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璞
(河北省平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北平山 050400)
花椒是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可孤植也可用作防护刺篱。花椒全树都是宝,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果皮可作为调味料,用于提取芳香油;也可入药,防治高血压。种子可食用,也可加工制作肥皂。嫩芽是高级营养芽,花椒树木材坚硬,能制作手杖及一些手工艺品。花椒作为人们普遍食用的传统香料,市场需求大,以花椒为原料精深加工的各种调味品市场销路较好[1]。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是一个以林业为主的山区大县。全县区位优势明显,山场面积广阔,自然条件优越,林果资源丰富,土特产品众多。其中“核桃、花椒、大枣”被誉为平山“三棵树”。花椒是平山县重要的地方特色树种,结果早,丰产,管理简单,经济收益高,是平山县的“县树”。平山县花椒栽植历史悠久,农户有在田间地埂种植花椒的习惯和传统。“小小花椒树,撑起扶贫大产业”,云南、河南、河北诸县,花椒产业都在当地的脱贫致富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5]。但平山县花椒产业整体发展滞后,尤其是没有形成产业化和标准化,带动椒农增收能力不强。本文通过对全县花椒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探讨,旨在找到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平山县花椒产业成为带动全县椒农增收致富的一大优势产业,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平山县是河北省花椒的适生区和主产区,也是著名的花椒生产大县。2019 年全县花椒种植面积4 000 hm2,年产量3 800 t,年产值1.2 亿元[6]。全县23 个乡镇均有花椒种植,主产区在营里、杨家桥、小觉、下口、孟家庄、古月、下槐等乡镇,主要品种有大红袍、小红袍、川椒、小椒、狮子头等。
平山县花椒栽植历史悠久,但栽植和销售方式都较原始,大多数椒农只是把花椒作为绿篱,在成熟后采摘,就地零散地销售给中间商,价格较低,中间商在收购时不能保证同一品种花椒集中存放,致使收购品种鱼龙混杂,降低了商品价值,没有体现出花椒的产业价值,椒农的收益得不到保障。近年来,一些公司、合作社开始进行花椒的规模化栽植,在大田进行标准化种植后,花椒结果初期的产量(干花椒)可达到50 kg/667 m2,以60 元/kg 计算,每667 m2的收益可达到3 000 元,经济效益可观。平山县涌现出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花椒加工企业,加工产品包括花椒油、花椒粉、花椒芽、干花椒等,花椒已成为河北及周边地区涉及种植农户最多的经济树种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林业产业化树种之一。
平山县花椒多为田间地埂一家一户的零散栽植,椒农没有将花椒作为一项主业来抓,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尚无一套行之有效、可供执行的花椒生产、销售标准,花椒品种混杂,苗木质量良莠不齐,大小苗混栽,栽植技术较为原始,成片片区不多,规模化种植比率极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力度不大,由于栽植零散,田间地埂的花椒基本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椒农没有整形修剪和肥水管理的意识,缺乏有效的土肥水管理技术和具体措施,没有标准化的管理技术,单位面积产量低。花椒采收机械的研发是解决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近年来,有一些采摘机械问世,但实际应用和推广中仍以手工采摘为主[7]存在采摘效率低等技术问题。采收时椒农的品种意识更差,不同品种的花椒混合采收、混合存放,利于商品化加工,也降低了花椒的商品价值。
目前平山县内虽有几家花椒加工企业或合作社,但仅仅是粗加工或兼职加工,只是作为中间商收购花椒,将湿花椒通过原始的电加热烘箱烘干、晾晒,进行初步加工,加工成干花椒,再转卖给调味品加工企业,没有进行精细加工和延伸产品的开发。花椒品种混杂,质量参差不齐,价格较低,无论是产品的品牌、种类、包装,还是产品的物流和销售等,都远远落后于市场要求,花椒产业化程度不高。
平山县花椒栽植历史悠久,但花椒产业一直没有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平山县也没有合理、完善的花椒产业规划布局,花椒的栽植面积和从业人数在全县经济林中所占的比率较低,多年来,整个产业受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政策引导。花椒生长全过程基本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没有机械化的管理、采收机制。椒农在花椒成熟时人工采摘,零散地出售给中间收购商,没有统一的市场销售联盟,这就使得花椒产量、质量不能得到保障,花椒收购的定价权在收购商手中,椒农不能掌控市场价格,处于被动、不利的市场最末端。随着花椒相关产品的开发,花椒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一些有发展积极性的公司、合作社开始探索进行规模化种植。但由于前期资金投资较大,同时缺少政策的支持和专业的规划,即使初见成效也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如规划设计不合理、品种不纯、管护不到位等,制约着标准化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花椒全树都是宝,适应能力强,栽植技术较为简单,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应积极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帮助和引导农民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促进花椒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关于花椒,已有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标准,比如陕西省的DB61/T72.1~5-2011《花椒标准综合体》。标准化是市场化、产业化的基础,从花椒育苗开始到花椒的销售,要摒弃落后的苗木鱼龙混杂、栽后靠天生长的传统生产模式,采用新技术栽植,走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
3.1.1 加强苗木培育的标准化
加强乡土品种苗木的规范化培育,确保品种的纯度。在引进品种时也要注重引种试验,切勿大规模大面积的引进同一品种,以免造成因苗木的不适应而影响生长结果。引种时加强花椒种苗监管,严格落实“两证一签”监管制度,确保苗木纯度,对优良种苗与产品资源进行保护。
3.1.2 推进良种标准化建园
对于有积极性的公司、合作社,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做好指导,推进良种标准化建园。花椒是喜温树种,在生长发育期间都需要较高的温度,应选择山坡下部的阳坡或半阳坡作为种植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机械化整地,施入基肥,选择生长健壮的苗木进行栽植,尤其要纯化品种。在生长期要加强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幼树期要注意培养树形,在成长期,要定期进行处理维护,不能让侧枝长势过于茂盛,及时剪除病枝及干枯枝[8]。
3.1.3 加强产品出售的标准化
提高花椒全产业链的标准化水平,纯化品种,杜绝品种的混杂,引进机械化的采收、分级设备,鼓励企业、合作组织等相关花椒产业的生产主体,注册商标、品牌,统一包装,提高花椒的商品价值。此外,还要注意加强对花椒生产全产业链的管控,解决技术难题,开发花椒系列产品效益,发展花椒深加工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花椒延伸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花椒附加值,通过示范基地片区、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实现花椒丰产增收,进一步增强农户的发展信心,保持花椒产业发展活力。
与上级主管部门积极配合,争取市级资金支持,用好国家对林业贴息贷款、林业产业基金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造后补的政策,对种植具有一定规模的花椒大户,经政府聘请第三方公司验收后达到种植要求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同时,各级政府部门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9]。在苗圃地和栽植片区积极推行合同订单式管理,每年给于企业一定的国家补贴,确保栽植成效,企业或合作社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产业基金和贴息贷款按需申办。
此外,还要大力扶持有一定实力和积极性的花椒加工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困扰企业发展的厂房用地等问题,提高深加工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实现规模化经营。
3.3.1 创新发展机制
引导有积极性的公司企业、园区大户、农业合作组织等社会工商资本参与全县花椒产业发展,努力打造花椒产业化发展模式。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给平山县的任务要求,结合县域范围内花椒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造林主体的发展意愿,统筹全县林果产业实际要求,另行制定具体的“平山县花椒标准化苗圃基地”“平山县花椒栽植示范片区”“平山县花椒加工示范厂”建设、扶持方案,鼓励参与主体创新发展机制,高标准、严要求,严格落实方案建设目标,力争实现平山县花椒产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3.3.2 加强管理
抓好现有花椒管理,培育打造几个成片、分品种的新栽花椒片区以及几家花椒(系列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社,让产品对标、接轨、进超市。平山县古月镇观南庄、北冶乡七里坪在2019 年11 月荣获“石家庄市花椒专业村”荣誉称号,在巩固现有基础的前提下,着力抓好以古月镇、北冶乡、西柏坡镇、孟家庄镇等为中心的花椒栽植区,以下槐镇为中心的花椒加工区,以点带面,让花椒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摇钱树”,成为市场上的“硬核产品”。重视地方优良品种的筛选,坚持优生区重点发展、适生区少量发展、次适宜区和非适宜区不发展的果树产业规划布局思路,控制总体发展规模,以区域特色和优良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10]。
3.3.3 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花椒产业
多年来,平山县发展过多种经济林树种,但始终没有形成具有平山特色、市场化程度高、农民收益持久的树种,山场资源没有转化成树种、产品、市场优势,也没有叫得响、拿得出的硬核产品。农村要发展,产业是龙头。新农村建设要靠综合开发提升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支撑经济的发展[11]。花椒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陕西省韩城花椒拥有“百里四千万株”花椒生产基地,“韩城大红袍”品牌享誉全国,是全国花椒中唯一一个驰名商标[12]。而平山县也应该凭借优良的花椒资源,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打造平山产业名片。
平山县,作为一个刚刚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山区大县,积极按照上级对平山花椒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先由乡镇统一组织辖区内项目申报,再由县级主管部门按照上级项目任务,择优进行项目分解,突出重点,抓好典型。原则是重点支持有一定实力和积极性的乡镇、村庄、企业或合作社、个人,先行试点,典型引路,强化平山县的花椒产业,助力山区椒农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