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
【摘 要】传统的美术教学仅仅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目光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脱离了学生的日常实际,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课程改革后的初中美术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激发,通过多样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在美术活动中渗透情感,提升素养。本文就从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写生训练这个角度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美术;风景写生;实施策略
初中传统的美术教学仅仅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教师的目光都局限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上。由于很多的教学设计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无情地抹杀,更谈不上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了。新课程改革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在教学中,教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激发其创新意识。课程标准倡导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计各种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多样性的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使用美术语言。在这样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风景写生这种形式来开展美术教学。
风景写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形式,它倡导让学生走出传统课堂,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完善人格。它让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更加主动积极,学习动力得以充分激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经过风景写生教学实践,学生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有效改善了在美术学习中动力不足的不良现象。
一、写生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写生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引导学生通过鲜活生动的描绘,采用非常率真而直接的方式,对写生对象进行直接刻画。这既锻炼了学生的美术技巧,又培养了其独特的感受。
(一)写生练习培养了学生独特的感受能力
在带领学生外出进行风景写生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和感知写生景物的基础上,真实地感受到美术元素中的线条、色彩、明暗以及独有的空间关系。这些元素是独立的,而教师通过分析特有的空间环境,能让学生感受到多元元素的组合,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
同时,学生在写生中,需要整体感知客观景物的外形,寄托丰富的主观情感。对外形的感知是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基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对所感知事物进行鉴别和分析,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富有独创性和深刻性。
(二)逐步锻炼学生的美术表现技巧
写生训练是最能提升学生美术表现能力的途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题创作模式。它不需要教师讲解规范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之间的互相协调配合。学生可以用眼睛和心灵直接地感受写生对象,捕捉其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在规划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绘画技巧,训练对事物感知的敏感性以及对写生对象的主次提炼能力,逐步培养在生活中捕捉有感染力形象的能力,并逐步地表现在作品中,提升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三)通过写生活动,培养学生掌握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在写生活动中,学生逐渐能运用自己的审美、理解能力和独特的风格去表现事物,而不是简单再现自然景物。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新意识,让其主动地使用不同的线条、明暗、材料等,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对写生对象有所取舍,做到主次分明,不追求形式而追求更高境界的神韵,赋予作品以力量和生机,从而加强对艺术语言多样性的使用能力。
二、初中美术写生教学的有效策略
带领学生参与风景写生,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激发其对景物敏感的感知能力和提炼对象重点元素的能力。在实际的写生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写生训练。
(一)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生训练时,学生在面对复杂多样的景物对象时会感到茫然无措,无从下手,或者是只注重事物的某一个局部位置而忽略了整体的感知。这样既无法准确把握对象的全貌,更无法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表现水准。因此,在进行写生训练时,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学生成功写生的关键所在。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學生从景物的整体出发,全面地认识比较事物,从而把握住所要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受,然后再在这种整体认知中,比较事物各个局部之间的细小关系,从整体到局部,然后再从局部回到整体,主次分明,鲜明对比。如此便可以对观察到的景物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例如,在带领学生对校园风景进行写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视角入手,引导学生方便构图,教给他们取景框的使用方法,即用自己的双手互相配合,拿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和左手的食指、拇指互相触碰,形成一个长方形的框架。对着校园景物写生的时候,学生可以直接对准观察的景物,框定区域,然后认真观察其中的整体景物,而框外的景物就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为自己的写生选定了整体的观察范围,定下了基本的取舍意向。
(二)要注重抓住写生对象的独特性质
当我们对写生对象进行整体把握后,也要注意写生对象的独特属性。注重写生过程中的细节因素,这是做好景物写生的重要前提条件。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手法、同样的线条来表现所观察到的所有事物,这是因为我们观察到的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质感、形式、外观、重量、属性的区别。就拿质感来说,不同的物体会呈现出粗细、软硬、大小之间的区别。只有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变化,准确把握它们的差异,才能灵活多变地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出真实的事物属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殊属性,做好写生的准备。
例如,在对学校的风景进行写生训练时,学生对校园内的广玉兰进行了认真观察,仔细筛选,抓住特点,突出表现。学生原来只是注意到广玉兰的树干高大,装点着校园,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色,但对细节却观察不到位。于是,笔者便指导学生分别从广玉兰的颜色、形状、花瓣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抓住其特点,为写生做好素材准备。
(三)有效取舍,学会概括和提炼
写生练习的最大特点就是直观生动,能对描摹事物进行鲜活生动的描绘,表现出它的最佳属性。因此,学生在整体感知写生景物的前提下,既要把握住所描摹对象的特殊属性,还要准确抓住写生对象的基本特征,抓住其形态和神韵。有些学生虽然能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但其整个画面的构图却显得没有章法,非常杂乱,或者是没有生气,死气沉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关键是因为学生没有对所观察事物进行准确的概括和提炼,即不能概括和传达所观察对象的形象特征。
另外,很多学生不懂得删繁就简,把所有的内容不分主次地呈现出来。这样画面的主体不突出,显得很模糊,没有自己的特点,风格就不鲜明。因此,学生需要概括和提炼所观察景物的基本特征,抓住灵魂景物,统领整个画面的风格。
例如,在写生训练中,笔者重点给学生讲解了几种透视的方法,如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等,让学生抓住想表现的景物的突出特点,画出自己的鲜明风格。在讲解平行透视时,笔者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平行透视时,我们会看到事物的正面形象,而且这个面和我们的视线是平行的。当我们通过眼睛去看它时,会产生一种远的小、近的大的感觉,越远便越小,直至最后消失。因为层次深浅的区别,我们观察到的景物有了纵深之感。所以,在写生表现时,要充分利用各种透视的方法,筛选关键景物,凸显主要特点。
当然,不管是在哪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均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即发现学生有哪个地方不明白,或者理解偏差的地方,都要及时予以点拨,让学生对美术写生中的构图技巧、成像规律、透视知识等均有深刻的理解,进而促使学生顺利掌握写生的步骤和方法,并且通过加强练习,提升自己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结语
学生掌握了必备的写生技巧,会促使他们更敏感地去观察事物,表现事物,把握事物的突出特点,并且逐渐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1]黄颂良.浅析中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4(10).
[2]陈健勇.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革、发展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