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欣
摘 要: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五千年来的文明发展历史,使得中华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无法掩藏的耀眼光芒。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再只局限于理论知识教育这一单一方面,而是更多的设计德育、美术以及体育等相关内容。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身体锻炼的机会,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同时也能够为其他方面教学工作的开展发挥引导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于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促进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更好更优开展贡献一分力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 体育课堂 传统文化 教学模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7.030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递和学习,却忽视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以及文化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大幅度下降,许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较差,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果。将传统文化知识引入到中小学体育课堂当中,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能够赋予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更加灵活多变的形式。下面,我们就具体从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体育课堂面临的问题入手,探寻有实践应用价值的融合教育模式。
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体育课堂中面临的问题
中小学体育看似与传统文化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但事实上,中小学体育从属于科学文化范畴内,部分体育项目本身就是从文化演变而来的。中华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许多文人墨客都十分重视和喜爱体育运动,文化与体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同步发展。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传统文化在融入中小学体育课堂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知识层面有待进步
尽管许多学校大力促进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体育之间的融合,但由于缺乏融合的经验,学校和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使得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课程教学之间产生了诸多的不相适宜的情况。总体来说,传统文化引入中小学体育课堂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内对于此类教学模式的打造也仍然有着较大的进步空间,理论知识层面上的欠缺必将长期影响教学水平的进步。
2.教师的能力素质有待提升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更多的是对于与体育项目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很少设计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加之,教师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交流,各学科之间难以实现融合发展,教师只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讲解,完全将体育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分离开来。究其原因,首先,学校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未能将传统文化知识纳入其中。其次,教师的研究领域较为狭窄,只关注单一的研究范畴。例如,语文教师只注重语文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而体育教师自然也只关注体育学科。这样的情况已经难以充分满足中小学教育领域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学的开展自然也会因此而问题重重。
3.教学资源的投入明显不足
纵观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我们发现,尽管新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能够退居于引导者的位置,但大部分教师仍然是教育内容推荐的主导者,由教师操纵整个课程的脉络,学生在课堂之上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还有许多教师直接采取自由活动的形式,任由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随意活动,不仅导致了教学时间的浪费,使学生丧失了获得更为丰富体育知识的机会,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目标难以按时完成。
二、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
1.开拓融合路径,投入更多教学资源
体育学科对于学生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但从本质上来看,体育属于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应当立足于文化发展的角度深入挖掘体育内涵。许多学者已经提出了体育文化这一概念,认为体育源于文化形态,体育是文化的一种演变形式。许多体育项目是由文化演变而来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与各类文化现象相融合。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中小学在将传统文化融入体育课堂的过程当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导致问题重重,因此,我们需要在探求行之有效的融合路径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在加强学生技术层面上的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积极引入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予以学生更多的选择,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举例来说,教师应当深入挖掘体育运动所蕴含的体育精神和集体精神,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共同之处,帮助学生培养体育竞技精神,帮助学生在获得身体锻炼的同时,能够获得在精神层面上的充实。
2.体现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改革
体育学科属于一类开放性的学科,能够更好地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因此,这个学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碰撞也能绽放应有的光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研究水平的逐步深入,国家和政府大力促进体育教育改革,中小学以及中小学教師也应当积极响应这一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优化改革。教师应当将体育视为一种科学、一种文化,在教授体育技能的同时,更多的渗透与体育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举例来说,在进行足球运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关联与古代运动蹴鞠相关的内容。从本质上来看,蹴鞠与足球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如今的足球也可以被认为是由蹴鞠演变而来的。适当的延伸传统文化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稳步实现。
3.培养优质教师,寻求多元化教学模式
在将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体育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学校方面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培养优质的体育教师,鼓励体育教师拓宽视野,学习更多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体育课程对学生成长产生的文化影响力,促进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进步。教师也应当积极主动的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加强体育运动与文化传承之间的交互。教师可以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多种多样的民间游戏,不仅能够提升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另外,教师也可以参与创设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到故事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来说,在体育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预留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活动,缓解学生的肌肉疲劳感,使学生获得身体与精神层面上的共同放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将太极拳作为放松休整活动。太极拳的动作不仅较为缓慢,且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学生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身体上的锻炼,同时也能汲取传统文化知识。除此之外,其他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保健功法,也可以成为体育教学中放松环节的一部分,例如五禽戏、八段锦等,都适合处在中学或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现代中小学体育课堂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会贯通,促进了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进步,同时也带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中小学日益提高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变动的发展需求,适当的进行改革,在保留传统文化中有价值内容的基础之上,形成更加完备的教学体系,能够赋予体育教学更加深入的思想内涵以及更加多样的开展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身体、精神、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覃盛栋、王献升《民族传统文化采茶舞融入体育教学的模式与思路分析》,《福建茶叶》2017年第3期。
[2] 张勃、刘俊荣《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模式与思路分析——以采茶舞融入为例》,《福建茶叶》2015年第3期。
[3] 唐锐《以采茶舞为例,探究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思路分析》,《福建茶叶》2016年第2期。
[4] 杨欣颖《体育教育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探讨——以巫家拳改编巫家操融入中小学课间操教学为例》,《学园》201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