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南街小学 何昌岳
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要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当作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尤其强调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培育学生创新与实践素质,将知识学习指向实践应用。数学教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指导时要把握两个重点,分别是自主探究以及拓展应用,体现出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为高年级学生的数学素养塑造提供有力支持。
学生只有在学习与生活当中发现了问题,才会生成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而此时的问题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数学教师要做的就是抓住自主探究本质,引导并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无限期待这样的探究活动,这样教学才能够因为富有活力与生机而获得理想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对数学课堂活动进行精心设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主动思考,为学生的持久学习提供动力源泉。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师可先给学生每人发放一根塑料吸管,要求学生互动思考以及讨论:是否可以把这根长吸管剪成三段,然后围成一个三角形?此时学生会在好奇心以及好胜心的驱使之下想要大显身手,极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也让接下来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此时可以围绕“为什么有的学生可以借助三段吸管围成三角形,但是有的学生无法完成”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与深刻讨论,会让学生逐步抓住其中的奥妙,增强对三角形特征的了解,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能力。
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时,同样也要关注。动手实践动手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亲自操作和主动实践当中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指导学生深层次把握数学的内在规律、性质以及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高年级阶段的教学指导当中,要正确认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在动手实践教学当中巧妙渗透自主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当中总结经验与方法。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为增强学生对这一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操作学具,让学生在剪拼当中找到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不同方法。再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圆柱,并在操作过程当中意识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两个底面则是大小相等的圆形,而且长方形的长或宽与底面周长是相等的。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其应用到生活当中,借助数学方法与技巧解决生活问题。所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该将数学的拓展应用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同时鼓励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灵活调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活学活用。生活和数学关联密切,在生活情境当中解决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自觉进行拓展应用,也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与体验生活,了解如何在不同生活场景下恰当解决实际问题。对此,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设计思考题,增加数学教学应用性。
例如,在教学“圆”时,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有一条长度是31.4 米的绳子,小亮、小明和小东分别想用绳子在操场上围出一块地,大家知道怎样围出来的面积最大吗?有多少种围法?这样的问题贴近生活,会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促使学生运用课上学习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拓展应用是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引领学生综合发展的必要保证。为确保拓展应用效果,教师除了要联系生活设计问题,让学生把握生活和数学之间的关系之外,还需要恰当运用一题多解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具备很强的开放性,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散,让学生认识到同样的一个问题能够有多种不同的解法,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善于从多个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让学生的拓展应用有深度、也有广度,顺利达成完善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目标。
例如:王老师去买书,已知这部书分成上下两册,如果用所有的钱购买,买上册可以买10 册,买下册可以买15 册。上册的单价比下册的单价要贵2 元,大家知道王老师总共带了多少钱吗?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并让学生加强合作讨论,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的特性,让学生在一题多解当中品味数学的魅力。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不能继续将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当作教学重点,而是进一步深化数学教学,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促进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发展。为保证这一目标的达成,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拓展和创新教学思路,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学生自主探究和拓展应用创造良好条件,扩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