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宏皎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要求,加强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力度,促进农村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现有人员的教育水平已不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9-0111-03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针对农村发展的伟大战略。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要把它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关注和大力发展农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利用人的潜力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能有效激发个人的体能,技能及智慧,推动劳动者有效参与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实践。然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尚不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总体要求。因此,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背景,以我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为研究切入点,总结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分析了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最后结合我国其他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
人才是生产发展的核心,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需要优先发展人才。农村人力资源的潜能巨大,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在兴农策略上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艰巨且急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建造,有助于农村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但是在现阶段,其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单一
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中,需要各种资源,其中农村人力资源作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能够激活其他资源活力的永恒资源。但是,我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是数量庞大、质量偏低、就业结构统一、流动盲目性高、剩余劳动力利用不足。相比之下,城市良好的基础条件、多维度的发展空间和优越的医疗教育环境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前往城市发展。并且,农业生产投入较大,容易受气候等外部因素影响,产量不稳定,收入风险很高;此次,农村其它就业机会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无法从事农忙地区之外工作,农村富余劳动力或闲散劳动力往往携全家进城,改变身份,愿意落户城市,农村老龄化、留守儿童、空心村等問题愈加严重,这给农村的生产带来了严重后果,也加快了农村经济衰退,使得农业的经济发展无法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即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顺利开展,但是面对一个村庄的老弱病残孕,开发措施即使再完善也无能为力。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不当
农村人力资源情况相对复杂多样,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缺乏明确认识,从而无法合理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不能着眼农村长远发展,并且工作方向、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管理措施不明确。同时,在农村劳动力发展过程中,没有着眼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和管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评估结果不准确。长期以来,在该省农村地区的发展中,虽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建设重视程度越来越大,但还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制度体系。当地政府没有发挥好职能作用,各级党政组织在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缺乏长期的规划,缺乏开发主动性,缺乏对资源合理的配置,缺乏系统性的培训等问题,不能形成良好的整体协助性,并且某些农村地区开发过程中没有结合当地人员特点及农村整体情况,盲目制定和实行开发策略,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低效。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保障机制不健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保障机制。目前部分农村地区实行人力资源开发,但其盲目、无序性非常明显。有限的农村人力资源无法实现有效的利用和整合,限制了就业信息的传递和人力资源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流动。同时,主管行政机构缺少对农村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组织体系的设计,使得政府主导的人力资源开发效果差强人意。在实践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保障机制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屏障。目前农村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普遍实行,但农村范围广,人口多,老龄化程度高等原因使我省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迟迟难以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同时,一些无知地方领导滥用手中的权利,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农民对领导干部的响应号召产生了抵抗心理,干群关系紧张,对农村的健康发展影响较大。另外,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长期的、非常重要的民生项目,需要大量的财政投资,虽然是政府的首要责任。但是,光靠这一点还不够,需要各方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中。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困境的原因
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诸多困境,受到开发主体的思想观念、人力资源配置以及政府对人力资源的投入等因素的影响。
(一)开发主体思想观念落后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落后,教学和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差,师资和医疗设备缺乏,这些落后的条件会影响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影响开发主体的全面发展。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15岁以上人口3.8亿人,文盲人口2000万人,文盲人口占比19%。虽然政府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体制,但效果并不显著。现有的观念使开发主体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并且大部分农村人民可能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农村里,接收的信息受限,对高科技的发展认识不足,加之受传统观念影响根本没有想走出农村。万事开头难,新事物如果没有经过实践,不会有太多的人去尝试,所以就会出现一种怪状: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中央提出的新战略,顶层设计科学合理,但是实行起来非常困难,收效甚微。如果培养一批懂管理、善管理、勇于创业的全面复合型人才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表率,那样就会有更多人的观念受到影响,新生事物在农村的发展指日可待。
(二)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农村人力资源在整个人力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分配农村人力资源可以有效地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潜力,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充分利用。然而,目前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仍然存在问题:因为农村教育水平的落后,人们的整体素质和受教育的水平低,使得人们没有新的观念去接受新的知识技术,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愈加明显。不少地区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出现了许多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现象,这种不平等协议,给农民工造成了思想不稳定,流动频繁,它限制了农民生产和工作的积极性。迫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他们不得不进入收入低、环境差、福利少的劳动力市场。在农村教育落后、农村人口综合素质低的情况下,大多数农村人口以体力劳动为主,乡村第一产业人口比较多,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很小。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优秀人才比重严重失衡,产业布局也相对不平衡。加上本身从事农业的技术人员比从事其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少得多,导致农村的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的现状。
(三)地方政府重视程度较低
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项目中,地方政府并没有将人力资源开发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他们往往强调资金短缺、时机不成熟等外在原因,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地方政府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责任主体,并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仅仅停留在勉强维持项目运行的表面工作上,没有真正花费人力物力去落实相关政策,对资金投入缺乏合理的预算和引导,并且没有运用好市场的调控作用,形式主义明显。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切实解决好农民的生计问题,还影响了国家推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效果。相对于信任并且时刻关注按照政府方针政策的农民来说,如果地方政府忽视这项工作,那农村人民对新政策发展的失望感会越来越大,最后也只能安于现状,不去追求自我改变和发展,失去对未来美好富裕生活的向往,也使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氛围不够。
三、鄉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一)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建设
在加强农村生活技能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方面,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这将为农村地区实用人才技能发展指明方向。实施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农村市场的关键作用,充分利用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劳动、科学、专业和管理能力建设方面的领导作用,提高科技能力,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培养足够数量的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实用技能人才,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技能安全和知识支持。
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目标和任务需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要求,促进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增加生产总体产量,加速提高质量,优化人才技能结构,大幅度增加农村地区实用人员的总数,进一步发展培训、服务、评估和激励农村生活技能的机制,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环境功能进行不断的优化,利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知识,显著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引导能力,扩大对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扩充教育的渠道,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确保农村人才结构随着完善从而成为整个农村的发展力量,使得实用型人才越来越多,并且积极地投入和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
(二)选择恰当的教育培训方式方法
为了大力促进农村生活技能的发展,根据我省农村地区的实际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实施新的人才发展、结构改善和能力建设项目,并培训大量的乡村教师,卫生医疗及科技人员,以保障满足农村社会主义地区发展需要。继续深入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创业者和企业家培训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项目,保证各类培训项目的有效开展,做到统筹规划。通过在农村地区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训网络,促进农村地区各类教育的融合与协调,并鼓励农民加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职业技术学校、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等,从而全面普及农村教育中不同层次农民的需要。通过在农村地区建立强有力的农村教育和培训网络,促进农村地区各类教育的融合与协调,鼓励农民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职业技校、成人高等学校等教育培训,发挥其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的重要作用,组织为农民举办夜间课程来提高培训效率、结合省内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增加实用农业技术讲座和文化培训。作为新农村地区建设和人才振兴发展的一部分,必须在地方组织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培训方案,来保证农村地区实用人员的培养。
(三)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机制建设
当地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可以通过金融政策对“三农”进行扶持,例如提供小额信贷,使企业能够在农村地区发展,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考虑到在当前农村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剩余人口主要是妇女和老年人,通过采取积极措施,鼓励返乡工人从事创业活动,吸引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并向回流的农产工业企业提供技术和人员支持。同时,鼓励引进国外人才和城市人才开发本地专有特色产品,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另外,农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应完善土地执法管理体制,严格控制土地违法行为,利用粮食商品的基本竞争力,对农产品生产链进行改善,严格控制对人民粮食安全和安全农产品消费产生威胁的违法行为。要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保护等方面综合考虑,改进农村党组织的涣散作风,同时让乡村和城镇一样享受社会基本保障福利制度,对农村养老、医疗及其他基本保险制度进行改善并落实,完善对特殊人群的关怀和服务政策。促进农村习俗和风气的改变,培养文明的农村文化,完善家庭矛盾纠纷调解的机制,开展密集的反黑恶行动,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重点发展家庭产业和农民合作社。只有这些保障机制健全了,农村经济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四)吸引人才回流反哺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结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加在金融、税收、商业环境等领域的开发项目,鼓励和引导人才聚集。例如通过行业领导或技术人员,创新产业发展方式,突出农村人才的重要价值,通过吸引投资、及时招聘人才,制定灵活的优惠政策,实施农村特色产业和人才回流优惠政策,对有创业头脑的返乡农民工,帮助他们分析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建立定期监督和评估机制。考虑到对当地市场需求的了解较少,技能水平低限制了大多数回返者群体的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所需的管理职能不足,政府需要加强对创业企业家的目的性培训,以改善对回返者的培训,并促进终身教育系统的发展。同时,应加速建立新的农村科技合作社,并努力确保每一个合作社都有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每个农村部门的特点,配备对口的技术人员。然后深入农村,针对返乡农民工的特点,开展知识转移和技能培训,培育一大批满足乡村建设工作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这种劳动力连带,越来越多的回流工人可以加入返乡队伍,从而推动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四、结语
人力资源开发要能够为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和特殊技能培训,同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农村的特点,融合农村本土优秀的特色,才能达到人力资源开发效果的最大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总体来说,要全面解放思想,政府增加对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加强保障机制建设,创造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条件,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包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化,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新要求[J].实践,2018(1).
[2]张曼丽.试论农村人力资源及其开发问题[J].湖北农机化,2011(4).
[3]李雯政.甘肃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
[4]李建萍.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析[J].河南省教育出版社,2014(5).
[责任编辑: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