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PBL教学法多元评价机制的研究

2020-12-14 04:01杨韵然刘维潘学谊蒋文功何兴祥
科教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多元评价

杨韵然 刘维 潘学谊 蒋文功 何兴祥

摘 要 目的:以学生为中心,构建PBL教学多元评价机制,为提高“内科学”课程PBL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建立PBL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将其应用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的内科学教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自身上课表现和教师带教效果满意,认为PBL教学能够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等。结论:PBL教学多元评价机制较为全面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推进PBL教学法的实践,也更贴合实际教学实际。

关键词 内科学 PBL 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7.061

Abstract Objective: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center, build a PBL teaching multivariate evaluation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internal medicine PBL teaching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Methods: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o establish multivariate evaluation system of PBL teaching, applied to our school of 100 students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in internal medicine teaching,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eachers' evaluation on students, among students' evaluation, and students' evaluation on teachers show that most stu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ir own performance in class and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 and believe that PBL teaching can cultivate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analysis and solution of clinical problems. Conclusion: The teaching multiple evaluation mechanism reflect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aching comprehensively, which is helpful for promoting the practice of PBL teaching and more conform to the actual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 internal medicine; PBL; multiple evaluation

內科学是临床医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有涉及学生范围广,实验课时数多的特点。PBL(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推广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已成为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形式之一。[1]本文旨在参考国内外文献,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建立内科学PBL教学法多元评价机制,有助于详细评价教学效果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建立完善的医学课程PBL教学评价体系奠定基础。[2]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3位老师,临床医学(实验班)16级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互联网+在线评价方法,在纵观国内外PBL教学评价相关文献,整理汇总后作为参考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内科学资深教授及PBL一线授课教师集体备课的方式,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PBL教学的实施现状,设置PBL教学评价内容。评价主要包括教师版和学生版两部分,教师版是小组导师对组内学生的评价,学生版是学生对小组导师,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问卷由教学秘书统一发放,学生和教师独立填写后收回,学生对小组导师、自评和互评均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并强调评价问卷的保密性,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1.3 课程安排

PBL课程安排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第3学年第2学期,每班学生分为2组,案例内容关于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于相关理论课学习之后进行。每一份案例均分为2次课完成,全部学生均接受6次共12学时的内科学PBL教学授课。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每一次课我们均请指导老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涉及学生讨论参与性、对案例及课堂的准备、交流能力、研讨精神和批判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每项总分10分,≥9分:优秀;≥7分且≤8分:较好;6分:一般;≥4分且≤5分:不满意;≥1分且≤3分:差。由表1可见,学生表现较好的参与性、课前准备、交流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但研讨精神和批判思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2 自评与互评

学生在PBL位于主体位置,PBL模式通常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评价内容主要关于组内成员之间学习态度、积极性、互动性以及自我评价。评价选项分为非常同意、同意、无意见、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同意及非常同意度最高的前5项如下:

由表2可见,学生对于本小组的讨论进行及流程掌握,讨论的系统性、组织性和充实性,小组的良好互动满意度较高。

2.3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PBL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但不意味着带教老師作用淡化了,相反对带教老师有着更高的要求。[3]在每个案例结束后,我们请每一位学生通过填写在线评价表,对教师上课情况实时反馈。评价内容主要关于导师对PBL流程的把握、对学生的引导等。评价选项分为非常同意、同意、无意见、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同意及非常同意度最高前5项如下:

由表3可见,学生普遍对导师在上课过程的热诚,适当提问和引导,及时的评估和反馈满意度较高。

3 讨论

PBL模式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归纳总结、口头表达、数据处理等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学习和和深度反思的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模式还能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的长期记忆效果。[4]大多数学生对自身上课表现和教师带教效果满意,认为PBL教学能够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等。本课题所建立的PBL教学多元评价机制较为全面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推进PBL教学法的实践,也更贴合实际教学实际。

参考文献

[1] 姜晓星,戴健敏,陈瑞明,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输血学PBL教学调查与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07):801-803.

[2] 韩吉,梁宇,徐亚杰,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用于临床药理学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的实践[J].中国药房,2015.26(18):2583-2585.

[3] 徐俊昌,吴桂华.情景体验式教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J].中国药房,2016.27(09):1288-1290.

[4] 苗慧,刘俊龙,张文保,等.基于PBL模式的化学实验设计与实施——以光催化降解染料脱色实验为例[J].化学教育,2015.36(24):35-38.

猜你喜欢
多元评价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基于电子学档的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探究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