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2020-12-15 06:55崔陶陶
文教资料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融合

崔陶陶

摘   要: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就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一方面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本文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动因、内容上的契合点,以及融合路径。在新时代,探究二者的融合,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合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华文化发展的主线可以说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融合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拼接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与时代同向而行,永不断流。同样,马克思主义也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实现在中国的顺利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不断推动二者融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动因

(一)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的理论,具有强大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欧洲工业文明时代,但它不仅属于欧洲,而且是整个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世界性的理论。究其原因如下:第一,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历史命运,在批判资本主义时代异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第二,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早已拥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每个民族、国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實际情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促进自身的发展。第三,马克思主义超越了时空、地域的局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的、开放的理论。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1](212)可以看出,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与开放性,使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成为可能。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精神矿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文化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永不断流,无论是对各种宗教文化,还是外来文化,中华文化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而是相互融合和创造。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儒学是动态发展的理论体系,不是僵化的文化遗产,了解儒学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及兼容性,是正确认识儒学的前提。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几经嬗变,从孔子创立儒学开始,到孟子、荀子对儒学的不断建构,再到两汉时期的经学,宋明理学的发展,儒学总是根据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调节。可见,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但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情怀和融合创造的智慧。

(三)特定历史背景下,中国人民的选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救国救民抗争的一次次失利,一次次梦想的破灭,使中国的有志之士深刻地认识到仅仅被动地学习西方的制度和器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内忧外患的危机,中华民族危机的解决,必须以新的思想为指引,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新道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等,在认真研究、比对各种社会思潮后,发现能够挽救中华民族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此,中国人民在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中国人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力的提升,中国需要从一个文化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契合点

(一)人民本位上的契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对人的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马克思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注重关怀人的生存状态,注重人本该有的尊严、自由和权利,注重人类的解放。

中国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从商周时期开始,中国古代的君王就有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在天地人的关系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体现在儒学当中。传统儒学中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的主体性;二是在天地之间,强调人的根本性。到了汉唐时期,统治者在总结秦亡的经验上,得出了要重民的结论,主要体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将荀子的“君舟民水”作为统治人民的思想。宋元明清时期理学的发展,将儒学中的民本思想推向更高的层次。随后,在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统治者都遵循以民为本思想来管理国家。

可见,在人民本位方面,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都注重人的主体性和人的价值。

(二)实践取向上的契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特别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的观点论述得较为充分。马克思主义从本体论的角度肯定了社会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社会实践所具有的客观实在性,同时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了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实践观点,主要体现在知行观的统一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随后各个时代的思想家在不同的立场上对知行观点做了进一步完善。虽然各个时期的思想家对知行观点的认识略有不同,但总的来说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点是带有伦理色彩的。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主要体现在对伦理道德的认识与践行上,非常看重认识主体的道德认知,注重认识主体的道德修养,主张在道德修养与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履行道德实践。

综上,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固然是不能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等同的,但是传统文化中对道德践行的重视也体现了实践的成分。随着传统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我国在实践取向上逐渐实现了从道德践行向社会实践的转变,传统知行观对伦理道德践行的要求也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三)社会政治理想上的契合——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批判,提出了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与共产主义社会紧密相连的,这是因为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两个社会形态中,人始终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在马克思所设想的第三种社会形态中,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财富的大量涌流,人的自由个性得到解放。人类社会发展到马克思所设想的第三种社会形态,共产主义才能够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儒学中最能体现理想社会模型的是“大同社会”的构想。从最早的思想家孔子到革命家孙中山,都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个“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是中国封建时代自然经济的产物,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力求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财富可以共同占有的理想社会。

虽然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旧中国,建立“大同社会”的理想只是一種空想,但是它与共产主义思想在对剥削的批判上、对私有制的否定上及对平等社会的向往上具有相通性。正是因为二者具有相同的批判对象,才使中国人民更加容易接受外来的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路径

(一)依托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经受住时代的考验,必然要结合新时代的发展情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现代化转型。习近平说:“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2]顺利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指导,使人们以发展、联系的观点看待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看待事物应该持一种发展的眼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赋予传统文化时代化的表达方式,使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人们应该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离不开与世界上先进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联系。总之,我们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促进传统文化的顺利转型和时代化发展。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顺利发展,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丰厚的文化土壤,如缺失了这一土壤的滋养,马克思主义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等症状。马克思主义刚传入中国后,党内人士没有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机械化,使我国的革命遭遇挫折。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国情相贴近,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是思想之母。进入新时代,我们在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理念,用传统文化的语言范式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解决了人民的物质需求问题,现阶段更需要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精神需求问题。为此,在新时代,我们更迫切地需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三)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人民,形成民族化的表达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比较抽象的。为了使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我们需要赋予它民族化的表达方式,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话语。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表达方式不是简单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马克思主义相类似的概念,而是立足我国的现实,总结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观点使之上升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一个民族只有用本民族的语言习知那些最优秀的东西,它们才能真正成为这个民族的财富”[3](147-150)。习近平同志总是善于借用中国人民所熟悉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格言等语言素材诠释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在此,我们需要清楚,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表达方式并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庸俗化,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平民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举措。为此,在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二者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5-19(06).

[3]张雅琳.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14(3).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融合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