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白驹小学 肖 丽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学生来到学校进行知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加聪明。所以,学生的主要智慧不应该只是用在记忆上,而是应该合理地用到思考上去。数学知识其实就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体操。这就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我们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与核心。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小学生积极有效地展数学思考呢?
数学问题应当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真实的且富有挑战性的,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问题的质量是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数学思考的保证。若教师在课中直截了当地把数学结论告知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他们就会没有任何思考;若总是让学生回答那些简单的问题,他们的数学思维会变得僵化。《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真实的且富有挑战性的,这样才利于学生积极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把每一节课的内容转变为有意义的、真实的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那有意义的、真实的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究竟是指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其实指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必须得到正确解决的问题,它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1)具有障碍性,也就是说,学生不能一眼就看出这个问题的结果,必须深入地研究、思考才能知道解法、算出结果。(2)具有可接受性,也就是既能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起来,还能使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掌握方法。
那么,怎么才能将数学教学内容问题化呢?第一,必须研透教材。教科书中的各种公式、定义等因为篇幅问题,其发现与探索的过程不一定叙述得非常清晰。第二,要掌握学生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教科书中的内容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讲是完全可接受的,但其无法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我们在了解学情时,既要对学生已有知识作透彻的了解,还要对他们的现实水平和个性需求进行了解。这就是说,我们要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作了解,了解他们实际的知识与技能、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和解题的策略等。这样我们才可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和所要学习的内容,找到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切入点来预设数学问题。第三,根据即将学习的内容来设置问题情境。所以,我们在将教学内容变为问题时应该坚持立足于教科书、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进行认真的设计,同时把教科书中精炼的、本质的逻辑结论通过合适的方法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其形成的过程得以展示,使它以问题的方式展示出来,让所有学生都能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去进行大量的观察、发现、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最终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要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数学问题,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匹配,让他们通过努力后都能有所收获。问题忌讳过易过深,以不影响学生的数学思考为根本宗旨。对一些非常抽象的内容,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形象且有趣的数学问题;对难懂的知识,我们可以降低难度,设计有层次感的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最终实现数学问题的圆满解决。如我们现行使用的苏教版数学教科书十分重视“问题化”,大多数的知识都是用“情境+问题链”的模式展现的。这些问题链,都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其主要目的就是给学生完整地展示出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形成的过程,从而指引学生对其开展思考活动,达成学习目标。当然,对此我们必须注意不能为了教而教,要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的活动。
就学生个体与群体来说,他们都是灵动的生命体,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精彩与灵动。但是数学的图文符合等都是以没有情感色彩的形式展现的,这就会使很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的现象,仅重视知识的严谨性、逻辑性,丢失了它们应有的现实性、趣味性、探索性,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无法被激发。所以,我们在课堂中要使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思考,就应当细挖所学知识的现实性、趣味性、探索性。当然,我们细挖出知识的“三性”后,也未必就能让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思考。因为其还与我们的课堂环境有一定的关联。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要在自主、和谐、轻松的课堂中才会积极有效地进行数学思考。因此,我们必须将课堂运行变为生态化。
欲把课堂运行变为生态化,就必须切实重视课堂中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对话交流。数学的对话不单单是学生间的交谈,更重要的是学习各方的有效倾听与互相接纳,在数学对话中实现数学精神的相通。课堂对话绝不是预设的,应该依据教学的发展而俱进。假如一个教师硬是让学生按照对话预设去学习数学,那肯定会使学生进入教师的教案,即便课堂再精彩,也不会有数学精神与数学情感的对话。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仔细观察学生的数学探究,体会学生的数学思考,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真实地进行互动生成,使他们的数学思维绽放火花。尤其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没有达成共识时,这对学生便是挑战,我们更要激发他们去辩论,让所有学生能将数学思考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所有的学习者都希望自己获得成功,同时享受这个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能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更能将其演变为数学学习的动力,促进他们主动开展数学思考。因此,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更多地获得成功,我们除了给他们创设必要的成功学习情境外,还有组织他们在小组内或者在全班展示自己,进行集体的交流和相互的评价,让更多的同伴对其作出肯定,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快乐。当然,此处我们要注意多多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探究方法、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使他们获得高层次、有品位的成就感。比如,笔者就经常在数学课中引导学生将自己个性化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与归纳,接着再用他的名字来给这个个性化的成果进行命名,像“某某规律”“某某解法”等等。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总结的规律等,学生们非常开心,当他们在以后的知识学习中再遇到数学困难时就会主动积极、信心满满地进行探究,开展数学思考。笔者也曾把这样的命名通过微信、QQ等通信工具告知学生的父母,让学生的父母在学生回家时多加表扬和鼓励,就会使学生的数学思考变得更加的认真、主动。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切实做好教学预设和教学流程的执行,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务实、有效的数学思考。同时,重视他们数学思考习惯的养成,逐步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较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牢固的思维基础、知识基础,使他们实现在数学学习中的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