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网络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12-14 04:01彭乐乐郑树彬钟倩文孙佳慧
科教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与实践人才培养

彭乐乐 郑树彬 钟倩文 孙佳慧

摘 要 为了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精神,充分利用超星泛雅、学习通APP和腾讯课堂网络平台,从网络教学方法、资源、组织和教学评价方法上进行网络化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师生交流及督导反馈,该种网络教学获得了学生们的喜爱,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工程意识,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 网络化教学 教学改革与实践 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7.019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no stop teaching and no stop learning",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super star Fanya, learning app and Tencent classroom network platform, and carry out network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from the aspects of network teaching methods, resources,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upervision feedback, this kind of network teaching has won the students' lov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d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rained the students'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Keywords network teaching; t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train network control technology; talent training

0 引言

在當前特殊背景下,为了认真落实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的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迫切需要高校利用好线上教育平台和网络资源,进一步做好网络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列车的设备的实时信息交换、设备控制、管理各方面,[2]是车辆工程专业特色课程。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技术课程网络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分为六个方面:(1)构建“三段式的网络教学法”;(2)分工协作,有序建设课程资源;(3)制作教学视频,精益求精;(4)提前组织,课堂游刃有余;(5)双平台运行,教学不掉线;(6)构建多元化考核机制。本文在网络化的需求背景下进行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结果取得了与传统课程教学相比更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1 网络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技术”是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开设的特色必修课,也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定位是培养学生对车辆工程列车网络控制技术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理论丰富度和实践教学难度都相对较大。针对课程培养要求,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特点和实际网络教学条件,从网络教学方法、网络资源构建、视频制作、课堂组织及教学评价方法上进行网络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1.1 构建“三段式的网络教学法”

以“翻转课堂”为范式,[3,4]构建好网络平台资源,运用“三段式的网络教学法”。三段式网络教学法即运用“超星泛雅+学习通APP平台”[5]和QQ网络通信平台,将课程90分钟时间分成三段,每段约30分钟,由10分钟师生互动(由QQ网络平台完成)和20分钟网络教学视频(由超星平台完成)构成。同时每个网络教学视频配备了相应的测试题目,这些题目一方面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环节提供了数据支撑。

1.2 分工协作,有序建设课程资源

与以往的传统教室上课模式相比,[6]网络课堂面临较大的挑战是学生学习精力集中化和教学资源精细化。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学生及构建好网络课堂资源是上好课程的基础。针对学生管理方面,课程组采用同一课程资源下的分班化管理模式,课程组老师具有相同的管理权限,可以查看及对比教学“活动”及“统计”结果,有效保障了教学的一致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及质量。

针对教学网络资源构建方面,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将录制网络教学视频、资料整理和课堂网络建设,以及配套教学视频的练习题库三项中心工作分别交给课程组不同的教师负责完成。每个人专注完成分工部分任务,同时又互相交换、审核工作成果,共同讨论和修订网络教学资源中匹配度不足的部分,确保网络教学资源与教学组织方法相适应,有效保障了网络教学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1.3 制作教学视频,精益求精

教学视频的质量是网络课程授课效果的根本,因此教师在充分熟悉教学内容的同时,如何根据网络教学课堂的特点,组织好课程知识点并且能在教学视频里面充分的表现出来,让学生能接受是非常大的挑战。根据授课知识点简化课件突出重点,做到形式上更简单清晰更好匹配录制课程的要求。运用了iPad平板电脑的录屏功能和Powerpoint全屏播放课件,并结合平板手写笔,配合麦克风语音讲解输入制作成前期视频,然后采用视频编辑软件iMovie进行后期的剪辑。经过初步制作之后,课程组老师在认真审核,对不满意的片段或者忽略的知识点再重新录制,最后进行视频压缩转码上传到超星平台上。

1.4 提前组织,课堂游刃有余

通过学习和摸索“超星泛雅+学习通APP平台”的操作流程和各种功能,并开展了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在开课之前,通过上该平台生成课程码,同时创建了QQ课程群组织学生进入两个平台,形成“翻转课堂”与“即时教学”[7]并行互补的课程教学模式。一堂好的网络教学课堂需要师生互动和学生学习环节的连贯一致,[8]每一堂课,提前5-10分钟运用超星平台和QQ平台做好课前网络调试及上课提醒准备。运用了QQ群的屏幕分享功能,将课堂同步内容投射到屏幕上,以便于进行讨论与讲解。在讨论和讲解阶段,还配备的手写板实现“黑板”功能。

1.5 双平台运行,教学不掉线

在充分考虑了教师端和学生端的网络可能出现链接故障的情况下,将“超星泛雅+学习通APP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完全开放给学生,一方面是便于课堂在线学习,一方面是便于学生在线,万一教学网络出故障时可自由安排时间补习或者复习。同时,开通QQ群的即时通信功能,即使网络链接状态不佳的情况下,仍可以切换到4G网络实现课堂组织。同时利用超星平台上留言讨论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疑问可与教师随时留言和讨论。

1.6 构建多元化考核机制

構建多元化考核机制,将学生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9,10]尽可能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水平。首先,授课教师在每次上课前提前发布签到,对学生的出勤率和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占总评成绩的5%。根据“三段式的网络教学法”,教师在师生互动环节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或发布关于本节课程内容的问题讨论,然后根据学生在互动环节的表现情况和课程视频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课堂表现评价,占总评成绩的15%。其次,在超星课程平台发布“难”“一般”“易”三个难易度分级的随堂测验和章节测验,根据学生对于新课程的接受水平,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逐步拔高,可以有效地维持各个水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教学效果,随堂测验和章节测验的考核结果将计入总评成绩的10%。除此之外,为了方便学生课外拓展,还设置了课外题库,提供给学生自主练习的素材。最后,在课程学习的最后阶段进行期末考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组织期末考试,集中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布置课程期末大作业,要求学生独立撰写《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现状分析》报告,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总结。期末考核占总评成绩的70%,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学成果的反馈,结合课程结束后的学生评教和平台数据分析,推动教师组反向优化教学设计(表1)。

2 结束语

经过8周的教学实践,课程网络化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落实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精神。通过整体策划,协作分工,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所承担课程的网络教学。通过与师生交流以及督导反馈,该课程组的网络教学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并表示获得了甚至比传统课程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继续探索与改革,进一步提高网络化教学质量,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优秀的轨道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振动与视觉融合表征轨道病害的动态诊断方法与理论研究,51975347

参考文献

[1] 党评文.疫情防控不放松,教育教学不断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6):1.

[2] 郑树彬.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8-10.

[3] 许英姿,沈玉凤.基于翻转课堂的理论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2015(6):737-740.

[4] 许英姿,沈玉凤.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9):173-175.

[5] 路璐.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电脑与信息技术,2020.28(02):78-80.

[6] 叶青,李明.高校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对比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1):60-65.

[7] 张建勋,朱琳,武志峰.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方法[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2(02):80-85.

[8] 丁利忠,孙丽平,郭婷婷.网络平台下《中医儿科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09):38-41.

[9] 许忠宇,刘效勇,卢佩.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数字电路实验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物理通报,2020(04):12-14.

[10] 郑树彬,彭乐乐,钟倩文,黄如艳.新工科背景下现代检测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0):195-196.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与实践人才培养
农业院校科技孵化园对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用研究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C语言课程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