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娜(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入各个领域,在会计行业中也崭露头角。德勤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先后在行业中推出研发财务机器人,目前在会计领域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可以取代部分人工操作,比如进行会计原始凭证的校对、识别、审核。自动编制记账凭证建立账簿及会计报告等,在未来的行业发展预期中,将会逐渐出现更多的智能化管理,比如报告和管控等方面的智能化。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使得行业人员需求下降,结构调整,会计核算的工作逐渐将被人工智能替代,会计专业的驾驭教学工作将会面对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和行业发展,由此可见,会计教学将以人工智能发展需要为前提,培养学生的综合财务管理能力,建立专业特色,使得会计专业人才能够适合智能机器人之外的工作内容。
传统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主要是倾向于学生的业务核算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很多教育课程的培养内容里注重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专业内容,常常忽视成本管理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一些课程内容。这些忽视的教育内容,在人工智能出现的情况下,又会成为需要重视的内容之一。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在会计教学中采用一些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还能够改善教学,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们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应当成为会计专业培养学生的一个方向。此外传统的会计教学教材的内容更新较少,内容相对陈旧,教育方向视野等也比较有局限性,与就业时的管理实际需求脱轨情况较多,因此教材的改革与创新也是会计专业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会计,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实际的会计工作场景中,通过建立的一系列智能计算机系统,帮助会计人员完成和解决基础财务工作。
2015年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的《人工智能白皮书》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指引了方向。2017年以来,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安永、普华永道、毕马威相继推出财务机器人和相关智能财务解决方案,这标志着智能财务时代正悄悄到来。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研发的财务机器人“小勤人”是能够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这款机器人能够替代财务流程中诸如信息录入与统计等基础工作,根据既定的业务逻辑进行判断,解放人力资源,同时还能够管理和监控各自动化财务流程,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智能识别财务流程中可优化的模块。
普华永道在“小勤人”出现后,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财务解决方案,即机器人流程自动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扩展到了人力资源、供应链以及信息技术等业务领域,实现业务与财务流程的智能共享,解决业务与财务工作中不同步的问题,使得工作流程中产生的信息与数据都能够发挥其即时性。
浪潮GS机器人EAbot(易宝特)。将现代人工智能技术与企业业务流程处理融合,面向多方面的智能机器人。在财务领域,EAbot涵盖智能报销、智能会计、智能税务、智能报告四大场景,能够为企业提供报销、账务处理等多场景、全方位的智能财务服务,将财务人员从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
当前,很多大型企业逐渐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会计教育应当也顺势而为,调整教学重点和思路,加强财务管理能力方面的综合人才培养,课程的总体构建应当将财务总监的核心能力作为一个重点方向。这个方面主要包括综合全面的预算管理执行能力、企业的流程化管理能力、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和基于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的制定能力等。因此,课程体系内容应当综合包括《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管理》《成本管控和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与激励等》。另外,内部控制也在各个企业得到了认同和发展,同时,也是企业进行预算、业务流程、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的基础,因此《内部报告设计》设置也应当纳入会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信息化发展和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会计将逐渐的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企业治理,也就是自己与传统成本管控发展到风险管理最后回归到企业的治理核心内容。另一个方向是将传统的内部报告发展到全方位的决策智能化和决策支持等方向。因此依据行业发展方向,会计的课程体系应当再纳入《决策支持系统等》。因此可以看出,在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课程体系是培养适应社会人才的需要和前提,因此笔者建议将《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管理》《成本管控和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与激励》《内部报告设计》《决策支持系统》等课程作为主干课程。
目前,很多学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更多的局限于灌输式的课程教学,对于系统化的专业培养等都缺少概念。另外教材的使用等内容都比较陈旧,以传统的理论灌输为主,缺少科学的事件内容,在授课方面主要就是侧重理论讲解、公式解读并加入一些习题讲解等,学生们学习思路和管理会计等都比较窄,培养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往往缺少很多实践内容。随着人工智能化的发展和信息化的突进,未来就业行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则偏向综合性的财务管理等。一些传统的会计执行内容将被智能机器人所替代,高校管理会计人才也应适应变革,注重培养财务机器人无法完成工作的领域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财务管理能力。
1.联合创建实践基地发展理论实践结合
很多学生们对于财务专业的学习感到枯燥,难以提高积极性。因此,高校应当丰富教学模式,比如举办财务决策相关赛事等,将学生们在比赛活动中提高兴趣,增加学习动力。此外应当完善教学环境和教学合作,创办实训基地,将所学内容有所应用,在应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们在实训的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思考,提升学习动力。从而打造适应市场和行业需要人才。
2.更新教材编写内容顺应时代发展
教材的编制应当设定更新周期,并缩短更新周期,每次更新将典型的实践案例纳入教材。教材的讲解方式也应当调整成为双向互动模式,激活教学课堂,启发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课程的任务应当在习题讲解、公式解读等基础上有所拓展,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师应当将学生们作为学习的主角,引导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并开展多角度和多方向的思维,并能够建立小组等模式,组织学生们进行分析和讨论。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作为培养人才能力的主要方向。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很多数字处理等方面的机械化工作都可以由智能机器人完成,社会、企业更需要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财务管理人才,这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
3.科学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注重教材理论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课程的考试考核方式也是以内容的背诵掌握程度为准。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理念应当有所创新和发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课程内容只是学生们要掌握的一部分,教师们应注重培养学生们在课程之外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并能够随着行业的不断的发展,而能够建立自己的独立的学习体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学目标也应当不断调整增加学生们的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4.聘请实践专家组织编写教材创新编写模式
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培养,因此经验丰富企业和事务所的专业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能力,可以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培养模式,将会计专业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案例库整理等方面纳入实践专家意见,打造适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配套课程。传统的会计课程的理论都是需要严格的假设前提,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高校应当注重企业实践专家影响力,接纳实际建议,修正传统教材中的实践内容不足等。人工智能的环境下,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很大的冲击了传统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内容。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也应当积极转型和顺应发展。邀请大型会计事务所、大型企业的会计从业专家给予人才培养方案建议,并结合实践教学聘请进行相关讲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