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祖宽,王晓伟,马文芳,路会林
(新乡市中心医院介入治疗科,新乡 453000)
肝癌是指在肝脏中发生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等特点。我国为肝炎大国,肝癌患者的发病率占全球肝癌病例总数的55%[1]。肝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基本上失去了做手术的机会,即使是手术切除,也很容易复发。同时,肝癌易并发多种合并症,其中肝癌破裂出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突然、进展迅速,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病死率很高[2]。目前,急诊介入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主要方法,但术后常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影响手术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3]。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术后不良反应,有学者提出在介入术后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临床诊断为“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共81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7.01±6.32)岁。治疗组41例: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6.54±6.58)岁。所有患者均有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等症状。本研究实施前已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衡可比。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① 入院临床诊断为肝包膜破裂出血者[4]。② 对自身病情知晓者。③ 符合介入栓塞治疗指征者。④ 预计生存期在6个月以上者。⑤ 对本研究项目知情同意者。
排除标准:① 不知晓病情者。② 内分泌系统与造血功能异常者。③ 纳差不能饮食者。④ 巴萨罗那分期为D期(BCLCD期,终末期)的原发性肝癌者。⑤ 原有其他精神心理疾病者。⑥ 伴有严重的心、脑、肾等脏器疾病者。⑦ 拒绝参与本试验者。
1.3.1介入栓塞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入院6 h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通过改良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技术,置入5F导管鞘,应用4/5 RH/Cobra导管插管至肝总动脉,行脑血管造影(DSA)明确肿瘤形态、数目,确定肿瘤供血血管后,必要时结合三维重建及CT功能作出判断。根据患者肝功能分级,合理选用碘油、弹簧圈及明胶海绵颗粒进行肝动脉血管栓塞术,并尽量将导管插至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进行栓塞。栓塞后10 min造影复查,观察止血效果,以出血动脉闭塞、异常染色影消失为治疗成功。
1.3.2介入术后用药
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照组术后予以心电监护,常规给予补液、止血、止吐、保肝、抗炎、镇静、制酸护胃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1231,规格:5 ml)静脉滴注,20 ml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qd,连续使用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
对比两组使用止痛药及止吐药次数、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用于评估术后2 h、6 h和24 h的疼痛程度[5],得分为 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大,VAS分级:0~3分为无痛;4~7分为疼痛;>7分为剧痛]、不良反应发生率、肿瘤再出血率以及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下降率。另外,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生存率。
治疗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及止吐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且术后6~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使用止痛药及止吐药次数、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胃肠道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术后骨髓抑制率及肝功能损害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治疗组肿瘤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AFP下降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再出血率及AFP下降率比较 n(%)
两组术后1个月的生存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比较 n(%)
根据文献显示[6],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人数约有11万例,占全世界的肝癌死亡人数的45%;1990~2015年,全球肝癌(新)病例增加了75%,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但在这26年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提升以及全国性的乙肝疫苗接种,年龄标准化肝癌的发病率降低了20%以上,年龄标准化肝癌的死亡率更是降低了33%[7]。尽管如此,肝癌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肝炎、肝硬化直至肝癌的转化,部分患者不知自身有肝炎病史,增加了肝癌破裂出血的概率[8]。研究认为肝癌破裂出血的原因主要有:① 肿瘤直接侵蚀血管,破坏血管功能,使静脉流出通道梗阻,引起静脉高压,从而引起出血和破裂。② 肿瘤位置不佳,处于表浅位,包膜脆而薄弱,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易发生出血[9]。③ 与患者肝功能不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有关。肝癌破裂出血起病隐匿,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及多种并发症,治疗难度大[10]。过去使用外科手术,但由于患者一般状况差,无法保证长时间手术及麻醉,难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术后复发及肝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较大[1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栓塞术的出现为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赢得了时间和机会,其止血疗效确切,患者一般情况得到改善,且介入栓塞术的操作简单,费用不高,易于被患者认可。
尽管介入治疗的优势重重,但亦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常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不适。中医药对肝癌治疗具有重要辅助意义。其中,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发挥作用,魏世鸿等[12]认为在三维适形放疗基础上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减轻晚期肺癌患者骨转移疼痛和抑制骨髓,提高生活质量;马金丽等[13]认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可提高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且安全性好。虽然近年来有研究提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但大多集中于肝癌中晚期的治疗,对于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对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后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及止吐药次数、6~24 h VAS评分、骨髓抑制率及肝功能损害率、肿瘤再出血率、AFP下降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有: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之功,能止血、抑制癌细胞扩散;同时还可以改善造血功能、增加机体免疫力、无不良反应。方中以苦参为主要成分,有清热燥湿、利尿之功,配伍白土苓及辅料聚山梨酯80、氢氧化钠、醋酸等,加速清除癌细胞毒素,抑制肿瘤的生长繁殖;改善细胞免疫状态,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随访1年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小,且患者的一般状况较好有关。
综上所述,复方苦参注射液是我国在肿瘤防治领域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可有效提高肝癌破裂出血介入栓塞的治疗效果,减轻术后疼痛,保护肝功能,改善预后,为肿瘤患者康复提供了可靠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