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教学;项目学习
2001年初,江苏省连云港市建宁小学与德国阿莱曼斯舒尔学校结为友好学校。从此,建宁小学拉开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序幕。接下来,学校又相继与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一些学校、教育机构开展了交流活动。如果说这些国际交流打开了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向外发展的空间,那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植学生建立国际理解力,则是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向内生长的根基。
一、在真实的环境中感知国际理解
环境就是教育的土壤。我们致力于环境与课程的“无缝衔接”,建设垃圾分类游戏区、诚信书吧、环境气象站等。不断生长的育人环境如流线般贯穿于学校的室内外场所,电子阅读区、文明在线、英语角等自由点缀的学习平台则如同汇聚而成的“岛屿”,为学生国际理解发展所需提供各种交互与汇集,让学生感知世界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为了提升学生的节水意识,我们在校园区角建立了雨水回收生态系统,引导学生通过对真实环境的观察与体验,去探索“屋顶上的雨水是如何顺着收集管道流入雨水收集池中”“整套系统怎样应用科技手段进行控制”“水池中的水怎样实现净化和利用于校园的景观鱼池”等问题。同时,学校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活动,开展“珍爱生命之水”“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等多形式、多渠道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关心水、珍惜水、保护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观念深入学生心田。
二、在项目的学习中建构国际理解
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可能通过一次实践活动就能形成对国际理解的认知。只有在类似的情境中,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学习,学生才能达到我们所期待的基于国际理解教育视角下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提高学生的认识,我们从整体架构“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课程体系,通过“童眼看世界”“我眼中的2020疫情”“我是小小外交官”“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世界地球日)、“用阅读丈量世界”(世界书香日)“一带一路看港城发展”等一系列多元化的课程,引导学生认识世界。
比如,在“我是小小外交官”的项目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国家,将学习风俗民情作為切入点,通过分阶段搜集、观察、采访、调查、反馈、交流等路径,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认识不同国家的文化,体会到个人与国家、国家与世界、人类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发学生对“ 世界”积极主动的思考与建构。
三、在活动的迭代中提升国际理解
我们过去设计活动时,通常引导学生先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视角,我们仅这样做显然是不够深刻的。
为此,我们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国际理解教育导向下的活动到底应该怎么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和思考,强调学生要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和抽象的思维之间建立起相互关联。比如:围绕“我为鸟儿安个家”这一主题,我们这样设计:
1.分小组对现象调查:我们的校园有多少只鸟?校园的鸟儿需要鸟巢吗?
2.小组对调查做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校园鸟儿比较少,为什么孔望山区域的鸟儿比较多?
3.小组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那些鸟儿容易聚集的地方有什么特点?鸟儿为什么怕或者不愿意待在人多的地方呢?为什么有些地方的鸟儿不怕人?
4.提出可能性的解决方案:小组或个人利用不同的材质设计、制作鸟巢,并挂在学校各处的大树上,为鸟儿安个“家”。
学生学习到这一步就结束了吗?没有。下一步是学习迁移,以此拓展学生对世界的全面认识:为了保护动物,各个国家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取长补短?
在学习活动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人与动物和其所生存的环境以及世界之间的关系,而这恰恰是隐藏在学生学习活动背后的核心知识。在这样的核心知识背后隐藏着学生需要提升的核心素养。这正是国际理解教育视角下活动设计的价值所在。
四、在多元的场域中拓展国际理解
学校紧紧围绕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建设的总体框架,以“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世界眼、中国心的优秀小公民”为目标引领,以“搭建学习平台”为抓手,以“立足课堂、整合课程、依托活动、开发资源、家校共建、评价引领”为思路,在学校场域、家庭场域、社会场域、虚拟场域中营造“协同”与“共育”,为学生认识世界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实现对学生国际理解的价值塑造和道德锤炼。
比如,学校借力“互联网+”,与北美共建双师课堂,为学生学习英语、认识世界带来了新的体验。外教标准的发音和高频次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课堂上,学生们大胆发言,与教师自然互动,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新的语言知识。
我们坚信: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建设,具有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将为当前学校管理、师生成长和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