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晶 杨瑞鹏(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从我国目前体育馆的经营情况分析,我国体育馆在经营管理上面基本符合了社会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满足了体育运动和竞技的相关需求。而且当前我国的体育馆逐渐的发展壮大,分散在了我国的各个区域中,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但是目前的体育馆在经营管理中其实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挥出体育馆的价值,提升管理的水平,我们还是需要从这些问题入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当前体育馆经营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我国对于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目前我国体育馆建设其实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有一些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这些地区在体育馆建设方面还相对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当地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参与体育竞技的需求。另外部分地区对于体育馆的经营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很多体育馆目前存在着将要关门的风险,在设施设备上面不够完善,也不能够为体育锻炼提供正常的服务,存在着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问题。所以目前体育馆在经营管理上面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只有转变了观念才能够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做好铺垫和前提准备。
通过对目前我国体育馆的管理现状调查分析了解到,当前从事我国体育馆管理的人员多为内部体系的经营管理者,这些人员对于体育事业保持高度的热情,也充分了解体育本身,但是其实缺乏市场经营管理的知识,在对体育馆的经营管理和对市场拓展方面存在着滞后性,无法根据当前市场的情况落实体育馆的经营管理政策。另外就是目前很多体育馆在管理运营中采取的是承包制,这就导致在管理中把经济利益看得过重,忽视了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目前摆在体育馆发展上面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懂体育事业同时又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
当前我国的体育馆在经营中主要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托管模式,一种是责任承包模式。但是和国外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体育馆的经营管理模式还是相对比较单一,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在美国他们的体育馆经营管理模式是集团化的管理,除此以外还有自主经营和理事会管理等模式,相对比较的多元化。这样就能够确保各个体育馆之间形成一种竞争,那么在竞争的过程中好的优质的管理模式就会被得到重视,同时会得到广泛的传播。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为了能够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馆的管理经营水平,我们完全可以去借鉴美国在体育馆经验管理方面的这些经验。
就我国大型的体育馆经营管理来看存在着经济负担过程的情况。这些大型体育馆的经济负担主要来自于一方面就是在维修和改造方面存在着资金短缺的情况。时间不断向前推进,一些大的场馆设施很多年都没有进行维护和整修,所以会存在着自然老化的现象。大部分的国家在对体育场馆进行维修改造时采用的都是国家财政拨款这样的方式。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资金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所以导致大型体育场馆在发展上面难以做到持续性。另外就是交纳的税费相对较多。体育馆和我国其他的经营单位是一样的,都是纳税主体,经营活动也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税费交纳。但是其中涉及到的税费种类较多,比如治安费、绿化费、物价管理费等等,这样都给场馆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目前很多大型的体育场馆在建造的时候主要是用于完成一些国际和国内的体育赛事。所以都是按照体育比赛的要求进行建设的,但是这样也导致了体育馆的功能比较单一,缺乏一些配套的设备。体育馆除了完成一些训练和大型比赛或者群众的休闲运动外,很多具有其他的用途。就像是北京首都体育馆,占地面积之大,但是进行篮球比赛所占面积还不到它的百分之一,这样会导致体育馆的利用率较低。同时这也导致了体育馆在开放经营方面的成本也相对较高,选择低价向群众开放,会存在入不敷出的问题。所以我国体育馆依靠赛事获得收益目前还不够现实。
目前我国对于体育馆的经营管理开始逐渐的重视起来,但是在涉及到一些和社会利益相关的经营项目时,还是需要加强对于其重视的程度,这也需要国家和地方引起足够的重视。体育事业本身就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事业,但是这个事业是否可以取得发展和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体育馆的发展。国家应该制定出一些政策帮助这些体育馆更好的经营管理。为了优化经营管理的模式国家肯定需要在资金上面给到一定的支持,提升体育馆的优化建设。另外国家也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手段,也就是要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能够为体育馆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和有保障的环境。只有创造出这样一个有保障的大的环境才能够让体育馆在发展中更稳步的前进,才能够让体育馆经营管理工作更加有序的进行。
任何企业和单位的经营管理都需要优秀的人才和专业的管理者。所以体育馆的经营管理同样也需要具备一定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但是目前我国体育馆的经营管理者存在着不懂市场的情况,另外一些外面的市场管理者又缺乏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目前摆在我国体育馆发展事业上面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体育馆的经营管理水平,体育馆必须要加强人才方面的培养,培养的人才需要既懂体育事业同时又懂市场的经营管理。我国目前需要培养的就是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需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以往体育馆在人才招聘方面采取的是单一模式,目前需要改变这样的招聘方式,应该扩大招聘的范围,可以尝试向全社会进行招聘,通过更优质的待遇和薪资水平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这样才能够为体育馆的经营管理注入新鲜的生命力。另外在人员的管理上面应该优化体育馆的人员结构,建立一个高效并且廉洁的场馆人员分流制度。根据场馆内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采取流动调剂还有退休离岗待退,转岗聘用等模式,完善人员人流制度,通过精简人员打造场馆更高的发展。
当前我国体育馆的经营管理必须要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只有构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才能够让我过得体育馆经营管理在面对市场竞争的时候有一定的话语权,才能够真正的获得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另外体育馆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出了借助国家的一些政策还有资金上面的支撑之外,也需要构建一个自己体育馆内部的管理模式和相关的制度,做到自律管理,这样才可以做到体育馆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够通过自律管理实现体育馆经营管理新的发展。所以当前体育馆在经营管理中需要打破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努力走多元化管理的路线,借助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力量和自身的力量,来实现自身的高效管理。所以我国的体育馆管理经营必须要走多元化经营管理的模式,这是当前我国体育馆经营发展必须要走的道路,让体育馆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目前很多国家自身都具有一些针对体育馆的场地设施推行的优化税收政策,政府会利用这些税收政策,鼓励一些私人资金流向体育馆的经营管理和建设中。当前体育馆的经营管理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上面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所以作为国家在面对体育馆的建设中应该落实一些特殊税收制度,这样一来可以帮助体育馆减轻税收方面的负担和压力,同时体育馆也应该借助社会各个部分和单位,或者一些政策上面的优化,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改变当前的收支结构,增加节支,由此一来才能够让体育馆的经营管理活动走进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随着当前市场不断地发展,我国体育馆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着新的问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所以我国的体育馆需要及时的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要完善经营管理的内容,这样才能够让体育馆在经营管理中迎接新的挑战,才能够提升体育馆的经营管理水平,让体育馆的发展有一定的突破,不断地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突破和发展。本文就我国体育馆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