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职业教师,但是因为从事多年的民间文化抢救和非遗挖掘保护,本着和时间赛跑,和生命赛跑,和城市化进程赛跑的精神,20多年来,我在工作中走访过3000多村落,5000多名匠人和艺人。为此,我还得了一个外号—非遗搜索引擎。
在寻访中,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个艺人和匠人都是一本大书,每一种民间文化都是挖掘不尽的宝藏。他们讲给我的、我记录下的许多世代相传的民间知识、口传心授的民间经验都是文献典籍上找不到的,弥足珍贵。随着传统文化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也不断受邀到学校、社区、机关、图书馆、电视台、广播电台、部队以及通过新媒体去讲座授课。
我曾受邀带着动态龙头风筝等五十件非遗实物在国家图书馆与全国非遗同仁分享田野调查抢救记录细节的感受;带着雪蒿和据传为周文王卜卦的蓍草走进西安美院,为学生们解读草编工艺背后的草的文化内涵,讲解老子《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那个草编刍狗与占卜祭祀的关系,讲解周朝国之大事、先蓍后卜的蓍草的运用;带着陕西中秋团圆馍走进央视中秋晚会直播间,讲解象征一家老少的一大数小团圆馍和先拜月再分食的中秋传统仪式,讲解团圆馍上的雪蒿象征着月宫桂树;提着礼馍笼走进央视大年三十年味节目,解读张灯结彩的灯火文化和送火葫芦灯寓意人丁兴旺的古老习俗;带着木桶到西北大学干部培训学院讲解箍桶技艺和找短板,以及木桶原理;带着哈萨克马鞭和吉尔吉斯各种埙哨,讲解丝路民俗《姑娘追》和中亚音乐文化;带着织布机和纺线车走进西安交大,和香港师生一起体验男耕女织文化,体验如何从棉花中拉出棉线来;带着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杖头木偶等,给中小学生讲解眼线的来历,解读线腔、解读外杆内杆的区别,还会讲解意大利提线木偶匹诺曹、布拉格木偶巫婆与中国木偶戏的区别;带着蓑衣斗笠给孩子们讲解“孤舟蓑笠翁”;带着五毒帽讲解端午节文化符号和“以毒攻毒”;带着微缩社火道具给孩子们讲解孟母断机杼的机杼,到底是织布机上的什么零件,为什么断机杼寓意着学业中断;在陕西省司法厅机关为党员干部解读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等等。
因为我有20多年搜集非遗实物的经验,对民间数千艺人、匠人做过口述历史的积累,还有多年在非遗展厅讲解的经验,于是我在讲座和教学中,结合自身优势,结合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即从细微处解读传统文化、从一点一滴中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
首先,凡是讲座授课,必带非遗实物,实物大小不等,数量在十多件到百件不等,我把这叫作触摸文化根脉系列非遗讲座,也叫乌兰牧骑式讲座,也叫流动的博物馆式教学法。每次讲座,皆根据授课对象和主题进行实物准备,根据季节进行搭配,并要求邀请方提前进行布置,实物摆放在中间,听讲者一般是半包围、全包围或者T台围观围坐模式,要让每个人都能身临其境地去触摸、去感受、去体验非遗实物及其背后的文化。
其次,物说非遗、物说传统、非遗物语,借助实物解说、解读传统文化密码,讲述中国故事、陕西故事、西安故事、村落故事、艺人匠人故事,解读每一种实物背后的文化及其蕴含的密码。能体验就体验,能触摸就触摸,能演示就演示,每件实物都和我的调研收集有直接联系,每件实物都有背后传承者的故事,每件工具如何使用、每种原材料如何运用、每个作品的特殊意义,都需要解读其背后的文化密码。
比如,一张手抄的工尺谱曲谱,像天书一般难认,但它却是中国人在记录声音领域的伟大发明,是隋唐交响乐的活化石。再如,认识少数民族的祭祀舞,从一件带着九连环铁圈的单面羊皮鼓、从武山旋鼓、从志丹扇鼓开始。再如,拿着一件像细长的竹灯笼一样的“竹夫人”,可以认识古人消夏避暑的多种床上用品。韩国、日本至今还保留着竹夫人文化,我是从韩国首尔民俗博物馆里见到了竹夫人,拍了照,让白鹿原的竹篾匠复制了这件实物。竹夫人使我们了解到:陆游五月聘了个竹夫人是谁,苏轼为什么说竹夫人不解卿卿我我,薛宝钗为什么要出一个“有眼无珠腹中空”的灯谜。再如从一张汉族马尾和细竹丝制的造纸帘子和藏族搅拌纸浆的“螺旋桨”来说明汉藏造纸术的不同,说明构皮纸和狼毒花纸的不同。
第三,列出文字提纲,突出主题,并根据邀方要求和宣讲对象的职业、年龄、近期节气节日民俗来列举提纲。但不以文字提纲为主线,而是根据现场学生的兴趣即兴讲解,点出文化意义,争取达到围绕主题,收放自如。
比如,在对各种端午文化的实物进行解读后,点出端午节背后最重要的文化特征和密码,它其实是古人最重要的健康防疫卫生节日,古人的防疫主要包含医药文化和巫文化两个元素,这种文化一直流传至今,比如桃木辟邪、钟馗打鬼、五毒符号、以毒攻毒等。再如,给中小学生上课时,讲到剪纸,我会用火镰、火石、火纸、油灯、麻纸等道具,先用火镰激打火石,产生火花,再用含有硝的火绒引出暗火,再把火绒转到卷成筒子的火纸卷上,吹出火焰,点亮清油灯,在木板上贴麻纸,在麻纸上放上纸样,均匀喷水,然后倒过来,让孩子们一起参与,用油灯的油烟将麻纸整个熏黑熏干,最后揭掉纸样,露出熏样。这时候,孩子们会一片欢呼。我告诉孩子们,熏样是一种我们祖先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古老的复印技术,通过这种复印技术,传播了民间美丽的剪纸熏样。
第四,我在讲座中一般会展示100张以上的调研图片来配合讲座,比如大型社火民俗活动、迎城隍民俗文化活动、年节灯火文化、彬县千年灯山会图片等。这些图片和课件不同,主要是配合实物解读。解读中可以进行古今中外、跨地区、跨行业、跨民族的对比,比如,结合电影《百鸟朝凤》解读唢呐与丧葬习俗;结合鄠邑地区流传的龟兹音乐,探索西域乐器索奈尔与唢呐的关系,探寻关中口鼻同吹十支唢呐的绝技和百戏杂耍的关系;在文化部主办的陕西寻根之旅文化活動中,我用十多种相互关联的物件讲了《一团棉花的生命历程》这一非遗系列故事,受到老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其中有棉花的种植采摘工具、有榨油工具、有纺线织布工具、有弹棉花工具、有缝缝补补的针线笸篮工具、有打袼褙和纳鞋底子工具、有钉马掌工具、有吹糖人工具以及油灯等。在这里,我把一团棉花的生命历程通过棉籽、棉线、棉布等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表现出来,进而讲述了中国人物尽其用的智慧与勤俭的品格。
综上所述,在以往的500余场讲座中,我使用过数千件非遗实物,这种讲座方法受到了从未成年人到中老年人的一致欢迎,受到了从外国留学生到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从中我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来都不仅仅是道德说教和理论灌输,而是一点一滴的渗透、融汇,它蕴藏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蕴藏在生产、生活中,蕴藏在人生礼俗、岁令节俗中,我们要传承、传播、保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然要接地气、接近生活,走进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不断创新传播宣讲的方式方法,从中解读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信仰、中国创造力,讲好中国故事。
在多年调研中,有一件事情我印象比较深刻,就是在西安临潼调查民谣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一镢头挖出兵马俑的杨志发,他在和我讲兵马俑的发现故事中,将家里的一把据说是挖过兵马俑的小镢头送给了我。我十分感动,觉得这把镢头有着诸多象征意义,一是中国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用镢头和土地对话,创造美好生活;二是这把镢头也是对文化遗产挖掘的象征。于是,我给我们的挖掘设计了一个标志,就是一把镢头,我对非遗工作和文化遗产的抢救有四句话总结,就是:记录历史、挖掘文化、守护精神、传承文明。
(王智,1967年生,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陕西省民协副主席,陕西省民俗学会副会长,西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民间文化抢救和非遗保护,20余年走访3000余村落,调研过5000多名艺人、匠人,被《人民日报》等媒体赞誉为“非遗搜索引擎”“非遗百科全书”“网红非遗专家”等。近十年来,在全国各地做乌兰牧骑式触摸文化根脉系列讲座500余场,曾受邀担任央视春晚分会场、央视中秋晚会主会场的民俗顾问,主要著作有《陕西剪纸西安卷》(主撰稿)、《西安市非遗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非遗传承人口述史》《关中老作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