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王英
摘 要:在初中教学阶段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日渐提升,各学校、教师也逐步将更多的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地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不过,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少之又少。多数英语教师仅是将英语知识与外国文化结合到一起。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不足,已经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英语 文化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9.027
一、中华传统文化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1.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中,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拓展英语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难度。与英语教材中的西方文化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英语课堂中,由于学生接触的西方文化较少,因而其学习英语知识较为困难。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学生可以在熟悉的文化背景中学习英语知识,因而其学习效果较好、质量较高。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也弥补了西方文化的不足之处,使得英语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相对成熟,对各个事物有了自己的理解,但其世界觀、人生观及价值观还未彻底定型。因此,在初中教学阶段中,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几乎占据了所有的教学内容,这些文化对学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部分西方文化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不同,其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孔子思想及礼仪文化,通过这些文化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人才。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
1.初中英语教材缺乏传统文化
英语教材是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最为直接获取英语知识的途径,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工具。在教育实践中,经过新课改的不断改革,当前的初中英语教材与时俱进,教材中新增了许多时代性元素,更为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时英语教材的思想深度也在不断提升,可以说其为初中生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不过,英语教材在不断革新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为突出的是英语教材缺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教材中更多呈现的是西方文化内容,因此,造成学生在认识中西方文化时,缺乏对国内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且不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仅是单纯地通过英语学习,利用掌握的英语知识,学生很难自主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2.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在改革上,初中英语教学已经发生了一定变化,不过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我国自开设英语学科以来,在教学上始终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会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忽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造成中英文化出现两极化现象,且不存在关联性。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会造成学生对英语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甚至使得学生即使掌握大量的英语知识,但也很难通过掌握的英语传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姨等称呼很难通过英语精准表达出来,根据这一点,也可以得出英语教学中缺乏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样的英语教学不利于初中生学习。
在当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因素存在缺失。学生只有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对英语形成更深刻的见解,进而提升自身的英语学习效果、质量。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西方文化,还应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燕《中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与对策》,《上海教育科研》2017年第8期。
[2] 王春美《初中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探讨》,《读书文摘》2016年第12期。
[3] 徐玲玲《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与策略》,《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