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思政育人”方法探索

2020-12-14 04:01王铁成屈广周强虹梁东丽
科教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本科教学环境监测课程思政

王铁成 屈广 周强虹 梁东丽

摘 要 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包括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思想保障。“环境监测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在培养环境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剖析“环境监测实验”本科教学过程中“思政育人”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环境监测实验”教学过程中“思政育人”的策略,以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环境专业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环境监测 本科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7.020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e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vides ideologica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xperiment is a practical course, which focuses on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importance and shortcoming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xperi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xperiment",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0 前言

同時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要求。环境工程本科教育旨在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从事环境污染防治、环境规划、环境设计、工程施工、环保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探索环境工程专业“思政育人”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以水体、大气、固体废弃物、土壤、生物体等五方面的分析测试方法为核心内容,通过室内实验,培养学生熟练的分析测试技能,牢固掌握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土壤和生物体等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监测技术。因此,将“思政育人”贯穿“环境监测实验”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地树立环保人才对环保事业的责任感、生态文明观、政治观和奉献精神,更好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1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与“思政育人”结合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立德树人是高等院校育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应该将这一任务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从而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主要时期。因此,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将思政育人的思想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专业教育中加强“思政育人”,更利于让学生们坚定信念,心向国家,踏入社会后在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2)环保事业健康发展是“绿水青山”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保障。清洁无污染的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当前全国范围内水体、土壤、大气环境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攻克这一矛盾,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肩负环境保护的重担,是“绿水青山”和“美丽中国”的践行者,毕业后将奋斗在国家环保事业的第一线。环境保护工作是非常艰巨而漫长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需要频繁与污染的环境接触。环保工作往往被企业忽视,环保行业也很难得到公众的青睐。因此,在环境专业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保责任感、生态文明观,使他们乐于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爱岗敬业。

(3)加强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实验”思政育人的重要性。“环境监测”是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涉及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等项目监测方案的制订、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样品的测定方法及方法的选择、结果分析等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基础,为环境污染防治、规划与管理提供最基础的手段和技术。“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监测”理论课程的实践拓展,通过具体的监测方案的制订、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样品的测定方法及方法的选择、结果分析等全方面操作学习,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好的服务于环保事业。在该类课程学习过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凝练思政育人主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方面提高学生的质量,更有利于培养思想进步、环保技能扎实的高素质环保人才,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

(4)“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在思政育人方面的不足。目前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课程思政元素非常缺乏。主要表现如下:①教材中缺乏思政元素。现有的实验教材一般以环境监测介质对象分类为主线,主要介绍测定各种环境监测介质主要污染物的采样、保存、样品处理、检测和数据处理的实验方法,缺乏数据有效处理、分析结果评价方法等的归纳总结,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也没有阐述。②教学设计及过程缺乏思政元素的引导。目前的教学主要侧重培养学生布点、采样、监测等方法的掌握。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挖掘课程与“绿水青山”“生态文明观”“环保责任感”“奉献精神”“实验危险防控能力”“工匠精神”“求真务实”等思想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上,缺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环保事业责任感、生态文明观、奉献精神,提高危险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严谨的工作学习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③师生互动机制缺乏。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实验原理方法—学生操作—提交实验报告”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成绩主要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来体现。学生对每次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会有效地总结并反馈给老师,老师也往往忽视总结并解惑每次实验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比如:实验结果反映的环境问题?数据处理方法?多次重复实验?数据造假问题?实验安全教育问题等)。师生互动机制的缺乏使得学生不能塑造对环保事业的责任感、生态文明观、奉献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

2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与“思政育人”结合的策略

2.1 教材中融入思政元素

积极挖掘“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整理有关监测数据有效处理、分析结果评价方法、实验安全隐患与应急处理等材料,将这些信息融入到实验教材中。

2.2 在课程内容设计与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

在教学内容上,充分挖掘该课程与“绿水青山”“生态文明观”“环保责任感”“奉献精神”“实验危险防控能力”“工匠精神”“求真务实”等思想相契合的素材,融入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通过不同实验中涉及的思政元素的引入,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例如,通过水质指标(色度、浊度、酸碱度、硬度、重金属、有机物等)、空气污染指标(NOx、PM2.5)、固體废物浸出毒性、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监测,培养学生树立“绿水青山”“生态文明观”等信念。在监测实验中,会涉及滴定操作、比色操作、消解、浸提等系列实验操作过程,每个细微的环节都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精密性等。因此,通过这些细微实验操作,培养学生明白有效监测数据来之不易,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部分实验过程会用到剧毒的化学试剂、强酸强碱试剂、挥发性有害气体、用电安全等(废水色度浊度测定涉及有毒害的重铬酸钾、硫酸肼等化学试剂;六价铬测定后剧毒重金属铬的回收问题;污水化学需氧量测定用到浓硫酸、剧毒氯化汞、电炉加热冷凝回流、冷凝管安全组装、电路短路;土壤重金属Cd消解过程用到浓盐酸、浓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等危险腐蚀性酸;头发中Hg测定过程中挥发性Hg控制等)。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教育,提高危险防控能力。

此外,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实验操作问题和数据处理问题,通过“监测数据造假”案例,强化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处理实验数据的意义,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作风。

2.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思政教学

建立微信公众号。实验结束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些近年来我国新修订的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等,并及时给学生解惑,让学生更深刻的领悟自己将来从事工作的意义,毕业后更快的融入环保工作。通过这些新政策的宣传,及时向学生宣传我国近年来在环保事业中取得的新成果,也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国家对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环保荣誉感、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和“环保责任感”。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宣传,如制作环保宣传视频,亲身感受环境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2.4 鼓励学生参与思政元素的挖掘

设置问卷调查和访谈,让学生参与思政元素的挖掘,加深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从而更好的树立“生态文明观”和“环保责任感”。[3]

3 总结

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投身 “中国梦”的实践中。[4]在环境专业的实验课程中,挖掘思政育人的思想、凝练思政育人主题,形成专业育人过程中思政育人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生态文明观、奉献精神、严谨的工作学习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才能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环保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洁,毕军,张海燕,李凤英,周鲸波,刘蓓蓓.中国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10.30(04):571-576.

[2] 冯丽.大学思政教育中环保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入与创新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05):137-140.

[3] 李赟.环保观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与结合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01):23-27.

[4] 李爽,唐雁.“中国梦”融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5):554-556.

猜你喜欢
本科教学环境监测课程思政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完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