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14 04:19王丽莉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

王丽莉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和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将生活化教学方法巧妙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本文分别从教学情境、教学素材和开实践活动三个角度出发,探究了生活化教学思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   生活化教学   教学情境

一、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将生活教育与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紧密融合是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提前准备教学计划,确保事先选定的教学素材与教学案例充分融入整个教学环节。

如在教学《活出生命的精彩》时,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老人马路摔倒,敢不敢扶”这一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充分思考与讨论后,教师应及时将话题与课程主题“活出生命的精彩”相联系,得出结论:个别社会现象不能影响生命的可贵,我们应有自身的主观判断,对社会上的信息多加筛选,不轻易被不良信息干扰。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聆听学生的发言,能及时了解学生对各类社会现象的看法和理解是否有偏差,从而及时引导学生。

二、优选生活化教学素材

在短短40分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时间的限制不利于延伸与深入挖掘教材。因此,教师应慎重地选择素材,分析预选素材的时间、地点、事件等组成元素,避免生活化教学素材的重复堆砌,保证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产生更加强烈、真实的学习体验。

如在组织“爱在家人间”主题活动时,某教师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故事:“一个初中女生常常不按时上学、夜晚不回家,究其原因,是父母在外地工作,女生大半年见不到父母一次,导致她的生活缺乏足够的陪伴,学习缺乏有效的约束。她的母亲在了解到这一问题后,主动放弃了市里的工作,重新回到女儿身边,陪伴女儿。同时,她的母亲还阅读了大量与心理、教育和家庭有关的书籍,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教育方式引导女兒,逐渐帮助女儿形成正确的心理。此外,母亲还用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带女儿旅游,让她了解社会、认知世界,女生在旅游中逐渐受到启发,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如此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能够让学生马上联系自身,引发学生的思考,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感受父母对儿女的爱,联想到家庭的温暖,认识到家庭的意义,从内心深处热爱家庭、孝顺父母,回馈父母的爱。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有关数据表明,课外实践深受初中生的喜爱。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可以将课堂和书本知识转化为真实的人生体会与经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

如在教学《生命的思考》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通过了解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感受生命的力量,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产生对生命的敬畏。相较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教师利用纪念馆中的多媒体影音资料,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历史和生命的意义,避免了理论知识学习的枯燥,引发了学生深思。此外,通过实践课程,学生除了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还能明白人民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和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坎坷,进而明白如今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美好。

总而言之,深入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实践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教师从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优选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三个角度入手,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并深刻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从而推动知识的高效传授,最终达到促进初中生身体与心理健康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6).

[2]刘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

[3]连常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

(作者单位:黄骅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