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020-12-14 09:17:21冯标山
关键词:高中学生人文素养

冯标山

摘 要:随着教育的改革,新课程教学标准针对高中数学课堂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不仅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要通过渗透传统文化提高高中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为高中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教学 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9.015

我國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同时也是我国古人思想智慧的重要体现。而传统文化也包括了丰富的内容,如:书画、文学、艺术、建筑等。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宜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渗透,让传统文化教育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结合,锻炼高中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并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激发学生们的传统文化学习热情,并提高高中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一、在数学课堂导入环节,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

随着教育的改革,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教学问题。而在对问题进行解决时,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数学课堂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针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进行合理选择。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引导学生们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也要在教学导入环节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教师要意识到数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通过古人的思想和思维方法,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启发,让传统文化能够体现出教育的价值,提高高中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对《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时,高中数学教师便可以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如:通过杜甫在《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空间感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们将“一行白鹭上青天”作为直线,思考白鹭与水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样不仅能够对教学知识内容进行引入,也能对传统文化进行课堂教学渗透,激发学生们对知识内容的探究欲望。让高中学生们能够自主对“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探究与思考,深化了学生们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结合古诗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美,让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与数学学习进行结合,促进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在新知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思维

1.结合传统文化的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教师要在新课教学中,对高中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锻炼学生们的学习能力。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我国古代数学历史的发展中,有许多数学家提出了非常多的经典题目。数学教师便可以应用这些问题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积极引导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探究和学习中,对高中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并且,传统文化数学问题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欲望,提高数学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也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对《等差数列》的知识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知识内容,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问题,积极引导学生们对新知识内容进行思考与探究。在实际课堂教学时,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数学教师要积极将传统文化的等差数列知识融入课堂中,如:在《算法统宗》中就有一道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八子分棉》,原题是以古诗词的形式进行提问。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求解时,便要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计算。结合传统文化的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们对新知进行主动思考,锻炼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真正得到提高。

2.结合传统数学文化的研究,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为了调动学生们的课堂学习兴趣,高中数学教师也可以结合我国灿烂的传统数学文化进行渗透,让高中学生们了解我国传统数学文化的发展,并意识到古人在数学领域上的建树,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探究热情,让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让学生们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了解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了高中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同时,在传统数学文化的引导下,也能帮助学生对高中数学的知识规律进行了解,让学生们的数学知识水平能够逐渐提高。

例如:在对《等比数列》进行课堂教学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我国优秀的传统数学文化进行课堂教学渗透,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激发高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并积极主动地对等比数列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锻炼高中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便记载了许多等比数列的问题。通过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等比数列知识的记载,让学生们意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对于数学的了解,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思维。并通过古人的思维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让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进行结合,并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为高中学生们的数学素养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在课外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1.丰富课后作业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

为了深化高中学生们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数学教师也要对课后复习环节给予重视,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高中数学教师也要对作业形式进行创新,如:通过设计课外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们以小组的学习形式对知识进行复习,并将传统文化融合到活动教学中。学生们通过课后复习不仅能够巩固知识内容,也能了解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将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能够延伸到数学课堂外。

例如:在对《函数的基本性质》进行课后复习巩固时,为了帮助高中学生们对知识概念进行掌握,数学教师不仅要结合练习题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后练习,也要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们对知识进行掌握。如:在对函数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高中数学教师便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的“对称”,让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教学知识内容,也能通过函数图像对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进行理解。让传统文化能够与数学复习进行结合,帮助学生们巩固知识内容,提高课后的复习效果,并让学生们的人文素养能够真正提高,促进高中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发展。

2.注重课外阅读,让学生们在阅读思考中得到启发

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传统数学文化的经典著作,其许多知识内容与高中数学也有着关联。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高中数学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阅读传统数学文化著作,让学生们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让传统文化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让学生们对传统数学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高中数学教师也要让学生们在课后积极进行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和思考对学生们学习进行启发,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对《三角函数》进行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便可以将传统数学文化的著作在课堂中进行渗透,如《永乐大典》《九章算术》等,通过阅读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数学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后能够主动搜集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学生们通过阅读收获数学知识内容,了解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提高学生们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学生们在古人的启发下,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数学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设计,让学生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高中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效鼎《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之友》2019年第8期。

[2] 徐剑《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年第7期。

[3] 牛玉斌《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年第6期。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2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