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2020-12-15 06:41杨子瑶
山西农经 2020年21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湖南省互联网

杨子瑶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对于湖南省中小企业突破现有困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其他省市发展特色农业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21-013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乡镇和农村中小企业的数量日益增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依托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我国农村涌现了一批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人力和财力资源有限,面对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不具备竞争优势,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弱。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中小企业遭遇“内忧外患”,面临倒闭的风险。

湖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湖广熟,天下足”,湖南省农业发达,农村经济占据该省生产总值的较大比例。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批依托本地农业的农村中小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形成地方优势产业带,如湘南地区的香芋产业带、湘西地区的茶叶经济、环洞庭湖地区的渔业等。这些特色化的农业产业不仅成为地方名片,也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在互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主要存在缺乏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布局分散、不具规模效应、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落后等问题。

2    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缺乏特色农产品品牌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主要是作坊式生产和粗放式管理,品牌观念落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绿色、环保、健康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比较落后,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特色农产品品牌也比较少。

多年来,湖南农业困于品牌“散、小、弱”的局面。上千个湘茶品牌,难敌一个“龙井”茶;数百个湘米品牌,竞争不过一个“东北大米”。近年,湖南省逐渐加强了农产品品牌的经营与建设,重点打造湖南茶油、湖南红茶、安化黑茶三大区域公用品牌,成效初显。与湖南省众多农产品种类相比,湖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如郴州的东江鱼、湘西的腊肉、永州的脐橙等都缺乏品牌推广和建设,缺乏知名度。

近年来出现的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为农村中小企业带来了机遇。很多农场主借助这些平台推广产品,成效显著,但同时也面临包装不美观、质量不佳、服务和售后处理速度慢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品牌化和专业化管理[2]。

2.2    布局分散,缺少规模效应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产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将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产业的集聚度和知名度,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产业产值规模提高。地理位置分散则不利于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单个企业各自为战,缺乏市场竞争力。

受居住环境和条件限制,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家房屋建筑或土地经营开店。湖南省属于丘陵地形,农民居住场所比较分散,因此很多农村中小企业的布局也比较分散,不具备规模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规模扩张[3]。

2.3    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农村中小企业经营者大多是刚刚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通常擅长农产品种植和管理,而往往缺乏完善的经营理念和品牌观念,缺乏现代化、机械化生产的知识和技能。由于缺少优秀的农业管理人才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或技术,农村中小企业很难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

3    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

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受到地缘因素影响,品牌经营意识较弱。农村中小企业由于产品缺乏知名品牌,主要生产低端产品,只能获取较低收益,没有能力投入资金提升管理水平、进行技术创新或引进人才,最终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企业发展停滞不前或最终被市场淘汰。对此,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可以从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3.1    农产品特色化

湖南省农业“百花齐放”,各个企业的农产品各具特色,但是却没有知名品牌。今后湖南省农产品特色化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向发展,即发展特色农产品、农业品牌、农产品品种及质量升级。

3.1.1    发展特色农产品

湖南是杂交水稻的故乡,农业科研基础好。袁隆平、印遇龙、官春云、邹学校4位农业院士领衔的顶级科研团队,分别在水稻、生豬、油菜、蔬菜领域为湖南省农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原动力。此外,湖南茶油、湖南红茶、安化黑茶、郴州东江鱼、湘西腊肉、永州脐橙和香芋都是湖南省比较著名的地区农产品[4]。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强包装和推广,使之形成规模化产业,提高农村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带动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

3.1.2    发展农业品牌

进入新时代,品牌消费渐成主流。农产品得品牌者,才能得市场、得效益、得未来。传统农业的土壤难以孕育出农产品的大品牌,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商和短视频等平台为农产品推广和品牌建立提供了技术平台支持。

2016年,湖南省首次开展十大农业品牌评比。根据网络微信投票和专家评审打分,安化黑茶、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黔阳冰糖橙、炎陵黄桃、江永香柚、华容芥菜、沅江芦笋、新晃黄牛、宁乡花猪和汉寿甲鱼等榜上有名。

对于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来说,品牌建立和推广至关重要。“酒香还怕巷子深”,好的产品也需要借助品牌的力量扩大知名度,吸引消费者购买。

3.1.3    农产品品种及质量升级

随着消费需求升级,人们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不是总量的问题,而是品种结构、质量的问题。湖南农村中小企业今后应该注重农产品品种及质量的升级。一方面,丰富农产品的品种,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环保的绿色农产品[5-6]。

3.2    产业集群化

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国家和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产业集群不仅能够使集群内部的企业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还能通过集群内的溢出效应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目前,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小而散”,因此在规模和成本等方面都不具优势,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农村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能产生集群效率和协同效应,还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及交易费用,使集群内企业建立品牌,提升知名度。农村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还能帮助企业获得政府政策扶持。农村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是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转型的主要路径选择,也是提升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7]。

3.3    管理精细化

首先,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应该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采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树立品牌运营理念,从而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品价值链,使农村中小企业产品“走出去”,参与区域外市场、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竞争。

其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可以应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和员工工作效率。

再次,由于规模和资金等的限制,大多农村中小企业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不高,人力成本较高。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应该重视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发展机械化和现代化农业。

综上,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应整合企业内部资源,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4    结论与展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促进农村中小企业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发展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湖南省是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农业对全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未来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对于湖南省农村中小企业突破现有困境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国胜.我国农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企业研究,2011(5):10-12.

[2]张波.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2):147-149.

[3]刘桂梅,刘洋.破解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難题[J].宏观经济管理,2012(1):66-68.

[4]张飞.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5):8,41.

[5]张磊.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8):138-139.

[6]李筱笛.新时代下中小企业如何转型升级[J].中国制笔,2019(2):27-39.

[7]孙卫东.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6):24-29.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湖南省互联网
爱上写信的大树
党的100年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