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兴隆热带植物园为例①

2020-12-17 23:30王学良赵溪竹赵青云邓文明朱飞飞李志刚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兴隆香料热带

魏 来 王学良 赵溪竹 赵青云 邓文明 朱飞飞 李志刚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海南兴隆57153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强调,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彰显了我国政府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2015 年12 月30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论以农业多功能性、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和价值链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农业相关产业联动集聚,推动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相关业态的有机整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可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已成为各有关省市着力推进的增收产业[1-4]。

兴隆热带植物园创建之初,以“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模式作为发展定位,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科研平台,建立起以热带特色香料饮料作物产业技术研发为核心,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优良种苗繁育、标准化生产示范、产品加工中试、园区综合开发、旅游产业经营和园区生态环保为一体的农业系统工程[5]。二十多年来,逐渐发展成为“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科普示范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综合性热带植物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海南省乃至全国较早探索科技支撑下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实例。本文从兴隆热带植物园践行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等几个方面,探讨科学研究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典型示范和经验。

1 兴隆热带植物园的发展概况

兴隆热带植物园的开发建设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简称香饮所),创建于1957 年,是我国唯一从事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研究、科技推广、产品开发和旅游产业活动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胡椒、咖啡、香草兰、可可、苦丁茶、八角、肉桂、糯米香茶等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和菠萝蜜、面包果等热带木本粮食作物等。建所以来,已取得科研成果150 多项,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成果奖励43 项;制定技术标准49 项;发表论文900 余篇,出版专著57 部;研制出特色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品12 大系列140 多种规格,申请并获授权发明专利66 项、实用新型专利11 项。采用“科研院所+农户”、“科研院所+公司+农户”等模式,向热区推广应用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植与加工技术成果,已建立生产技术指导点、示范基地30 多个,成果转化率90%以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并多次获得科技成果奖励[6-7],起到良好的示范、辐射与带动作用,为我国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兴隆热带植物园的建立,确立以国内旅游团为目标市场,运用休闲农业基本原理,制定以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为核心,特色热带植物资源为依托,融合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和科普体验等多种休闲农业体验模式,填补了我国热带农业科技旅游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2004 年以来,每年园区游客量均保持在100 万人次左右,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兴隆热带植物园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等荣誉称号。兴隆热带植物园的发展,彰显了科学研究为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融合发展注入的强大动力,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的理论基础和模式示范。

多年来,香饮所和兴隆热带植物园协同发展,形成保科研、重示范、转开发、促经营的良性循环,进一步释放发展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力、营造发展新优势。通过以园区为载体进行示范和带动,促进热带经济作(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热带香料饮料科技创新、示范推广、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延长作物产业链条,拓展农业新功能和新领域,并带动现代热带农业的综合开发和海南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001 年以来,共接待游客2 119 万人,满意率达95%以上,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出了典型示范[6,8-10]。

2 科技支撑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特色农业生产为基础,以特色农村资源为依托,因此,生产是基础,融合是关键。兴隆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原称兴隆华侨农场,是中国最大的华侨农场。从20 世纪50 年代初开始,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名归国华侨在此落户,归侨带回的胡椒、咖啡、可可等特色作物资源,以及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侨乡文化,为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香饮所(原兴隆试验站)1957 年在兴隆选址成立,对胡椒、咖啡、可可等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兴隆热带植物园依托香饮所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技术研发成果,在40 多公顷的园区内整合了植物(作物)资源收集与展示、标准化生产集成示范、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特色产品研发、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热带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和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技术示范等科学研究过程、成果,向游人展示,并通过多种科普体验形式进行科普,将热作生产、产品体验有机结合。科学研究贯穿于作物种植、产品研发及展示体验等各个产业环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2.1 资源收集与展示

针对胡椒、咖啡、香草兰、可可等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开展引种、选育、繁育、示范和推广,建立了农业部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农业部万宁胡椒种质资源圃各1 个, 选育‘热引1号’胡椒、‘热研1 号’咖啡和‘热研2 号’咖啡等新品种1批,明显提升了热带香料饮料作物抗性及产量性状,有效解决了海南胡椒、咖啡、香草兰、可可、苦丁茶、糯米香等种植产量低、效益差等制约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发展的问题。

2.2 标准化生产集成示范

以热带香料饮料作物节本增效、高效栽培为导向,重点开展复合栽培、养分调控花期、截干更新、宽窄行栽培、活荫蔽树栽培、无土栽培、抗风栽培等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优化;在探明作物养分需求规律基础上,开展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等减肥增效技术研究,解决目前种植园肥料投入量过高,但利用效率低、产量较低的问题,建立热带香料饮料作物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体系,并向热区推广应用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植与加工技术成果,已建立生产技术指导点、示范基地30 多个,起到良好的示范、辐射与带动作用,为我国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2.3 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

注重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主要病虫害的绿色轻简化防控技术研发与示范,尤其是采用种植园区合理规划等农艺措施,以及间作等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控病虫害的技术研发。以胡椒瘟病防治为例,合理的排水系统、防风林的设置,以及间作槟榔等农艺和生态措施,可明显降低胡椒瘟病的发生率,保证我国热区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植稳定发展。

2.4 特色产品研发

依托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地部、海南省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获得香料饮料等6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研发胡椒、咖啡、香草兰、可可、苦丁茶、糯米香、椰子、玉兰花、菠萝蜜等特色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品10 大系列120 多种规格,获授权发明专利63 项、实用新型专利10 项,丰富了旅游商品内涵,提升了海南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5 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

开展优势作物产业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攻关,系统完善工程化配套技术流程与工艺,提供可规模化示范生产的成套技术、标准、工艺、装备等;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接受委托开展工程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和咨询等工作,进行作物工程化技术产业化应用与示范,提高产学研结合与技工贸一体化发展能力,培植发展科技产业。适应市场需求,组建并注册法人企业“海南兴科热带作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集热带特色植物资源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定制生产、技术服务及市场化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6 热带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立足热带特色作物与多样化的自然环境资源,以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循环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理论为基础,以“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为导向,开展热带生态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农业利用、生态农业模式评价以及农林生态系统研究等方面,促进热带生态农业理论创新与服务产业能力提升,为我国热带生态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重点开展了热带特色经济林下间作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的复合栽培模式与技术研究,充分发挥复合栽培系统的空间、时间、养分、水分及生物间的互补效应,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经济效益,有效降低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2.7 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技术示范

以作物产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为目标,按照先两头(即资源收集保存及产品研发)后中间(选育种、栽培、植保)的思路,对香料饮料作物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统研究,并按照“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科普示范”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逐步向热区普及推广;指导全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基本达到试验、示范、园林化。着眼于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生产环节,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开展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生产农业区划、产业规划、资源数据库建设、智能专家系统等研究,为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迅速发展及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人员与技术支撑。

2.8 科技产品科普体验

兴隆热带植物园以科普讲解、博士科普大讲堂、科普体验DIY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公众科普宣传热带雨林特征、热带植物资源、热带作物种植生产以及热带环境特征等知识,向公众普及植物对人类的贡献和保护植物的重要意义。将深奥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博士科普大讲堂、科普体验DIY活动等形式,以浅显、有趣、生动、科学的途径传播给广大公众,并在实践中实现科学技术再创新。

60 多年来,香饮所在热带特色香料饮料作物产业研究中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直接在兴隆热带植物园就地转化,并辐射带动了我国热区的胡椒、咖啡、可可、香草兰和苦丁茶等热带特色经济作物产业技术水平,不仅支撑了种植业生产的稳定发展,还推动产品研发生产并取得实际的经济效益,是科学研究支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科研成果,保障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可持续发展是香饮所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 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重视政策导向作用,推动科技合作和交流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建立健全创新机制,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顺应我国农村产业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新常态下三农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选择[11]。产业融合已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边界为了适应增长而日渐模糊或消失[12]。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所突破,但仍处在起步阶段,农村一二三产业在生产环节竞争力严重不足,外部环节多,模式单一,这对产业链各个环节中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府的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创业环境是产业融合的外动力,应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完善财税政策,强化资金引导,加强政策协同,全力支持创业创新、激发经济活力。

3.2 重视农业科研机构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生产距离很近,是科技创新与示范的主导力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加速器,处于创新发展、技术融合的关键地位[13]。农业科研院所应重视市场需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意义,针对生产和市场需求开展技术难题攻关,满足生产需求,促进成果转化应用,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主管部门应充分征求农业科研机构意见,做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同时重点支持农业科技专家挂村驻点,示范推广先进技术成果,通过田间指导、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工作,满足农民的技术需求,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3 产业融合发展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要目的,科技创新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是农业的三大特点,而较低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决定农民在农村产业利润分配中只能获得最少的部分。目前,农业产中环节的收益和产后环节的收益脱节现象严重,由于农民谈判地位弱,农产品生产的价值链处于末端位置,无法分享到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甚至生产环节的收益也不能完全得到保障;加之各环节分离发展,农业形态单一,农业就业岗位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4]。为使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发挥振兴乡村的作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让农民分享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红利[15-17]。科技的发展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资料质量和农艺技术水平,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业资源利用范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改善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推动农村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兴隆香料热带
广州满庭芳香料有限公司
香料之王
——香草传
热带风情
重庆火锅香飘世界
热带的鸟儿
兴隆湖初冬
T 台热带风情秀
特别的生日礼物
手上的证据
热带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