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摘 要:家风是家庭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随着自媒体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接受、掌握和运用,自媒体交流逐渐成为家庭成员的重要生活方式,并推动着家风建设方式创新。自媒体在提升家风传播的速度和质量、创新家风传承的载体形式、增进对良好家风的认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作用。应运用自媒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家风建设的引导力,增强家风传播的吸引力和认同力,进一步增强家风建设实效。
关键词:自媒体;家风;家风建设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0.03.01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0)03-0097-04
任何时代和社会都存在家风建设的问题。家风是家庭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家风建设就是要实现在具体社会环境中培育、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黨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家风建设。2013年习近平在与新一届全国妇联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明确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1]。他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要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2]。这既充分说明了家风建设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家风建设对于改善民风、社风、党风和政风有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家风的应然状态、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展开讨论,进一步厘清了家风的内涵,并取得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家风建设的共识。但是,诸多研究成果也指出了“家风受到世风冲击,优良家风亟待培育和弘扬”的问题[3]。破除此问题不应仅囿于对价值观念层面的重构,还应注重根据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对家风建设实现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当前自媒体已经成为人们使用频率较高、使用时间较长、影响较为广泛的传播媒介,注重运用自媒体加强家风建设,进一步发挥自媒体传播在家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对家风传播的驾驭能力,成为助推家风建设创新不可忽视的内容。
一、自媒体改变着家风建设的方式和手段
自媒体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4]。一般来说,自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多元和去中心化、传播方式互动化和碎片化、传播内容草根化、传播能量呈网状裂变等特点。家风建设具有传承性和时代性,随着自媒体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接受、掌握和运用,自媒体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家风建设的方式和手段。
(一)自媒体交流逐渐成为家庭成员的重要生活方式
近年来,自媒体用户规模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而迅速增加。据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30.8个小时,较2018年底增加3.2个小时。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民上网时长有明显增长 [5]。移动网络发展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分享信息的欲望,自媒体应运而生并为广大网民接受。在我国,自媒体发端于2005年博客的兴起,2010 年微博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自媒体发展。以微博为例,截至2019年3月底,微博月活跃用户达4.65亿,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净增长约5 400万,日活跃用户同步增至2.03亿 [6]。自媒体具有的主体自主性、参与性和信息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为陌生人社会中的交流减少了不确定性,在自媒体交流中形成了“陌生人社会的熟人社交”形式。这种形式以微信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当前,不论是在我国城市里还是在乡村生活的人们,都越来越习惯于通过自媒体获取和交流信息。据统计,网民平均花费在社交媒体平台时间为1小时43分钟,几乎占上网时间的一半[7]。人们通过移动终端,就能广泛接收到来自全世界各个方面的信息,并有针对地选择自身感兴趣的话题,在家庭内部或者在自己现实或者虚拟的朋友圈中开展经常性的讨论。这些讨论一般包涵了家庭成员或者朋友圈组成成员的政治倾向、审美观念、婚姻观念、消费观念、家庭伦理等,而这些恰恰是形塑家风的主要依托和基础。此外,移动支付与自媒体的高度融合,更加方便家庭成员和朋友之间交流交往。例如微信红包目前已成为家庭成员交流的一款应用,据统计,2015年七夕全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4.27亿次,突破了2015年除夕10亿次的峰值[8]。这说明微信红包成功地将中国传统过年过节发红包的习俗与自媒体融合,得到了家庭成员的认同和接受。自媒体的广泛普及和极高的使用率,已经成为家庭成员之间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情感载体,深刻广泛地影响甚至改变着家庭成员的情感建构模式。
(二)自媒体推动着家风建设方式创新
自媒体传播更深层次还属于一种文化传播,应更加注重自媒体传播的社会能量。自媒体带来的思维变革也革新着家风建设的方式和方法。目前,在家风建设实践中,自媒体已经自觉地运用到了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当中,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平台创新。自媒体平台的高交互性和高参与性,能够超越传统家庭社交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参与家风讨论的热情。如运用互联网社区开设贴吧、在微信上设立专门的家风建设公众号,引导激励人们对家风进行讨论和分享,就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二是表达形式创新。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直观地传播家庭成员的生活状态。三是话语语境创新。自媒体可以自由表达个人意见,文体不限,话语鲜活生动,相对于传统宣传方式可以说是话语的“狂欢”。这里的话语可以是有声的、无声的,可以是图片加文字,也可以是一段视频,甚至还可以是现场直播。因此,充分发挥自媒体的高交互性和高参与性,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泛调动人们参与家风讨论的热情。
二、自媒体在助推家风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自媒体以自身个性化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以往家庭和朋友交流的相对简单的互动模式,开启了家风传播的网络形态。这种传播虽然会面临大信息量获取过程中信息选择的困境,甚至在信息分享中有一些缺乏事实依据的论辩会消耗家庭参与主体的注意力,但是总体来说,自媒体在家风建设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提升家风传播的速度和质量
自媒体传播的即时性让提升良好家风传播速度成为可能,自媒体传播的互动性使得家风交流的信息更加对称,更能激发家庭成员和朋友参与交流的欲望,使得在自媒体上保持家风交流的直接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成为可能。在自媒体环境下,家风建设相关讨论的信息在多节点多链关系中传播,并且在人际传播双向反馈、双向影响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即时分享信息,理解他人[9]。当前几乎每一个拥有智能手机的人都装有微博、微信,登陆微博、微信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将家风活动和相关话题通过微博、微信进行传播,也就是说,人们只需要一两分钟,就可以把家风活动传播出去,这是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家风活动一旦在自媒体上发布,往往会被网民转发传播,甚至会吸引很多知名账号加入。如果家风活动形成热点,各大媒体也会纷纷加入,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形成互动,一时间家风活动就会成为新闻热点。当家风活动成为热点时,就会在人们的微博、微信中形成话题,人们除了在网络中参与讨论,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和身边的朋友和亲人讨论相关话题。
(二)创新家风传承的载体形式
好家风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其传承的载体形式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家庭中长辈的言传身教,二是通过家训、家规、家书等形式传承。然而以上两种载体形式在自媒体环境下有被淡化的趋势[10]。很大一部分家庭已经淡化了家庭中长辈言传身教对子女的示范作用,还很大一部分由于工作需要与子女长时间分开居住,虽然意识到言传身教对家风的作用,但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而难以实施。当前,家训、家规、家书的创作数量有下降趋势,而且保存和继承状况也不太好。自媒体恰好弥补了以上两种形式的不足。自媒体可以随时随地与家人沟通信息和情感,还可以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進行。家训、家规、家书可通过电子化的方式,供家庭成员随时阅读分享,还可以方便在亲戚朋友圈里面进行传播扩散,扩大家风的影响力。
(三)增进对良好家风的认同
家风建设过程是家庭成员对好家风的自然和自觉过程,属于人的思想意识建设范畴。家风建设是自然的过程,就在于家风建设应遵循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规律,是一个扬弃与认同的过程。家风建设同时又是一个自觉的过程,是因为家风建设在实践中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核心价值的引领。因此,家风建设需要社会舆论的宣传和主流意识的正确引导。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家风也受到世风的冲击,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变革都会影响家风,社会道德风气不良也严重影响好家风的培育[3]。自媒体为公众提供了更便捷、更自由、更平等的多样化话语输出渠道,公众诉求得以彰显和传递[11]。在自媒体环境下,人们处于各种社会关系网中,如同事关系、组织成员关系、血缘关系和朋友关系等,家庭成员或者朋友通过自媒体展示自身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态度情感及表达方式,即时互动、层层扩散,进而对好家风产生无限的认同的力量。
三、运用自媒体增强家风建设实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家风建设须与时俱进。传承好家风既然是营造和优化世风民风政风的基础,就应进一步发挥自媒体在家风建设中的作用,优化社会、家庭交流交往方式,不断增强家风建设实际效果。
(一)注重运用自媒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家风建设的引导力
注重运用自媒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家风建设的引导力,关键就是要让自媒体加强与传统主流媒体在家风建设宣传中形成同频共振效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符合家风建设基本规律,自媒体传播应始终坚持。自媒体在强调个性意见发表的同时,也应符合传统媒体舆论宣传基本要求,即要符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并在一些热点问题的宣传上与传统主流媒体保持一致,同频共振,形成工作合力。例如2018年2月23日央视微视频《家风传承》就是注重整合传统媒体和自媒体进行家风建设宣传的成功案例,节目播出后引发了全民关于家风的大讨论。与此同时,“央视新闻”微博、微信、客户端及时开设了关于家风的相关内容,与网民展开互动,形成了强大的报道声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纷纷刊发大量评论文章跟进报道,新浪、搜狐、腾讯等众多门户网站则在首页和醒目位置上转载和链接央视相关节目视频,网民点击和转发量数以亿计[12]。
(二)整合自媒体优势作用,增强家风传播的吸引力
要充分整合自媒体在提升家风传播的速度和质量、创新家风传承的载体形式、增进对良好家风的认同的优势作用,不断传播优良家风。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家风家训相关研究工作,深化家风建设理论研究;通过自媒体开展“家风”征集活动,营造良好家风氛围;运用自媒体对家庭道德失范的行为进行监督;开通家风建设微信公众号等,将家风建设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吸引大家广泛参与。2015年广西开展的“我爱我家”家庭情景剧展示活动,就是整合自媒体优势作用开展家风传播的有益尝试。广西新闻网、广西妇女网以及各市妇联影响力大的微信公众号广泛传播,在专题网页上设立了“我爱我家”推荐区、网友讨论区和投票区,吸引了一大批家庭积极参与,网民留言、互动人数达到2万人次,社会效果显著[13]。
(三)运用自媒体开展家风教育,增强家风建设认同力
社会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既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又通过家风传承发挥着教化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3]。可以将好家风相关的故事、案例巧妙地融入到微博、微信、论坛等自媒体网络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家风的隐性教育。例如防城港市妇联在2015年广西全区开展的“我爱我家”家庭情景剧展示活动中,组织拍摄家风微电影,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家庭教育微信课堂上逐个展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3]。探索建立家风云课堂,将好家风视频放在云端,随时随地供人们下载,开展家风自我教育。此外,还可以根据一些特别的节日和活动主动通过自媒体设置相关话题开展教育活动,比如清明节祭祀就是家风教育的好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