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月 何悦
摘 要: 《白夜行》在东野圭吾书迷心中地位颇高,出版后多次获奖。作品以雪穗和亮司的畸形之恋折射社会现实问题,反映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本文分析影响家庭教育的三个主要因素: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社会关系,论述《白夜行》带给现实社会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启示,为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白夜行 家庭教育 启示
家庭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家长对晚辈有意识地实施影响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变得越发复杂。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教育和受教育的人,既是孩子又是家长。家长有时有必要向孩子学习。受教育的场所是家庭环境,不仅指物质条件还包含家庭氛围等要素。从时间跨度来说,家庭教育的影响是终身的。总之,优良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一生都在回味甘甜,不良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一生都在治愈伤痛。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每个人在各自的家庭成长,继而通过个人的行为与活动影响社会。家庭教育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为了个人幸福、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作为家庭教育的一分子应当对自己实施的家庭教育做理性的反思。
一、在亲子关系方面尽心尽责
(一)父母要和孩子共同学习进步。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具有先导和基础作用”[1]。这种影响体现在家庭教育中。然而家庭教育是复杂的,并非简单地指父母对孩子的耳提面命,包含关于家庭环境、父母、孩子等相关的隐性的无意识的因素和显性的有意识的因素。家长应当始终遵循以下原则:平等、统一、感情交流、宽容、尊重、榜样、信任、自由、鼓励、方法转变。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并且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从而共同进步。然而在亮司的家中,父亲和母亲是家庭教育路上的幼儿,他们几乎对亮司放任不管,更谈不上教养亮司,教给亮司为人处世的道理。雪穗的妈妈西本文代亦是如此,她对雪穗残暴专制,丝毫没有尊重雪穗的意愿就将无力反抗的她推向火坑。这些父母显然不是天生就要祸害孩子,他们的悲剧在于不会教育孩子,也没有学习如何教养孩子,更没有放下姿态和孩子平等对话。父母们要谨记,养育孩子需要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二)父母要同时注重对孩子的养和育。智慧的父母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白夜行》中亮司的父亲知道他喜欢剪纸,于是给他买了精致的剪刀,这是爱孩子的表现。雪穗的母亲在丈夫早逝家庭贫困的时候依然独自抚养着雪穗,或许是爱孩子的一面。但是这些父母都将养育孩子的意识概念停留在“养”上而忽视“育”。“育”不仅指口头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对孩子的身心产生影响,倘若想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父母就要和孩子共同学习。可是有些父母就像雪穗和亮司的父母一样,给予了孩子物质条件却很少过问孩子的情感需求,以至于让他们在是非观念还不成熟时误入歧途。所以,满足孩子物质享用的同时,适时传授“寒士家风”的教育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品质,将更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因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切不可养、育失衡,更不可不作为,任由孩子野生野长。
(三)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孩子榜样。美国总统里根曾说:建立生活的是非观念最好的办法,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以身作则。毕竟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首任教师和品德塑造的引路人。因此,父母必须小心检视自己的行为[2]。他们作为孩子树立是非观念的基础时期最常见的人,大部分生活作风将被孩子模仿。正如雪穗,她在日常观察母亲的所作所为中学会利用男人牟取利益,即使出卖亲人朋友也在所不惜。亮司也是不幸的,他从小便见惯了父母的出轨生活,早已将爱情看淡。虽然幼年时期的他非常厌恶父母的放纵行为,但是长大后又不知不觉中成了同类人,他甚至可以为了获取杀人的药品诱骗典子的感情,仿佛他的灵魂和身体已然没有生命,只是为了交换所需的躯壳。由此可见,作为孩子心中的第一个偶像,父母日常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皆为孩子所吸收。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二、在夫妻关系方面和谐一致
(一)夫妻关系应保持和睦。著名教育家卢梭指出:幸福家庭是培育孩子成人的温床,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家庭幸福的前提是夫妻感情和睦。教育名人赵秀朵认为,如果夫妻教育观点不一,就会让孩子分不清正误,不利于美好品德的培养。可见夫妻关系的和睦与否对家庭教育效果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生长在爱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强调:抚育作用不能由一女或一男单独负担,既要有母亲又要有父亲。因为夫妻间对孩子的教育如果没有达成共识或缺失任何一方就可能给孩子留下潜在危机。反观雪穗和亮司,在他们的人格还未发育完善,辨别能力不强的时候遭遇了不和谐的家庭教育。其中雪穗从小丧父,在家庭教育中缺失了父爱的养分,这本就是先天的心灵创伤,然而雪穗的母亲不仅没有察觉和顾及孩子的情感缺陷,反而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出卖女儿,无疑加深了对孩子的伤害。一个弱小无助的孩子,正是需要双亲关爱的时候,却在失去父爱后又被亲生母亲出卖,雪穗当时应当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这就为她后来以不断掠夺的方式满足自己埋下了种子,也是她不幸人生的开端。同样如亮司,本应和谐温馨的家因为父母的出轨而破裂。虽然亮司的父母爱他,但这种笼罩在整个家庭里的压抑气氛始终挥之不去,对孩子早期人性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以至于成年以后的亮司寻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綜上所述,夫妻关系和睦对孩子良好人性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二)夫妻双方对孩子的爱应保持完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告诉我们: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使不夭折,也难成材。雪穗恰是众多不幸孩子中的一个。自小父亲去世,失去父爱。雪穗心中就缺失了父亲的伟岸形象,难以找到安全感,对父母之间如何相处更是无从知晓,唯一相处的成年异性却是个恶魔,所以雪穗长大以后很难真正与异性相处得当。在她的认知里只有母亲熏染她的那种方式,利用男人牟取利益。虽然亮司幼时有一个结构上完整的家,但他的父母并没有发挥太多的积极作用,反而让亮司很痛苦。母亲常年出轨,无暇关爱亮司。父亲猥亵儿童,很少给予亮司真正的关怀。失去父母同心协力抚育的亮司变得安静内敛,因为他失去了自信开朗的源泉。正如季彩君所说:“当父亲或母亲缺位后,儿童在学业、情感、心理、性格、行为等诸多方面,必然出现严重的偏差。”[1]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夫妻双方应尽可能给予孩子完整的爱。
(三)夫妻应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著名作家辛唐米娜提出:凡事都有游戏规则,国家依靠法律来治国安邦,家庭依靠责任来维持安康。家庭的良好秩序是离不开夫妻双方的责任感的。倘若有任何一方失去了对家庭的责任感,那么家庭教育便无从谈起。亮司的母亲便是极不负责任的,首先是对丈夫不负责,公然出轨,进而对孩子不负责,没有给亮司一个母亲应该给予的关爱和教导。对于亮司来说,不幸不仅来自于母亲,还来自于父亲。父亲在与母亲关系不和时,没有将父爱倾注于他,而是放纵自己的欲望,逃避对家庭、对亮司的责任。雪穗的母亲亦是如此,一心专注于如何维持生计,完全忽视自己还有教养好女儿的责任。最终两个纯洁如白纸的童心就这样被随意污染,往后余生只能背负童年的不堪,既没有光,又没有幸福。夫妻之间随着爱情激情的消退应该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以便给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在社会关系方面进行帮扶约束
(一)社会风气要对家庭教育成员进行道德引导。二战时一位校长曾写道:读、写、算只有在使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这就告诉我们社会需要人才却不需要心术不正的人才。虽然雪穗和亮司是聪明伶俐又才华横溢的,但他们并没有将自己的才华用于正途。雪穗从小就各科成绩优秀,跟着姑妈后又精通茶艺和插花,刚踏上社会就在事业上成绩斐然。亮司的能力更是卓绝,高中肄业的他却对计算机十分精通[3]。他们用肮脏的手段牟取不义之财,钻法律漏洞,滥杀无辜。倘若他们的父母在当时受到正能量的社会风气引导,雪穗和亮司的人生将会明亮一些。适当发挥社会风气对家风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树立了良好家风,然后内化为每个家庭成员的品行与气质,沉淀为代代流传的文化基因,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进步、民族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支点,让家庭教育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可见良好社会风气对家风的影响将会带给孩子更美好的人生体验。
(二)社会专业人士要对家庭教育成员传授正确的方法。著名诗人罗夫·瓦尔多·爱默森说:帮助他人的同时帮助了自己。正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样,使人受益。传授家庭教育方法给大众就是赠人玫瑰之举。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大體相似。把幸福的秘诀普及给大众就很有必要了。给那些尚不知道如何实施家庭教育的父母,抑或是还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夫妻一些适当的建议。如此不仅让父母学会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健康家教下长大的孩子将会给社会大众带来舒适感。然而雪穗和亮司幼时生活的社会是冷漠的,没有人会关注一个家庭是否和谐,孩子是否被虐待或放任不管,使他们在三观扭曲、憎恶世界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以至于愈演愈烈、贻害四方。其实,许多父母不是不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是苦于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倘若在家庭教育方面颇有研究的专业人士能够给普通大众普及一些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那么孩子们的悲剧将会减少许多。
(三)社会法律要对家庭教育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约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幼年的亮司与雪穗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缺乏正义和幸福的社会。在亮司的家中,母亲和店员通奸,父亲因恋童癖强奸雪穗。雪穗的母亲却是这龌龊交易的促成者。“基本的家庭人伦在主人公的世界里是缺乏约束效力的,国家法律对这一行为明显具有惩罚的滞后性”。尤其是日本的“《少年法》给加害者以庇护犯罪的误解,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深深的伤害,这一点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发人深省”。应当完善对家庭教育成员的法律约束,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是每个人的灵魂所系、血脉所在、精神所依,是连接个人和社会的重要纽带。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谐的家庭关系,不仅是塑造一个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对于社会稳定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法律应当加强对家庭成员不当行为的约束,守护家庭和睦亦保障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刘乾跃.家庭教育启示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2]翟博.家庭建设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J].儿童大世界,2017(1).
[3]杜丽丽.《白夜行》人物形象创作的表现特色[J].语文建设,2016(29).
基金项目:本文系攀枝花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项目编号:JP130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攀枝花学院2017年首批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项目编号:HJK177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