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武
(甘肃省静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静宁 743400)
静宁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属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18 个干旱贫困县之一,也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产区。2019 年,全县果园总面积达到6.6 万hm2,其中挂果果园面积超过3.3 万hm2,产量突破80 万t,产值达到30 亿元。静宁县先后荣获“全国教育、文化、经济林建设、水土保持先进县”“中国苹果之乡”等荣誉称号。近年来,静宁县立足县情实际,全力推进苹果生产的扩量、提质、增效、创牌战略,初步形成了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本文总结了静宁县苹果园施肥中的主要做法,针对当前果园施肥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多年来,静宁县立足县情实际,坚持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产业基地和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水平和效益持续提升,初步形成了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发展势态。目前,苹果产业已成为静宁县第一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静宁县在大力推广大田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根据苹果园需肥规律和果农施肥情况,制定了不同区域苹果园的施肥方案,并根据全县苹果园种植布局和地形地貌、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及灌溉条件的差异,利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三图叠加,合理确定采样单元,广泛开展果园土样采集工作,及时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化验分析,全面掌握了果园土壤的养分状况,尽可能地摸清全县果园土壤肥力状况,为科学、合理施肥,提高果园生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经过化验分析,2018 年,静宁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4.23 g/kg,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0.93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31.09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213.5 mg/kg[1]。
为全面掌握静宁县果园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比例,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从2015 年开始,按照全县果园种植分布区域,有针对性地落实果园“2+X”田间试验5 个,做到试验设置合理、示范安排到户、责任细化到人,记载科学合理,总结及时到位。通过不同区域试验示范的田间观察、记载和结果分析,确定了静宁苹果园氮磷钾施肥配方,为进一步优化苹果园施肥方案奠定了基础。
着力构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长效机制,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施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静宁县始终坚持技术引路、产品跟进的原则,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充分发挥供肥网点的宣传阵地作用,向农户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让农民弄清楚并欣然接受。加强专业合作社和果园大户的合作,支持他们以点带面,使用并推广配方专用肥;切实抓好土样采集与农户调查、一对一培训指导农民、发放施肥通知单、组织现场观摩等具体工作,有效解决果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道坎”的问题[2]。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是促进果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静宁县立足于“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关键环节,突出田间采集土样的代表性和科学性,强化实验室样品的处理、土壤养分的测试分析,取得真实、有效的化验数据,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方,并选择定点肥料生产企业,生产出适合当地的配方肥,有针对性地指导群众科学施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着眼于加强化验室制度建设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测试技术水平。
随着果园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种植效益的不断提高,静宁县在推广果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氮磷钾肥比例不平衡,农家肥施用量严重不足,有机肥和化肥结构失调,对微量元素养分重视不够,施肥的区域性差异大,农民缺乏正确的施肥指导以及盲目施肥等。因此,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任重而道远[3]。
静宁县果园适宜区主要在南部,由于耕地基本果园化,牲畜养殖量少,有机肥源严重不足,因此,果农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损坏了土壤微生物群系,损伤了果树根系,也影响了根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传导,使苹果树抗病能力下降[4]。同时由于长期偏重使用氮肥,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影响了苹果树对钙、钾等元素的吸收和果园的可持续生产。
苹果产业是静宁的支柱产业,也是朝阳产业,果农从中获得了较大的收益,因此在肥料使用上也舍得投资,但果农对科学施肥的认识不够,缺少相应的知识和技术。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果农还只习惯于单质尿素和二胺等大量元素肥料的使用,不重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投入,导致果园缺钙、缺铁等症状表现突出。
静宁大部分果农习惯于多年来形成的3、6、9 施肥法,也就是全年分3 月、6 月、9 月三个施肥时期,有部分果农更喜欢春季施肥。春季用肥,尽管肥效发挥较慢,但由于地温低、土壤养分分解和流动慢,对促进果树花芽萌发、开花坐果和新梢生长作用较小,不利于花芽分化;同时,在施肥方面还存在方法不当的问题,比如个别果农长期进行地表撒施化肥,有些果农坑施时施肥点偏少,导致施肥集中、施肥位置重复,有些果农还存在土壤干旱施肥、生物菌肥与化肥混施、施肥深度把握不好等问题,造成肥料浪费和吸收利用率不高,容易出现烧伤根系、损伤枝叶等现象[5]。
苹果是静宁县的一张名片,也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果农收入可观,在果园施肥上舍得投入。但也存在各种问题:一方面,有些果农对新生产的肥料未经鉴定和试验,就大量投入使用,结果造成肥料伤农事件。典型的是2015 年静宁县深沟、李店、雷大、双岘、治平等乡镇,部分果农的苹果树出现枯枝烂根现象,结果发现他们使用的肥料是未经有关部门验证的伪劣产品,造成1 万多株果树受到伤害,给果农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另一方面,部分果农认为高投入就会有高产出,而不是根据果树的需肥规律施肥,导致肥料施用量超标,造成土壤板结,投资成本加大[6]。据2018 年针对静宁县开展的果园施肥状况调查,挂果园单株施肥量为3.3~24.7 kg,平均单株施肥量为10.46 kg,其中,尿素平均为2.3 kg,有机肥平均为3.51 kg,二胺平均为1.85 kg,钾肥平均为0.81 kg,各类复合肥平均为3.54 kg。挂果园全年每667 m2的施肥量平均达445.5 kg,每667 m2果园仅施肥投入达2 000 元左右,与正常施肥投入的1 500 元相比,多投入资金达到500 元左右。
果园需要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环境,为果树根系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因此,要结合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引导果农广积农家肥,推广使用有机肥,重视秋施有机肥,通过推广果园种草、自然生草、覆盖秸秆等技术,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7]。
从目前静宁果农的施肥情况看,总体上存在过量施肥的问题,因此,要掌握科学的施肥方法、合理控制肥料用量[8]。果园施肥必须考虑土壤墒情、天气状况或是否有灌溉条件,应在满足墒情的情况下迅速施肥,水肥结合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所在。施肥位置要有计划地每年变化,株间、行间轮流施肥。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9]。
从环保、科学、节约、高效的施肥要求出发,应当大力推广以增施有机肥、推广水溶性肥料和缓控释肥料为主要内容的新施肥模式,这是今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要进一步规范试验设置,开展有针对性的试验示范,尽快建立静宁县苹果施肥模式,及时更新肥料配方,开展果园配肥服务,做到配方科学合理、推荐施肥准确可靠[10]。
调查发现,果农由习惯性施肥向配方施肥转化还需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减少施肥量,有些果农认为这样会降低产量,因此,必须加强对苹果生产者的技术和技能培训,转变果农施肥观念[11]。同时,要将那些以苹果种植为主的果农培养成新型的职业农民,通过他们的引领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农户参与苹果种植,提高苹果产业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目前,静宁县城乡农资市场十分混乱,肥料品牌杂乱繁多,良莠不齐,肥料市场监管难度大。因此,要继续严厉查处、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劣农资的行为,每年分农时季节对全县的农资生产企业及经营门店进行全面排查,定期或不定期随机检查,发现问题,依法从快、从严查处,没收违法违禁产品,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