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睿夙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初中阶段,正是中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对世界的认知,而中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上课,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想有效的实施下去,在课堂中渗透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方式。物理学科是一门科教类的学科,是自然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初中物理学科中有着大量并且有趣的实验,并且这些实验能够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是比较容易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加中学生的自信心,用平常的心态去面對事情,迎接中考,为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物理教学;融合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因为初中物理学科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实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物理学科是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承担着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以物理知识教学为基石,把心理健康教育慢慢渗透到物理教学中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中学生健康的成长,为中学生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心理健康基础。
一、采取分层教学,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每个初中生都是不一样,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的基础和特点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才可以让每个初中生都得到提高。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中学生,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让中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能动性、创造性,不断拓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中学生巨大的潜能;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差的中学生,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多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在中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地提供帮助,帮助他们消除因为学习差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等负面情绪,耐心、仔细地帮助中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疏通他们心理的不良情绪,让中学生逐渐地树立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健康的成长。
二、优化教育方法,构建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学生阶段,每个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忧虑心理,而忧虑心理是一种负面情绪,阻碍着学生健康的成长发育,而忧虑心理的产生主要源于学习,是对学习成绩以及成果的不自信,害怕考试考不好以及家长和教师的批评而产生的忧虑心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爱迪生的例子来开导中学生,当初爱迪生试用了上千种材料却还是没有成功地制作出来灯丝,可是爱迪生却没有否定自己,没有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而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爱迪生觉得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他知道上千种材料都不可以制成灯丝。这就告诉中学生在学习生涯中,不可能每一次都会学习得很好,每一次考试都是完美的,而当学习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学会反思和吸取教训,学会灵活的思维方式,避免下次在出现同样的错误。这种鼓励和正确的引导不会诱发中学生的抵触心理,反而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多以鼓励为主,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健康的心理,并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两全其美。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慢慢有了自我约束的能力,已经逐渐地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把握住这一特征,掌握好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好地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在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以物理知识为基础,不可脱离物理教材,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能够提高中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健康的成长。比如,在讲解光现象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实验,用一碗水和一支笔来反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不仅仅能够让中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积极主动地学习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还能够加深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结束语:
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师应该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教师不仅仅要做到教书,还要做到育人。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该要详细地了解中学生本身的特点和能力,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以物理知识为基础,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中学生的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进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优化教育方法,构建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为以后的生活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新航.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1):45.
[2]刘玉铭.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28):140.
★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理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JCJYC20170740)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