里有:“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说法,意思是打猎时不要对兽群一网打尽,要放掉幼小的动物,给它们生存的机会。不能把池塘里的水抽干了去打鱼,不能为了捕猎而把一片森林烧掉,不给别的生物生存的机会,人类就会自断后路。这表明人在认识到自然界运行规律后,可以通过律法的形式,告诫人们行为要合乎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有限性,尤其是矿产资源,而人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从质到量都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人口呈指数增长。如果不节约使用,很快就会枯竭。江苏省著名城市无锡名称的变迁给会给些许启示,唐朝陆羽《惠山寺记》有:“山东峰(按:指惠山东峰,即锡山),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意思是从周到秦时期,惠山东峰盛产铅锡,到两汉时期,锡矿挖尽,出现地名无锡县。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警告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老子把“俭”奉为三宝之一,告诫人们“多藏必厚亡”、“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从小事细节约束干部,教育干部,遏制了社会的奢华浪费之风,密切了党群关系,稳定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

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指导原则,而且从发展方式、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以及环境监管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和当前工作重点:

(一)推进绿色发展

推进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谓绿色发展就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以科技为先导,以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以人地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方式。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丰林之下,必有仓庾之坻”,意思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这与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谋而合。推动绿色发展,还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反对奢侈浪费。老子《道德经》就反对奢侈,告诫人们“为腹不为目”,“不贵难得之物”,“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我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宝贵的思想与今天世界范围内所推崇的低碳环保理念不谋而合。

(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中国七大水系的国家环境监测网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断面仅为41%,而丧失了一切使用功能的劣Ⅴ类河流断面接近三成。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黑臭水体2014条。全国28个国家重点监控的湖泊中劣V类水占43%,水体富营养化已成為多数湖泊水库的通病。为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2月联合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的河湖保护体系,切实推动水环境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问题也在环保部推行的环境巡视制度下有了较大改善,曾经的蓝天白云又绽开美丽的笑靥。这些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让民众看到了希望,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伟大,人民对党更加信赖。

(三)加强生态保护

习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人民的需要就是的奋斗目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追求良好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拥有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也是人类拥有美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保障。生态补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器,当前一些省份将生态补偿用于大气污染治理上,取得了较好效果。下一步应该继续推广,对破坏环境的企事业单位与个人依法惩处,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给予相应的补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稳健地前进。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通过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是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创新,通过该监管机构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开发与治理保护。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才能有效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除了加强监管体制建设,还应该加强生态环境立法工作,组建生态警察,设立生态法庭,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不再以罚款为主要手段,让生态犯罪行为受到法律制裁,让人民依法享受优美生态环境的权利。

(五)强化生态保护宣传

强化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转化为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加强对青少年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至关重要。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拥有生态保护思想和行为,则整个国民保护生态的思想和行為就会水涨船高。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人地和谐、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素材,应该通过筛选,让这些宝贵的生态保护思想进学校、进课本、进孩子们的心灵。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党的十九大指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略,要通过认真学习和体会,把握要义,领会内涵,将之与源远流长的生态文化有机融合,广泛宣传,身体力行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永金,张二勋,吐尔逊古丽.买买提,等.弘扬生态公德,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经济.2008,10,408-413.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新华网.2017.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中国网.2012.

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15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276,40871239)资助,新时代兴聊十大重点工程项目(NDZD2020019),聊城大学社科基金项目(32102915)资助。

作者简介:陈永金(1968- ),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湿地生态保育与生态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美丽中国十九大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两汉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