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卫华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科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领域中强调:“幼儿的科学教育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发现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如何让科学教育走近幼儿的生活?我认为科学教育要做到“回归原点”,即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求,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学习使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对幼儿来说,好奇心是他们学习科学的土壤,当他们发现草地里有一只七星瓢虫时,他们会围在一起观察瓢虫的“工作”过程;当他们抬头看到树上的鸟窝时,就想爬上梯子看看鸟窝里是否有鸟宝宝;当他们看到天上奇形怪状的云朵时,就会把云朵想象成狮子、老虎……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正是幼儿的兴趣所在,教师要通过观察,关注幼儿的真实需求,让教学内容回归原点。
科学教育的内容要选择生活中那些能被幼儿接受、能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科学事物和现象。例如,在科学活动“鸡蛋的秘密”中,鸡蛋是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将鸡蛋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奥妙,有助于满足和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科学内容的选择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这样易于幼儿接受。因此,真正让幼儿自己“学”起来,才是我们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科学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科学兴趣的培养,保护并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好奇心也是幼儿学习科学的原动力。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就是保护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如小班幼儿原本在探索水果的果皮、果核,突然有几名幼儿开始滚动水果,他们先在桌上滚,然后又转移到在地上滚,教师发现后并没有阻止他们的行为,而是把他们滚动水果的行为录成了视频,并在集体讲评时播放给幼儿们观看,幼儿们看了非常兴奋,大家都想来滚一滚水果,看一看什么形状的水果滚得快,什么形状的水果不能滚动。他们从滚水果又延伸到滚其他的物品。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幼儿们了解了物体滚动的原理。
在活动中,教师抓住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当幼儿的问题受到重视,当幼儿的探索行为得到支持,他们的好奇心便得到了保护和满足,甚至得以持续发展,这将使幼儿受益终身。当幼儿长大以后,给他们留下深刻记忆的并不是学过哪些知识,而是童年那些好奇与探究的经历。
科学探索活动讲究的是教学做合一,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感知、观察和操作,最终发现问题,寻求答案,从而开发幼儿的探索潜能。例如,在科学活动“纸绳力量大”中,幼儿理解纸的内部结构与力量的关系这一科学原理会比较困难,教师将这个科学概念转换到了学习载体的位置,它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去感知,通过实践去探索,通过现象去发现,将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上。再如,在科学活动“鸡蛋的秘密”中,教师引导幼儿探索鸡蛋的内部结构并不是本次活动的最终目标,而是通过观察、猜测和欣赏,让他们感受生命的神奇和力量。
科学教育要让幼儿获得对周围世界的真正理解,而非不求甚解的记忆。如果脱离了幼儿自己的经验,脱离了幼儿自己的理解,强迫他们通过记忆来获得某个“科学”的结论,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更违背了科学本来的意义。科学教育如果脱离了幼儿自己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思考,最终只会沦为被动的知识灌输。只有做到真正理解,才能激发幼儿的后续学习。例如,幼儿在进行建构游戏时,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许多低结构材料,如乒乓球、纸芯桶、纸牌、纸杯……幼儿在反复操作后会总结得出怎样建构才会越垒越高,怎样摆放材料才不会倒下来的结论。在这样的操作中,幼儿了解了平衡、对称等概念,对以后在使用其他材料进行对称、平衡等操作时,幼儿的经验才会越来越丰富。
可见,教学目标是科学活动的方向,它承载着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后续学习,甚至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任何科学活动都要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与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科技学习作为一种‘劳动’,是需要幼儿自主、自动完成的,任何人不能替代,也替代不得”。我们需要摒弃“你教我学,我领你走,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尽量创造机会,给予幼儿一定的学习任务,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与思考,让幼儿自主进行交流总结。
幼儿的可接受性有个分水岭,即你给幼儿传授的知识技能是教师“教”会的,还是幼儿“学”会的?这是科学活动中比较难的突破点。“教”,可以教得很深很广;“学”,则不一定能立即达到“教”的效果。但“学”是可发展的,对幼儿以后的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科学活动“鸡蛋的秘密”中,教师突破了原来长期积累的“领”和“教”的模式,在为幼儿积累了感性经验后,让幼儿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尝试、摸索并积累经验。幼儿在活动中操作和实践,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发展。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验证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成功。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一切知识、经验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来的,是通过活动获得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认识起源于动作,智慧来源于活动”“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为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探索与操作。例如,幼儿在进行剥玉米的活动,教师观察到幼儿剥玉米粒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用大拇指一排一排地剥玉米粒,有的用手指一粒粒地抠玉米粒,有的借助勺子刮玉米粒……教师把幼儿们的方法拍成了视频,在讲评时播放视频给幼儿们观看,大家发现原来剥玉米有很多好方法。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相信幼儿的能力,在幼儿每一步的探索和学习过程中,始终要站在幼儿的身后,促使幼儿更加主动地学习,这样的教学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凸显了让幼儿自主探索的学习状态。
科学活动就是要充分利用大自然和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选择适合幼儿探索的内容,引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学习材料的投放是至关重要的。不是说材料投放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经验投放合适的材料。例如,在科学活动“纸绳的力量”中,教师准备做一个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介绍纤维走向,原本一张图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却大费周章地花精力和时间去做一个课件,为了幼儿能够更加形象地了解其中的原理,而不只是为了让活动流于形式。又如,在科学活动“鸡蛋的秘密”中,调查表的使用既能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又能锻炼幼儿调查和记录的能力。课前的经验准备,为分享交流环节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探索“鸡蛋的秘密”拉开了序幕。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儿童的科学就在他们身边。科学教育活动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幼儿学”的过程,而是通过提供适宜的材料,引领幼儿像科学家一样自主探究、主动亲历科学发现的全过程。
让幼儿参与科学活动,就要给幼儿创设科学的操作环境,让幼儿自主感知、探索和操作。当幼儿有所发现,或成功地解决了某个问题,或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实验时,不仅能带来满足感、愉悦感,更能获得自信和成就感。例如,一位幼儿在测量温度时,教师给予他充分的探索空间,他拿着温度计在教室里测温度,在户外操场上测温度,在暖棚里测温度,在滑滑梯上测温度……每测完一个地方都会进行记录。当他发现在同一段时间里,不同地方的温度是不一样的,他很激动地将这个发现告诉了老师和同伴,他的探索精神和发现得到了老师和同伴的表扬,这位幼儿非常自豪,从此他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所以说,教师要给幼儿创设科学的操作环境,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让幼儿使用自己的感官感知物体的特性,使用各种工具去测量、操作,运用大脑去思考、比较、分析……
我们应该为幼儿的科学探索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幼儿的科学思维洋溢出智慧的光芒,给幼儿的科学操作赋予自信的力量……让科学教育“回归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