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山中等专业学校 成江涛
教学改革明确提出,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近年来,中职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学生数学能力普遍不高,尤其是在应用题的解题方面更是问题重重,因此,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对中职学校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学习数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中职学校中,数学也是每位学生都需要学习的科目,而数学作为抽象概念的代名词,学生在学习中就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很多学校选择的数学课本非常接近高中,课本中的知识点普遍比较难,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另外,许多中职学校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课后不进行总结,也导致学生不爱听课,成天无所事事,严重限制了中职学校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应用题是数学学科中很重要的一类题目,通过解答应用题能够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知识点,但是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理解能力差,因此,应用题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大难题,有些学生根本看不懂,也不想去学,这使得课堂气氛低沉,教师失去教学动力。
要想做好数学应用题,就需要先读懂题目。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是相互联系的,只有语文基础打好了,才能准确理解数学题干。但是中职学校的学生语言功底普遍较差,理解题目也比较困难,再加上数学应用题题干比较长,包含的信息比较多,如果不仔细研究,就很难理解题目的含义,导致数学应用题解答困难。
学生在读懂题目后,需要掌握解题的步骤,而应用题的解决需要有一定计算能力。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对于简单的计算应该说是操作熟练,但为什么仍然有一些同学出现一些小问题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在学新知识的时候,没有很好地对旧知识进行温习,更没有进行总结分析,亦不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导致错误与问题积攒得越来越多,在考试中就会显露出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
在课堂上,通过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使学生能把抽象的数学公式、符号具体化,降低理解难度。例如在解决二次函数应用题时,教师就可以把题目换成人们较为熟悉的实物,并将其转换为数学模型,画出对应的函数图像,加深学生的印象,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
计算能力是解决应用题的一个前提,而计算能力的形成也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练习,反复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运算技巧。教师在布置应用题作业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布置不同类型的计算题,让学生能够充分进行练习,提升对于知识的熟悉度,最后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多为同学们传授简便、灵活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少走弯路。
仔细分析题目是做好应用题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在做题的时候,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题目的重要性,读题能力也是在平常的训练中得到提升的,训练初期,老师要带着学生一起进行题目阅读,并传授给学生分析题目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后做题过程中不断地加以训练,最终提升自己分析题目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结合极大地方便了教师进行知识的总结与梳理。每堂课的知识点都很多,通过制作PPT,教师可以把一整个单元的知识分化成小的知识点,使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而且黑板上板书的形式也只能展示一部分授课内容,一板写完只能擦了再写,用起来也不方便,而多媒体的形式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好的想象力、推理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中职正是学生发展能力的阶段,虽然他们的数学掌握能力差,但作为数学教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多思考,多为学生提供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多引导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在解三角函数应用题时,教师则可以运用多媒体,把平面的知识立体化,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立体模型,从而让学生更加清晰、明白地理解,也给学生一种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方便学生进行应用题的解答。
应用题是数学学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要想解决应用题,就需要学生读懂题目,养成良好的读题、解题习惯,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教师需要不断地监督他们,帮助他们改掉坏习惯,同时利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