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玲芬
摘 要:我国具有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因此,应该从幼儿园就让孩子接受传统教育的熏陶。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在对孩子进行教学时,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将传统文化区域创设,来加强对幼儿的文化教学。通过区域的文化教学,使学生可以真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内容。本文就幼儿园传统文化区域创设的实践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 传统文化 区域创设 实践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8.037
一、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对幼儿有着重要的教学引导作用。因此,应该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教师进行定期教学培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需要加强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教师作为与幼儿接触时间最多的人,在与幼儿进行交流时,应该注重对幼儿的教学培养,向幼儿进行文化教学传输。在此过程中,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教学素质的提升。可以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研讨会,教师之间可以将在教学期间需要解决的问题都说出来,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并且进行有效地解决研究。教师应该充分注重对幼儿教学的提升,通过采用传统文化区域创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且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状态,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幼儿的引导教学。使幼儿可以充分学习到更多的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让幼儿从小形成爱国理念,在未来可以把爱国之情延续下去。
二、积极调动可用资源,通过教学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家校合作一直都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应该结合孩子家长一起参与其中,不仅要在幼儿园为幼儿通过区域创设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的环境,还应该使幼儿在家庭教育中也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家长因为本身的年龄阅历,以及自身的一些教育感悟,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家长可以将自己所感悟的内容对幼儿的教育,使幼儿在家庭教育中收获更多。
三、将传统文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
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区域创设教学,通过对教学环境的改变来加强对幼儿的传统文化教学教育。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对幼儿进行教学区域的划分,像益智区、手工区、体育活动区等,通过区域的划分,使幼兒在不同的教学领域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渗透,可以有效加强对幼儿的教学引导,使幼儿可以获取更多有效的知识,有利于幼儿的学习成长。
比如,在益智区,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传统游戏,像象棋、军棋,对于幼儿来讲学会这些棋可能比较困难,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规则讲解让幼儿进行了解。象棋就像一场战争,每走一步就像是在排兵布阵,通过一些有趣的教学讲解,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手工区,教师可以教幼儿一些传统的艺术作品像剪纸、绘画。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双手,将一些风景、动物、物品等,通过自己的手进行描绘,让幼儿感受绘画的快乐。同时可以向幼儿展示一些我国古代的山水画,还有一些名家的优秀作品,可以有效加强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从小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总而言之,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式、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对幼儿的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将传统文化进行区域创设,可以有效加强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使幼儿学习到更多的有效内容。在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的文化传播,有利于幼儿未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邵雯倩 《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区域环境创设与利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