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

2020-12-14 00:58刘文全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刘文全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里,情感教育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有效性得到了大多人的赞同。就小学生而言,在进行高年级课堂学习阶段是他们进一步累积专业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阶段,与此同时,还是小学过度到初中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的选择时要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感教育渗透

引言

情感渗透教育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随着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情感教学方式的运用使教学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可见,以情感为中心开展教学,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意义

我国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技能目标,还有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意味着我们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培养学生。传统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现代化的教育则需要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升华,在学习过程中塑造完善的人格。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落实新课改教育目标,激发学生数学兴趣,促使学生形成正确学科认知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这种情感教育渗透模式下,数学课堂更加鲜活、生动,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在这种教育模式引导下,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将得到满足。这种健康的价值观念能推动他们主动投入数学知识的探究,并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深层次强化个人的数学素养。

2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困境

我国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由于部分客观原因,探究式教学模式还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目前最主要的几个问题是:第一,受到了学生年龄阶段的制约,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普遍都比较小,社会经验和学习经验相对来说比较浅薄,难以理解明白教师设计的教学模型和实践课。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活动,由于它综合性比较强,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它更多地应用于初中以及高中的实验课程当中,与初高中学生相比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因此,在小学采取探究式教学的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受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制约,由于部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没有明确本次课堂的探究主题,造成了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散乱、无序的现象,学生表现得比较活跃,但是与本次主题没有任何关系;又因为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储备来设定主题内容,从而导致在探究教学中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自主思考,不能理解探究式教学的深层次的意义,造成了探究式教学形同虚设。

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策略

3.1为人师表,以艺术性的语言优化课堂氛围

情感教育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的渗透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有较高要求。教师要做好为人师表的教学工作。尽管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具有大量计算和空间感知的学科,但同样具有艺术性,其中包含很多思想、道理。因此,教师要在个人态度和思想上重视数学情感教育的意义,在日常教育中和蔼可亲、严慈相济,使学生将对教师的喜爱转变为对学科的热爱。同时,教师要注重语言的艺术表达,不管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要运用语言智慧,通过饱含情感、富有态度的语言来启发、开导学生,用艺术性的语言深刻感染学生,激发高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3.2熟悉教材,精心备课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奉献精神。教师更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因此,我在每次教学前,都要先熟悉教材,精心备课。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题,所以,我在备课上狠下功夫。我还大量地运用教具和自己做的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操作演示。这样的操作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3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们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融入进来。教师需要结合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物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意和更加深入的思考。进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深刻意义和潜在价值。

3.4开展合作式的教学模式

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幼心智不够成熟、阅历不够丰富,此时团队合作的价值与意义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每个个体的价值与意义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在表达自我想法和理念、倾听其他学生的方式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有利于进一步不断积累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提高自我表达。

3.4活动探究,在实践中增强数学情感体验

除了在教学语言、教材内容等方面渗透情感教育,教师还要在数学活动中融合情感教育,使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更加强烈,形成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基础性的数学知识,但天性好玩,如果没有教师在情感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常常会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组织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中的任务既能突出教材内容,也能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开发,开放、自由的情感可以得到满足。生生交流的活动也能巩固学生之间的友谊。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各种数学活动能让他们通过学科学习强化情感体验,能使他们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长久保持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结语

将情感教育滲透到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不仅避免了数学课堂的枯燥和沉闷,而且能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热情。而要达到良好的渗透效果,教师就要从学生出发,传递艺术性的智慧语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借助教材中的情感元素和活动中的深刻体验来启发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保持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芳丽.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56.

[2]张发祥.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101.

[3]林秀云.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名师在线,2018(31):3-4.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