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捷(白城师范学院)
企业经济管理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企业经济管理不仅涉及到物的方面(包括资金、资源、信息等),也涉及到人的方面(包括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基层员工)。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从企业生产的产品到企业内部结构,都会不断发生各种变化。因此,企业经济管理也必须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变。任何一名企业经营者都必须牢记:世界上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所谓刚性管理,指的是企业内部的一切活动必须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中心,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对企业各个部门及全体员工实行封闭式管理。刚性管理起源于臭名昭著的泰勒制管理,强调工人必须以流水线为中心,在标准时间内尽可能完成更多的标准化动作,这种管理模式把工人变成了机器上的零件。
在现代化大规模机器工业生产中,大批劳动者必须组成“产业军”服从企业经营者的集中统一领导;而刚性管理反对人治、反对经验式管理,强调企业管理必须以制度管理为主,因此刚性管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逐步推行开来[1]。日本企业在二战后也接受了刚性管理,日本工人具有高度的纪律性与献身精神,他们适应了高强度的刚性管理,并为企业创造出了最大的经济价值,助力日本实现经济奇迹。20世纪90年代后,刚性管理传入我国,并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推广开来。
我们必须承认:刚性管理可以维持、维护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有利于企业组织的正常运转,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速度与劳动生产率[2]。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刚性管理的弊端:①刚性管理采用强制方式,强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全体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企业管理层的集中统一领导,这种管理模式把企业变成了一个封闭的兵营,严重压抑了员工的积极性与个人情感;②实行刚性管理,必须强化企业的垂直型结构,必须不断增添新的管理层级,导致企业最后罹患“大企业病”;③实行刚性管理,需要为企业各个部门、全体员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但企业各部门的业务活动与员工的日常任务始终处在变化之中,即便企业制定再完善的规章制度,也难以跟上各部门业务活动、员工日常任务的变化;导致刚性管理在实际操作中总是存在各种漏洞。
目前,学术界对如何定义“柔性管理”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在本文中,我们将“柔性管理”描述为:企业内部的一切活动必须同时兼顾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企业内部全体人员(包括劳动者、经营者、管理者)的个人需求(包括心理、情感需求),必须在执行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为企业内部全体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引导企业内部人员实行自我管理,自觉行动,引导企业内部人员为企业主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并主动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促进企业与人员的共同发展。区分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关键,是柔性管理强调“非强制方式”。
1.柔性管理有利于发挥人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的生产主体、经营主体是人,只有人可以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人是企业中最基本的要素,最活跃的要素,实行柔性管理有利于发挥人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有利于调动企业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企业实现人性化发展[3]。
2.柔性管理有利于企业的自我改革
刚性管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并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广到全世界;这说明刚性管理的确适应现代化大规模机器工业生产[4]。在2020年的今天,世界各国的企业正在经历网络革命、5G革命、无现金革命、虚拟现实革命,企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知识型企业、网络企业正在全面淘汰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网络革命、5G革命、无现金革命、虚拟现实革命的背景下主动推进柔性管理,可以打破企业僵硬的垂直型结构,取消不必要的、叠床架屋的管理层级,预防企业罹患“大企业病”;实行柔性管理,予以企业各个部门、各名员工一定的自主权,有利于企业各个部门、各名员工自主处理业务活动与日常任务,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反应速度、灵敏性与弹性。因此,柔性管理有利于企业实现自我改革升级[5]。
下面,我们选取一个真实案例,来阐述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
广西某县有一家中等规模的民营食品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夏威夷果、腰果、开心果等。员工人数在200人左右(由于该公司员工流失率较大,因此员工规模一直处于变化之中,难以进行精确统计)。公司结构属于典型的垂直型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为总经理,第二层级为总经理管理下的财务部、综合部、项目部、销售部、生产部等各个业务部门);由于该公司资本规模较小(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加之食品市场竞争激烈,因此该公司长期实行刚性管理,由总经理一人为企业做决策,并且严格实行成本控制,要求员工每天都必须为企业生产8~10小时(付加班费)。但这种严格的刚性管理并没有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2016年,该企业营业收入为2153994.73元,营业成本为1794888.66.元,营业利润为215399.8元,净利润为193859.44元。
2017年,该企业营业收入为3815500.87元,营业成本为3658009.48元,营业利润为113645.03元,净利润仅为103018.52元。
2017年末,公司总经理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发现企业营利出现了大幅下降。他惊讶地询问各个部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生产部、综合部反馈说:每个月公司都有数十名员工离职(或不辞而别),每个月公司都要花大量的费用另招新手,再花大量的时间才能把新手培养成熟练工,导致公司营业成本出现了大幅增长,影响了公司的净利润。这使总经理意识到公司长期实行刚性管理弊大于利。
总经理年富力强,头脑灵活,决定在公司内部厉行柔性管理。他组织公司全体员工召开大会,宣布自2018年起公司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每名员工都有权参与制定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名员工都有权制定各自工作的流程,并且要确保上下环节无缝对接;每名员工都有权向总经理反馈个人心声,每名员工都有权直接走进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本人汇报情况。公司还要组织员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每名员工都具有多种技能,随时可以调用到不同岗位上工作,随时都可以应付各种突发情况,随时都可以生产不同种类的食品。总经理最后宣布:“从今以后,公司不能只顾着赚钱,而要考虑每名员工未来的个人发展前景,要把公司变成每名员工的家;我也希望大家一起爱护我们这个家。”总经理的决定赢得了公司员工的热烈掌声,大家表示非常欢迎柔性管理。
实施柔性管理一年后,公司没有出现一名员工流失,公司的经营出现了明显改善。2018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4276322.66元,营业成本为3767043.55元,营业利润为500741.41元,净利润为481658.33元。
长期以来,许多国内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实行经验式管理,另一些国内企业则片面推行刚性管理,导致企业经营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而柔性管理则为优化国内企业经济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我们应当重视柔性管理,应当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主动实行柔性管理,并充分发挥柔性管理的作用,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