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2020-12-14 06:19张裕令
关键词:有效结合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张裕令

摘 要:新时代是文化融合的时代,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可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活跃学生的语文思维具有积极作用,实现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可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使得学习高效,大大提升他们的主体优势。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总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分析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有效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有效结合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关键时期,有效结合传统文化,认真做好渗透工作,是教师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挖掘内在潜能,增强主体优势,语文教学必须结合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以教学形式展示传统文化内涵。

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结合的重要性

组织小学生有效地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引导他们理解教材内容,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等,确保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值得学生借鉴学习的内容比较多,要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优秀文化的渗透平台,启发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自觉成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只有在现阶段积累丰富的知识,才能在未来深入体会。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走出思维局限,加入不同的文化活动中,使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学习热情变得高涨,随之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可谓一举多得。若能牢牢把握语文教学实践的机会,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一片大好。

二、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结合的方法

1.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要整合语文教材,整理出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主要内容,再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要引导学生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习课文时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古诗词是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内容,锻炼学生深层理解诗句的含义,也让他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更多的认识。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例如教《锄禾》这首诗时,要先带领学生有感情、

流畅地朗读诗句,逐一解释不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到诗人李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重。可以询问学生:“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启发他们节约粮食的意识。再如教学《静夜思》时,鼓励学生自行搜集相关资料,思考诗歌的深层含义。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找到诗人在诗中抒发情感的方式。语文教学做到了“以生为本”,始终围绕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指导,学生更容易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期间思维变得十分活跃,探究热情愈发高涨,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充满期待。

2.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多样的传统文化资源,语文教师最好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单一形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后,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他们语文思维水平、理解能力的发展情况,紧密联系文言文、神话故事、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方便学生“身临其境”地展开学习,获取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轻松激发学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深刻地感悟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这样的语文教学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如讲授《三顾茅庐》这篇文言文之前,可以借助小故事趣味导入的方式,进行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如“木牛流马”故事内容讲述的是诸葛亮发明了一种特色的运输工具,这种运输工具被古代人称为“机器兽”,学生一定很感兴趣。吸引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再循序渐进引出“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一边体会刘备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一边领悟尊重他人、以诚待人、持之以恒的精神。在趣味故事情境中,提高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3.理论结合实践,组织多样活动

为了提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实效性,教师还要将理论的教学和实践的教学紧密联系,努力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进而走上个性化的发展之路。

例如以民族传统习俗的宣传为主题组织诵读比赛,鼓励学生搜集、总结与民族传统习俗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在比赛过程中学习他人的阅读经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竞赛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再如,语文教师选择一些传统节日,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如清明节、重阳节、春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是学生非常喜爱且日常接触过的,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动画,具体介绍传统节日的历史由来,说明人们为什么在不同的节日里选择不同的庆祝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理解。

语文的课堂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一边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一边产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例如学习《北京的春节》一课内容时,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及时播放动画视频,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春节习俗。通过课文内容的详细介绍,要求学生对比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把握机会直接拓展教学的范围,引出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划龙舟等特色的习俗,如果时间充足,继续组织背诵、角色扮演等活动,有效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

4.注重课外阅读,发展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语文的文化素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仅有一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应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鼓励他们积极配合,从而发展文化素养。

例如教师借助课内阅读教学的机会,让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鼓励他们课外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同时渗透“读写結合”理念,启发学生阅读理解经典文学作品后把感受到的一切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再通过展示不同学生的优秀作文、读后感,充分激发全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使他们人人养成好的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从更多途径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阅读积累是长期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学习形成良好的品质。教师应联合家长,共同督促学生,为他们学习传统文化提供多个层面的支持,真正揭开现代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多样化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耐心指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内容,形成主动学习意识,促使他们顺利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获得更多全面发展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大力弘扬、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人,随之增强的民族自豪感,将使他们发挥最大的主体优势,创造出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张燕、包春霞《浅析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38期。

[2] 黄媚、高欣欣《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课程教学研究》2019年第12期。

[3] 李建洲、徐佳瑞《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6期。

[4] 张浩琪《吟诵经典气自华—浅谈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学的融合》,《名师在线》2019年第21期。

[5] 蒋月红、王小平《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策略》,《中国新通信》2019年第5期。

[6] 张贝杰《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内容比较研究》,喀什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7] 姜洁、吴小鸥《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变迁—基于1978年、1993年和200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20年第6期。

[8] 郭磊《主题教学在农村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有效结合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