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国雄
【摘 要】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在学科建设视域下应注重“活动型”课程构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理思维活动的形式,促进“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的统一。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属于典型的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它通过组织师生进行高频度、高效率、高质量的互动,不仅有利于降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理解难度,也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观点与现实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在实际锻炼中感知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教学方式的改进要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倡导“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考虑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议题式教学活动应关注情境创设、合作探究、任务驱动等具体教学方法的应用,以此增强“学科内容”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衔接力度,实现议题在“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中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一、巧设课堂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讨
议题式教学活动的核心在于“议”,而要引起学生参议,则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提供“可议话题”。同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给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在议题式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根据课程内容建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这样才能确保“课程内容活动化”的实效性,避免学生在开展“议”的活动中偏离主题。
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第七课“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例,该案例中列举了国有企业员工、外资企业员工、农民、个体经营者四种身份,通过对比可知,“农民”与“个体经营者”的收入并不比工人差。显而易见,这一案例反映出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优势。对应“政治认同”核心素养选项,则可以为学生提出议题——农民群体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中得到哪些实惠?并为学生提供与议题相关的微课资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三变改革”内涵解读,让学生理解“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内涵,以及这种变化之下农民收入水平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学生开展“议”的活动可分三个环节展开:(1)自主学习。通过视频了解农民多元化的收入方式,让学生根据具体收入形式议论属于何种分配方式。(2)合作探讨。以“集体产权制度”为基础,让学生分析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分配类型,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并进一步分析两种分配制度的优势及劣势。(3)探究活动。跨越课堂内容,让学生根据现实中所接触到的农民生活变化,探讨多种分配制度共存的意义,以及是否与“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界定条件存在排他性;以具体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为学生构建“议”的活动形式,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强化其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
二、关联社会热点,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学生开展“议”的活动属于“课程内容活动化”范畴。基于议题式教学活动特征,还可以采用逆向转化的“活动内容课程化”方法,即将学科核心素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教学资源”的形态融入具体的学习内容中。具体落实到教学活动设计层面,教师需要事先准备具体的现实案例,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更加“显性”地对接学科核心素养。
同时,以“科学精神”核心素养为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思辨思维能力”。基于逆向思考,在议题式教学活动设计中也可以基于“价值取向”“道德定力”“思辨能力”展开,将相关社会案例转化为课堂内容。
例如,社会对“明星高收入”存有热议,一些人认为明星收入高是合法所得,不应该予以批评指责,一些人认为明星所从事的职业特殊,收入高是因为对公共资源占有较多,反应出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且个别明星存在“德不配位”现象,容易误导青少年的价值观。教师可以将这一社会热议话题转化为课堂“议题”,并与高中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随着王者荣耀游戏的火爆,有些学生将大把的钱投入游戏中,说明有些学生的消费理念与方式是不健康的。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以“中学生消费价值观”为主题的辩论,以帮助高中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如正方以“集体主义的节俭消费观”为切入点,列举一些消费实用性的案例以佐证观点,而反方则以“个体主义下的攀比、奢侈价值观”为切入点,列举一些消费享乐性的案例佐证观点。这样的辩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能发挥课堂作用,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三、丰富实践活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鉴于思想政治学科明显的社会人文科学特征,课程理论内容与课程实践活动是高度关联的,每一个核心素养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承载媒介。因此,议题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不能局限于课堂之内,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全面参与实践性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要充分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习惯,让其立足社会生活发现问题、借助思政理论知识分析问题、通过自身能力解决问题。
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第十二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例,该部分例举了“某县造纸厂污染”的事件。教师可先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解读“个人及局部利益与社会及大局利益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学生很容易得出“个人服从整体、局部顾全大局”的结论。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深刻认知“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我为我家立家训”的活动形式展开,让学生从“家庭”这样一个社会基本构成单位出发,选择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并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述出来。该教学设计可分三个环节展开:(1)广泛收集,科学借鉴。我国古代先贤非常注重“家训”,如《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等,以“家训”制约“家庭”(家族、宗族)小组织的行为规范,比较容易发现“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大局”之间的价值判断依据。(2)实证调查,收集意见。指导学生制订调查表或访谈提纲,在自己生活的区域内收集居民对“家训”的意见、观点,整理出曝光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如“勤俭持家”“与人为善”“家庭和睦”等,再结合自己家庭情况、社会环境特点等,为家训设计一个“价值选择”范围。(3)撰写家训,完善内涵。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是不同的,该活动议题为“自家的家训”,因此不需要做横向比较。例如,一些学生家庭中,父母、祖辈都是知识分子,可以将“为中华伟大复兴而读书”作为家训,进一步丰富“中华伟大复兴”的内涵,促使其具有实践价值。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下的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活动设计,整体上包括“活动内容课程化”和“课程内容活动化”两种形式,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性活动,拓宽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活动范围,这有助于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实践的统一。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议题式教学活动设计应注重“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以此保障“议题”在一定范围内展开探讨,避免偏离核心素养培养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晓平.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科学精神培养[J].名师在线,2020(5).
[2]洪少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教学设计策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0(3).
[3]曹中海.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
[4]唐良平.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议題式教学活动设计[J].中小学德育,2019(8).
[5]钟倩.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9.
[6]李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
[7]张奕富.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路径探寻[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5).
[8]张建庆.从议题式教学到学科核心素养:问题,思考和改进[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11).
[9]叶孟.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10]孙杰.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