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作用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育成研究

2020-12-14 03:54何为民陈妙娜张力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民办高校教师

何为民 陈妙娜 张力

摘   要: 独立学院是我国特有的、在特定时期为普及高等教育应运而生的产物,作为改革开放后新型的办学方式,对改善高等院校资源匮乏、提升高等教育普及率和增加高中毕业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机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獨立学院主要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基本上属民办高校性质,其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尤其师资队伍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如何提高独立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科研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跨学科与建立科研机构是解决教师科研能力,尤其是年轻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师; 科研能力; 育成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20.03.022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Synergetic Effect

—— Take C College as an Example

HE Wei-min , CHEN Miao-na , ZHANG Li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94, China)

Abstract: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are unique products of popularizing higher education in a specific period in China. As a new way of running a school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scarcity of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ing the general rat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ncreasing the 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dependent colleges are mainly invested by social capital, which belong to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ir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short and they have insufficient experience, especiall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eachers is relatively weak. How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eacher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remains to be solve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especially promoting young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cultivation

一、引言

独立学院是我国特有的、在特定时期为普及高等教育应运而生的产物。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新型的办学方式,起到了对当时高等院校资源匮乏状况较大改进作用,增加了高中毕业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机会。经过一段时间无序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独立学院从体制上,最终必须要脱离母体院校,转设成为民办院校。也就是说所有独立院校最终还是要归入到民办高校的队伍中①。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有750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校1所)。[1]相对于我国人口规模而言,高等教育资源的现状仍显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独立学院的发展模式较为特殊,但从其性质而言与美国的学院(College),也就是只培养四年制本科生的学校相近。而大学(University)作为较高阶段的学府,不仅培养本科生,更重要的是培养硕士生与博士生。美国目前民办本科院校(不含硕士生、博士生)院校有1000所[2],虽然面临较大的经营问题,如何发展也是这类高校的重要课题。美国人口为3.30亿,我国有近14亿人口,单从人口规模上直观比较,我国的学院(本科为主)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的独立学院多数为母体院校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办学,多数为民间资本注入下建设而成。我国本科院校专任教师人数为1,174,334人,独立院校为123,958人,占全国本科教师数量的10.56%。民办院校若谋求长久发展,须按照自身的特点对学院发展定位制定相应的教师队伍建设体制、设计适应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这类院校都是新成长起来的高等教育机构,因而其影响力较小,多数学生是为了能够获得本科学历但未能考入公办院校才进入到独立院校学习。因此,我们可以从现象上判断这类院校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其软实力较弱,还未形成影响力。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私立大学区别明显。当前独立学院也只有排在全国前十位的院校毕业生才有较好的认同感,这也是独立学院较为尴尬的现象。

C学院是广东省较早开设的教育机构,迄今成立已20年。真正具有本科学位授予能力是在2006年。因此,作为本科院校而言,还是一个非常新的学院。其科研能力也就可见一斑。笔者希望通过对该学院科研能力进行分析,对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现状、能力潜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论证,还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对所有民办高校发展中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以及如何展开,进行有效论证,并得到一个较为可行的推广方法。

二、独立学院教师的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

民办院校的科研能力较弱,多数独立学院自身管理体系中对科研重视程度较低。学院自身资本投入方多数希望投资获得较高回报,因而在一些软件方面,特别是对教师队伍科研经费的支持上不愿意增加投资。

我国知网(CNKI)收录学术期刊8,593种(其中国内6700多种)①,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数据库。笔者用“民办院校科研”关键词进行检索时,有89条信息结果,其中真正涉及民办院校科研状况的论文数量仅为15篇;而“独立学院科研”为关键词的检索结果为223条,相对较多。这也更加说明我国民办高校在科研发展方面更加薄弱。独立学院尚有母体学校的光环,在成果发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这类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是:首先,指出科研资助、外出交流机会、科研培训以及调研机会都非常少。这在各个独立学院是普遍现象,而很多年轻老师虽然是研究生毕业,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由于民办院校教师课程较多,有较多的繁杂事务没有精力和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其次,教师队伍结构主要是退休返聘和年轻的教师,中坚力量极度缺乏。这在客观上造成缺乏能够带领年轻老师开展科研活动的领军人才。甚至有些独立学院还在淡化科研发展,有的民办院校甚至认为科研对教学会产生负面影响。原因是某位教师科研能力强,而教学不受欢迎就是例证。再次,在课题申报过程中,几乎没有只开放给独立学院申报的项目,需要与“211”、“985”、“双一流”院校开展竞争,同时学院的科研管理机制也较为落后,导致无法获得科研经费的支持。[3][4][5][6]

以上这些问题,在一些研究成果中有所反映,虽然公开发表已经近10年,但当时指出的问题现在仍然普遍存在。这也是近些年独立学院在软实力方面发展不显著,教师队伍科研能力薄弱的主要根源。同时,从科研成果分类上看,多数都集中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教改上,专业论文较少。[7]

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要求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这也是独立学院品牌战略发展的重点。所谓品牌战略就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这所大学的办学水平、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8]可见,科研水平是学院发展最重要因素之一。而现阶段独立学院科研状况面临发展瓶颈,如其相关研究成果很少能够在高质量、影响因子较大的期刊上发表,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独立学院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学术界尚未得到广泛关注,甚至在“学术链”上处在鄙视链这样的底端②。因而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年轻教师对独立学院的认同感下降。

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着较大误区。目前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而在师资队伍方面也要求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对于其中部分高考失利的学生来讲,进入独立学院并不甘心,希望能通过考研这条途径改变自己,但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几乎没有多少投入。

根据图1我们了解到,C学院教师入职、离职率都比较高。该院从2006年专升本以来,从2008-2009学年的88名教师,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已经增长到2017-2018学年的457名,专任教师人数增加了5倍,基本具备了适应现有招生规模的教师队伍。从2013-2014、2015-2016学年数据来看,离职率高,而入职率却较往年减少。教师的离职在很多层面上更重视自己职业生涯设计,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离职,多数是应聘到学校声望高于本校的院校,而少数教师是因为考上博士的原因。这些离职教师对学院的认同感较低,一到任就希望稍微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后就另谋出路,使师资队伍稳定性较差,队伍建设处在非良性循环状态中。[9]

C学院教师结构同样是老青两端年龄的教师居多数。所谓“老”,是退休后返聘回该校的教授。这个群体的教师从自身发展来看,已经没有了职业规划的科研压力,除了个别教授外,其余多数仅仅把工作集中在教學方面。随着知识更新周期的加快,这些教授很少把最新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无法得到满足,教学效果不太明显。目前C学院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进行了调整,并积极采取好的政策吸引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人才。同时,在教师工作量的核定标准上也正在进行调整,增加教师队伍规模,适当减少教师教学任务,腾出时间开展科研活动。

三、独立院校教师科研型人才潜质分析

在过去独立学院科研发展研究的成果中,一些改进方法、措施或者思路,都停留在表面的“提高思想意识、提高科研投入”等方面,并未真正提出独立学院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真正切实有效的方法。这主要是在对问题进行研究时,并未认真细致地思考;或者是没有深挖问题根源,使得原本不多的民办院校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在改进思路方面相互借鉴(或者是思路“抄袭”),无实际解决问题所致。

目前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学为主。这个方向无可厚非,但从本科院校今后发展趋势看,前景并不乐观。根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在2018年11月发布的《2018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以下略称《报告》)来看,目前独立学院的科研能力似乎得到较大提高。《报告》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汤建民利用现有公开数据对独立学院科研能力开展的数据分析。为了“最大限度的客观性、公平性”,采用了2016-2018年不同年度、不同权重的方法,开展动态分析,其结论是“独立学院目前整体的科研实力仍然十分薄弱”[10]。《报告》将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共分设8个等级,最高等级为A+,最低等级为E。目前尚不清楚C学院在什么等级上,但B级以上(52所院校)四个等级当中没有C学院(C学院的科研能力不言而喻)。有的学者认为该《报告》仅就独立学院论文数据分析,并没有加入科研经费等方面的因素,这个结论未必反映了真是水平。[11]

无论上述结论如何,目前独立学院整体科研能力低下是不争的实事。从C学院近今年发表论文数量上来看,2006年升本成功时论文数量仅为4篇,而2019年的预测值为328篇,累计1817篇,虽然成果增加较多,但根据C学院专任教师人数的算数平均值看,每人每年不到1篇。

从表1、表2、表3可以看出,论文发表篇数虽然呈现增长趋势,但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论文①则较少。2019年论文数量显著增加的原因是教师职称评定权力下放到学院所致,教师看到了希望,对发表论文更加积极。课题数量主要集中在市厅级课题上(这一级别的课题对评中级职称有用),且其中一些课题是自筹经费。省级课题极少,更不要说国家级课题了。可以推断这些课题获取的主要目的是评职称,而真正为了科学研究的项目较少。

根据图2所示,C学院论文主题最多的是独立学院方面,累积75篇;其次为企业管理59篇;最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10篇,且主要以哲学社科类为主;热带林论文11篇,专业成果的稀少,导致C学院在独立学院中未形成影响力。

C学院近年在人才引进方面虽然加大了投入,但目前尚未看到效果。一些较为稳定的专任教师,随着学院工作时间的积累,教学工作从熟悉到熟练,自身对于知识更新、职业规划的需要逐渐强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的意愿逐渐增强。同时,教师年轻化虽会导致经验缺乏,但在学习与创新,包括新科技手段的使用方面能力较强。关键是能否给这些年轻教师承担科研的机会。

一所高等院校科研能力的发展,是否有领军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但大量引进也不具有现实性。因而笔者认为应当成立科研机构,将较少的科研带头人集中起来,整合科研力量带动年轻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将所有科研带头人的资源进行整合,在学院中营造学术氛围。利用退休教授在课题申报及成果发表方面的资源和经验,使课题申报和成果发表提高命中率。

充分利用教育厅(教育部)给予民办院校教师进入高水平高校访学机会,使年轻教师与指导教授能够认真学习如何开展科研活动,并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回来后具备能够带动一个团队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四、民辦高校设立科研机构的溢出效应

众所周知所谓溢出效应通常是指活动不仅收到预期效果,甚至对外部产生影响。笔者认为科研成果在对个人科研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学校的软实力,还对提高学校教学水平起到了反哺效应。教师个人进行研究与独立学院成立科研机构开展共同研究,其结果一定不同。科研机构的成立,不仅对科研人员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使年轻教师在科研活动上有归属感,其成果互享也是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补充。

现阶段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迅速。人类史上知识更新周期由200多年前的90年,直至今日的2-3年,已经让从事教学职业的人们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如果不从事科研,在教学当中很容易将曾经学习过的、或许已被部分否定的知识拿到课堂当中,使得学生获取的知识出现滞后现象;同时,由于一些基础研究不能认真完成,一些年轻教师理论素养就难以得到较大提高。

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通过成立科研机构,促进了科研能力的提高,并不断增强跨学科研究的合作。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斯坦福大学生物学交叉研究中心(Bio-X)。这些科研机构定期组织讲座、座谈会、研讨会。由于科研能力非常强,该校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最成功的私立大学之一。[1]

近年我国独立学院在科研能力方面也做了较大努力,但校内成立科研机构的为数不多。科研机构对于学院未来成长性而言是及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下面是笔者对这一战略进行的简单分析。独立学院成立科研机构的战略意义笔者用简单的矩阵表示,并对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作用加以说明。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时,目前多数情况下都是个人主观上对某个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方向开展研究,缺乏系统性。他们象征性地找一些身边同事或同学等,组建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团队,独自开展研究活动。成立科研机构后,进入到科研机构的教师将与其他教师,甚至是跨学科教师组织在一起,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研究团队。通过团队的力量,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指出问题所在、根据不同课题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形成全方位研究,且个人研究的独立性不被破坏。在团队的合作下,无论在观点和创新方面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如表4所示,假设a代表成果数量,n代表研究人员(a>1,n>1),其中著作a-代表一个人没有较强的训练和系统的研究过程,很难完成一个完整的独著成果。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科研机构合作下,每个教师通过相互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也能完成单部著作的撰写,成果数量将成倍增长。由于科研机构对成果集中管理,在申请相关课题时,从研究能力以及研究成果方面,都较单独申请(或者是临时团队)更有说服力。

图3中我们看到,C学院成立科研机构后论文数量得到较大增长。增长量不是非常显著的原因在于该机构多数时间是在下设的一个二级学院中运行,很难被其他二级学院认可。因此不同专业协同发展,是今后独立学院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方法。我们从C学院科研中心2019年成果数量上看,较能说明问题。该中心目前有校内教师(研究人员)42名,国内外知名学校聘用教授8名,共发表论文30篇,著作2部,SSCI论文1篇,召开国际研讨会一次,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国内会议3次,在会议上发表论文,并受到关注。对于C学院的科研能力提升起到较为有效的促进作用。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检索结果”对C学院的统计结果,笔者制作。(https://kns.cnki.net/kns/Visualization/VisualCenter.aspx)

如果没有科研机构作为一个平台,没有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科研能力提高则呈现非规模化,研究方向也是散发式,很难将成果集聚起来,较短期形成较强的科研实力,并产生一定的影响。科研机构成立后通过召开学术会议,开拓年轻教师的学术视野,创造与国内外学者交流机会。与到会专家的交流,一些新的想法就会应运而生。有了科研机构,进入到科研机构的教师在职责上也多了一项工作(非硬性),但在研究过程中有了认同和归属感。特别是教师还兼任研究人员,科研将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科研机构在运营过程中,与企业展开合作,也是民办科研机构的一个发展方向。科研机构以所在地方为中心,对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总体素质提高意义非凡。对于学院而言,服务于地方,是一所民办院校的要务和原则,也是其溢出效应的表现。

笔者制作。

图4是C学院作为独立学院成立科研机构的运营体制。研究中心通过与二级学院、科技处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实现了在资源调配、科研人员队伍方面的共享,并开展科研活动。中心不定期举办研讨会,研究人员在会上发表研究思路,最终形成科研成果。由于成果不断增加,在地方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上述发展原则得到地方政府及企业的认可后,成果转化将变得更加容易。通过上述策略,学院内涵式增长将得到有效促进,科研机构成立时原有的效应得到进一步扩大,最终成为学院软实力提升的有效手段。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发现,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其自身的科研资源和投入都非常有限,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经过统筹后得到更大发挥,则是独立学院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发展至今,所有事例都告诉我们,学校如果想得到更长远发展,一定要从软实力入手,加大投入力度,才能树立百年老校,才能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政府和一些公办科研机构对于民办院校的科研能力持怀疑态度是一个不争的实事,课题申报时的审核专家也是体制内相关机构的学者,潜意识里对民办院校教师申请课题时审核也就更加严格,通过率较低。独立学院科研经费申请处在非常不利的环境中,所以成果難以展现。使得学院领导以及投资方对难以产生效益的领域更加不重视,在这种恶性循环下,独立学院科研能力没有提高,反而越来越弱。独立学院在这种科研能力信用度较低的情况下,如何调配现有资源,并得到充分发挥,则是独立学院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笔者中心观点就是希望独立学院自身的科研机构要发挥作用,协调统筹,真正做到集中人才资源开展研究,提高成果转化率,扩大影响,在形成科研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最终得到社会认可。

参考文献:

[1]〔美〕德里克·博客.大学的未来——美国高等教育启示录[M]. 曲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EB/OL].教育部网站,(2019-09-29)[2020-047-25].http://www.moe.gov.cn/jyb_sjzl/s5990/401639.html.

[3]代青霞.当前民办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高教论坛,2016(2).

[4]刘长颖,傅利斌.独立学院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研究[J].大众科技,2011(5).

[5]吴心怡,霍一茗,吴真真.独立学院科研现状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3).

[6]玄黎娜,何茂炳.广东省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教师科研能力的视角[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3).

[7]迟萍萍.民办本科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现状及改进策略——基于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的调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3(16):133.

[8]陈志丹,刘俊.独立学院内涵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9]汤建民.2018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R].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

[10]郑雁鸣.重庆市民办教育地方法规的需求情况调研报告[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3-90.

[11]钟辉新,黎敏.独立学院科研文献计量分析[J].科教文汇, 2019(9):31.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民办高校教师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秋天在哪里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美育教师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