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绍(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固有风险主要指的是被审单位财务报表、各账户余额发生差错的可能性,这些将会引发风险。
固有风险产生的原因是被审单位因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工作质量。最终,会因被审计单位工作失误,而发生审计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风险的有力保障。如果被审单位缺乏构建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不容易及时发现经济运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增加审计风险发生几率以及增加审计风险的严重性。内部控制构建水平、内部控制工作落实水平等同样会造成被审计单位产生控制风险。
审计人员是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检查的主体。为提升检查水平,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流程,执行检查工作。在检查不到位以及未按照检查流程执行工作的情况下,就不容易发现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或漏报等问题。另外,检查方法选择不科学也会增加检查风险发生几率。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即便审计人员应用各种风险防范手段,都不能够彻底消除审计风险。可以说,审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无法逃避的。审计风险产生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损失仍旧存在差异。虽然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通过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控制策略,就容易减轻风险,降低风险发生频次,减少经济损失。
审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审计工作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若是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容易产生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审计结果不符合发展实际。
审计风险不容易被相关人员所发现,其隐蔽性极强。在计算、分析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资料时,才容易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风险。审计人员是负责开展审计工作的主体,如果审计人员不主动地履行审计职责,就容易发生经济风险。审计风险处于一个逐渐显化的过程,最初,审计风险不易发现,随着审计风险严重程度地加深,单位就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单位也会出现经济损失,这时审计风险才会真正地凸显出来。
审计风险客观的贯穿在审计业务和环节之中,审计人员需要尽自己最大地努力控制审计风险。一方面,审计人员需要积极地学习审计风险控制知识,增强专业审计能力,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另一方面,审计人员需要以严谨地工作态度对待审计工作,按照审计制度、审计流程规范,科学地推进工作。
在发生审计风险后,就会追究人员责任,相应的人员就需要承担责任。审计责任不仅导致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等产生经济损失,而且会造成其名誉损失。而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等需要承担审计后果。
独立院校审计人员需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注重开展经济业务审计工作,防止发生舞弊行为。其中,审计人员需要依据内部审计制度、审计法律法规等,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需要把握审计重点,比如重点推进重大项目立项、经济合同签订等方面的审计工作。在发展问题时,审计人员就需要及时汇报审计工作,以便更好地控制审计风险。与此同时,审计人员需要积极地为提升审计工水平提供发展建议。
当前,我国不断地推进教育深化改革工作。独立院校需要根据国家教育深化改革发展要求,开展各项改革发展工作,以此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下,独立院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也需要随之而变。如今,内部审计工作逐渐地渗透在了独立院校的各项经济活动。
独立院校拥有独立的组织结构、确定了运作方式。不过,部分独立院校缺乏组建内部审计部门。虽然有的院校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内部审计部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部门工作仅仅停留于形式。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价值的宣传工作,有利于增强工作人员的审计意识,保证审计效果。然而,独立院校缺乏在校内推进宣传工作,不利于工作人员认识了解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目的、程序、意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工作人员容易对审计工作出现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的专业性比较强,对于独立院校来讲,其需要做好内部审计部门专业人员配置工作。从目前现状来看,独立院校存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审计人员专业单一的问题,这无疑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审计人员配备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独立院校审计单位审计人员的数量少,所承担地审计任务繁重,所以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审计人员专业单一主要表现在,部分独立院校的审计人员多由会计单位转岗位而来的。这些审计人员之前所接受的是会计、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角度,他们缺乏了解研究审计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在审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尤其是对于复杂的审计项目,他们更是无从下手。总体来看,独立院校审计部门审计人员无法按时以及高质量的完成审计任务,不利于提升院校发展水平。
单一、落后的审计手段会影响审计质量,增加审计风险。从目前现状来看,部分独立院校审计手段单一而落后。主要表现在,独立院校的信息化程度低,即缺乏应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开展工作。虽然独立院校应用计算软件开展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但是其余的审计工作则需要人工推进。这样不仅影响审计效率,而且会增加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制度具有约束作用,有利于规范审计人员工作行为,以此保证审计效率与质量。近些年,高等院校才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独立院校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的时间短于高等院校,其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有待完善。正是如此,独立院校在不完善、不严谨地审计制度指引下更是容易遇到问题。
内部审计工作既可以帮助独立院校提升管理水平,而且可以促进独立的院校高效发展。因此,独立院校需要高度重视审计工作,不断地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其中,独立院校需要积极地构建审计部门,并引进优秀的审计人员以组建审计工作团队。与此同时,独立院校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审计制度,以此更好控制审计风险。监督是审计部门的一项工作,审计部门需要切实履行监督工作,确保各项经营运作工作顺利推进,降低风险发生几率。与此同时,要发挥审计部门的服务功能,使其为各大部门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独立院校需要增加审计部门管理权限,鼓励审计部门参与学院管理工作。另外,独立院校需要树立先进的审计管理理念,让审计部门全面参与事前、事中、事后等阶段的审计工作。在现代社会下,宣传工具愈加先进。独立院校可以利用先进的宣传工具,在全校宣传内部审计工作。其中,独立院校可以在校园网、微信、QQ等工具上开展内部审计法规、政策、职能、工作任务、目标等的宣传活动。独立院校也可通过张贴墙报、拉横幅的方法,推进宣传工作。这样独立院校就容易获得工作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进而保证内部审计风险控制质量。
内部审计部门是独立院校各大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独立院校的规模处于扩大的状态。在独立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开展的审计业务类型以及审计事务的工作量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部门现在不仅是开展财务收支、预决算执行审计等工作了,而且需要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审计、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审计、基建工程项目结算审计等工作。因此,独立院校内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审计部门建设,并积极地组建审计工作团队,以满足独立院校审计业务需求。由于审计人员的素养关系着审计质量,独立院校需要建设高素质审计队伍。其中,独立院校需要构建审计人才队伍引进、选拔标准,以便更好地做好审计人才引进、选拔等工作。综合知识掌握能力强的审计人员是审计队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到了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下,整个社会呈现了崭新的面貌。传统的审计手段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使用主体的需求与要求。所以,变革审计手段势在必行。独立院校需要变革、创新审计手段,提升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其中,独立院校需要加大审计信息系统构建力度,引进先进的审计软件。与此同时,独立院校需要构建审计数据库,并建立审计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各个审计人员分享、交流信息。另外,要加强审计系统与学院财务处联网建设,以便更好地搜集审计资料、审计证据。为顺利地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独立院校需要明确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并根据目标开展相应活动。比如,可以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科学化”建设目标,并着力地促进三者大融合发展,以此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控审计工作,提高审计风险控制水平。审计人员需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工作,切忌忽略某个阶段的审计工作,否则,就容易影响审计工作质量。所以,独立院校有必要把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工作纳入制度规范之中,确保审计人员践行这些阶段的审计工作。
在教育深化发展的背景下,独立院校发展愈加迅速,使得其经济业务不断增加。内部审计工作对提升独立院校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独立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而内部审计制度则是确保审计工作顺利推进地重要保障。因此,独立院校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力度,保证内部制度构建水平,强化内部审计效果,提升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在构建内部审计制度时,独立院校需要把握制度构建原则,比如保证内部审计制度的与时俱进性,确保内部审计制度的适用性。与此同时,独立院校需要事先研究国家针对内部审计制度所构建相关的法律规范,避免内部审计制度与国家法律发生冲突。除此之外,独立院校需要了解自身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内审需求,以便建立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内部审计制度。其中,独立院校需要规范内部审计流程,完善内部审计细节,以此减少违规违法腐败行为。另外,独立院校需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巡视、检查等制度,并积极地落实审计巡视、检查等工作,严格地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保证审计人员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综上所述,独立院校需要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当前,独立院校内部审计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导致自身产生了审计风险。由于审计风险影响独立院校可持续发展,其需要研究审计风险控制有效方法,以此保证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