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英,朱建丽,姚康景,邓冬梅,黄 琼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0)
慢性病主要是指以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患者人数不断攀升,据报道[2-3],我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2亿人,每年因慢性病而死亡的患者达到疾病死亡率的3/4,慢性病的疾病经济负担占比达到69%。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长期带病生活的慢性病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及恐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也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其健康结局和生命质量。因此,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改善负性情绪是慢性病患者主要的护理目标。笔者通过对慢性病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以期使其提高认知、配合治疗、改善心理状况,为遏制慢性病的发病趋势、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1)年龄 18~80 周岁;(2)符合慢性病疾病分类标准(ICU-10)[4];(3)确诊为慢性病超过 6 个月;(4)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可以正常沟通;(5)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排除标准:(1)精神类疾病或意识障碍者;(2)病情不稳定者。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研究期间入住我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慢性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40例,女 38例;年龄 41~80岁,平均(70.16±1.56)岁;文化程度:小学17例,初中23例,高中及以上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干预,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应用自制的疾病认识水平评价表和Zung情绪自评量表进行疾病认识水平和主观感受的评价,了解患者疾病认识水平有无提高和负性情绪有无改善,以评价干预是否有效。
1.2.1 对照组 按内科疾病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基本的健康宣教,包括入科宣教、解释病情、饮食指导、解答疑问等,并做好出院后康复锻炼、遵嘱服药、定时复查等指导,但无具体的干预方案,干预时间和频次无计划、随意性大。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认知行为干预。认知行为干预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改变不良认知,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目的的一种短程心理疗法[5]。科内选派专业能力较强的护理骨干4名和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2名成立认知行为干预小组。笔者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包括慢性病相关知识、认知行为干预理论及干预方式等,干预方法具体如下:(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第1天进行。首先通过共情、劝说等形式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取得信赖,建立友好关系,再向其介绍认知行为干预的理论及意义,以取得配合,使其认识到提高认知、参与自我护理是健康维护的主要手段,从而乐意接受这种新理念,主动参与集体护理。(2)评估和调查:第2~3天进行。应用自制的疾病认识水平评价表和Zung情绪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疾病认识水平和主观感受的评价。疾病认识水平评价表的内容包括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症状、药物治疗及饮食、运动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分数越高说明了解程度越高。通过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情绪,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3)认知行为干预:第4~10天进行。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健康手册,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知识手册》《2019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慢性病康复指南》等,指出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防病治病的意义。适当营养饮食和保持运动是健康生活的准则,每天定时体育锻炼可加速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加强心肺功能,还可促进消化和睡眠。利用工休会或小课堂的形式进行授课,卧床患者实行一对一床边教育。干预时间每次30~40 min,每日干预1次,出院后继续保持联系,通过网络平台或电话通信干预,干预时间为1周。(4)行为疗法:第11~30天进行。每位患者发放一本《健康生活习惯记事卡》,让患者建立服药日志,养成勤记录的习惯,如记录服药的药名、剂量、次数及用药后反应;在《健康生活习惯记事卡》上,对照个人日常行为每天在表格对应项目上打钩,提醒自己按时服药、完成当天的运动量、按时作息、饮食定量,做到有规律的生活;在《健康生活习惯记事卡》上填写自测的脉搏(心率)、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指标;让患者把个人的治病经过和感受充分表达,以文字形式写在记事卡上,供患者间传阅,鞭策自己、激励他人,提升信心。(5)评价效果:课题组护士负责效果跟进,了解干预后1个月患者疾病认识水平有无提高和负性情绪有无改善,以评价干预是否有效。对效果不理想者,分析原因,改进措施,采取正性强化[6]干预措施。
1.3.1 疾病认知水平 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采用课题组制作的疾病认识水平评价表A、B卷对患者进行测试,两张测试卷难度不一样,内容包括患者对慢性病相关症状、用药以及运动、休息、饮食、复查等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A、B卷各有10道题,每题10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越高。
1.3.2 情绪自评 应用Zung[7]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主观感受,每个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4分4级评分法,评定后将表内20项评分相加得粗分,再将所得总粗分乘以1.25得标准分(T分)。T≥50分为划界分,正常为50分以下,50~59分为轻度焦虑或抑郁,60~69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
研究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双侧检验水准设为α=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认识水平均较低,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认识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见表 1。
表1 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认识水平比较(±s,分)
表1 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认识水平比较(±s,分)
组别 干预前n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39 39 t P 56.67±9.27 57.18±9.16 0.247 0.806 87.44±9.38 61.03±9.68 13.712 0.000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较高,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 2。
表2 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s,分)
表2 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n SDS SAS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39 39 t P 56.03±2.99 55.36±3.48 0.878 0.386 43.18±4.14 53.64±3.84 10.659 0.000 57.95±2.87 57.21±2.77 0.980 0.333 41.87±4.35 54.51±3.21 17.195 0.000
据WHO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慢性病形成原因中,受个人生活方式影响的占60%[8],要使慢性病患者坚持健康的行为方式,就必须促使其有正确的疾病认识,因此,提高疾病认识水平是慢性病有效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决定情绪与行为的重要因素,治疗方法是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9]。多数慢性病无法治愈,而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康复等通常靠自我管理,因此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技能、信心尤为重要。给予患者认识行为干预来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使其处于基本正常的生活状态很有必要。本课题先评估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识水平,再制订认知行为干预措施,给予个性化教育,以团队干预形式对患者实施有组织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其建立服药日志,教会其详细记录,进行自我监督,同时配合饮食、作息、锻炼、戒烟限酒等,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但无具体的干预方案,干预时间和频次无计划、随意性大。应用自制的疾病认识水平评价表测试患者对慢性病相关症状、用药以及运动、休息、饮食、复查等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认识水平均较低,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观察组患者乐意接受认知行为干预新理念,主动参与集体护理学习,改变过去的不良认知,自律性较强,认识水平提高较快,经过1个月的认知行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认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慢性病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都承受着躯体、精神乃至经济上的多重压力,患者在这种压力的驱使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一般表现为焦虑、自卑、排斥、痛苦、沮丧等情感反应。有关研究证实[10],负性情绪会导致患者病情持续加重,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临床治疗工作的难度。本课题是通过认知行为干预这种短程心理疗法向患者告知疾病的相关信息,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缓解其负性情绪。在进行干预时,注重护患沟通,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干预前应用Zung情绪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主观感受的评价,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较高,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觉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学会重点关注血压、血糖、心率、体重、血脂等指标变化,在《健康生活习惯记事卡》上记录每天自我观察的服药后的反应,并把个人的治病经过和感受,以文字形式叙述在记事卡上,保持良好的心境,把戒烟限酒、调整心态等抗病记录分享给病友,积极锻炼,保持健康生活,坚持科学的治疗,可优化慢性病指标,遏制病情的发展,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表2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