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荷娟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课程依据
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国际理解教育承担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必须与时俱进地赋予国际理解教育以新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学科渗透,应通过学科内容的整合渗透,坚守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家国情怀、本土立场,吸纳西方世界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精准定位课程目标、融合统整课程资源,通过常态课堂实现自然渗透。
一、精准定位:找到“渗透”的课程依据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必须抓住全学科渗透,在不偏离国家规定的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偏离学科教学应有的轨道的前提下,从学生成长需求出发,精准定位,全面落实课程育人目标。
江苏省常州大学附属小学以培养具有“中国心、现代脑、健康体、全球眼、责任肩”品质的和乐少年为目标,确定了学校课程的学科素养发展目标,并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理解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机统整,建构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践模型。其中,“中国心”和“全球眼”对应的民族自信和全球视野,成了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学科渗透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能应对未来世界挑战的“新时代小公民”。
二、资源统整:聚焦“渗透”的学科依据
教材是学科渗透的载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国际理解教育的学科渗透,首先要梳理学校各学科教材,探寻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与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的契合点与平衡点。在此基础上,学校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师生具备的教学条件及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
学校对课程的二度开发表现为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渗透的过程,不会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实施评价等主要方面产生大的改变。
三、方法植入:找到“渗透”的教学依据
1.选择渗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信息时代,信息的精华与糟粕共存,选择显得尤为必要。选择的依据首先是不违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次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能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例如: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爱和平》中的“战争带来的伤害”版块,引用了一个12岁的伊拉克首都的孩子的故事。他饱受着战争的折磨,一枚炮弹击中了他家的住房,致使他的家人瞬间死亡。教师以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对比当下自己的生活状况,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在和平国度里生活的幸福感,也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这种精心选择的资源,为学生认识这个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2.拓展渗透:以点带面,全面深入。
教材一般用简洁凝练的话语概括性地阐述一些知识、观点,学科渗透中就必须拓展更多的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深入了解这个世界提供丰富的资源。例如:在上述同册同课的“中国为和平做贡献”的版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中国维和部队的事迹,展示中国维和官兵过硬的专业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品格。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具体可感的生动案例,是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价值认同的有效途径。
3.更新渗透:与时俱进,真实有效。
教材上的内容受出版时间的限制,内容相对滞后。因此,教师要对相同类型的学习内容进行更新,与时俱进,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例如:在上述同册同课的“世界口粮”的版块教学中,针对学生对于世界饥饿人口的认识还停留在数据层面这一实际,教师如果能呈现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饥荒图片、视频,并结合疫情实事,更新关于饥荒人口的数据统计,就可以使国际理解教育更具时效性。
四、学习变革:找到“渗透”的生长依据
一是探究。学生对于某个思想、观点的认知,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是一种浅层次的“了解”,通过探究學习,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世界的深入而准确的认知。
二是对话。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往往表现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等方面。我们应正视差异的存在,通过对话,了解差异的具体表现,求同存异,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这才是国际素养的真正体现。
三是思辨。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的差异,如何坚守中国立场?通过思辨,学生能看到争议背后隐藏的差异,能准确判断这种争议背后的不同的价值追求……
国际理解教育的学科渗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交流、对话、思辨中,学生逐渐形成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宽容的态度,进而提升了作为“世界公民”的国际素质。
综上所述,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学科渗透,注重对国际理解教育进行校本化的解读,并将其和学校培养目标紧密关联、深度融合,使得国际理解教育融合在学校日常教育之中,成为一种教学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