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0-12-14 03:53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452470刘景娣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3期
关键词:库巴缬沙坦内分泌

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452470)刘景娣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00)陈云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随之增加,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主要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导致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心脏高容量负荷状态是造成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同时造成患者体内血钠水平紊乱,严重影响正常生活[1]。随着临床上研究发现新型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现就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详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历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9),研究组运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运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研究组中男∶女为16∶13,年龄50~78岁,平均(61.07±5.78)岁;对照组男∶女为15∶14,年龄49~78岁,平均(61.05±5.82)岁;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未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研究对象根据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

附表 两组的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扩血管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转化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进行3个月治疗。

研究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代替血管转化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药物,起始剂量50mg/次,口服,2次/天,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程度,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00mg/次,进行3个月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包括血浆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率)、(±s)表示,进行t、X2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心功能 研究组LVEF水平为(4 6.2 4±5.0 8)%较对照组(41.52±5.0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的内分泌激素水平 治疗后,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疾病,病死率同恶性肿瘤接近,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控制疾病。临床上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组成的“金三角”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但患者5年死亡率仍高达50%。而近年来上市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全球近二十年慢性心力衰竭领域突破性创新药物,通过同时抑制脑啡肽酶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发挥作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将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LVEF水平更高,患者体内内分泌激素活性更低。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导致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等神经内分泌因子大量分泌,通过沙库巴曲缬沙坦有效减少神经内分泌因子产生,进而达到改善心室重构的目的,沙库巴曲缬沙坦中沙库巴曲在体内代谢为有活性的脑啡肽酶抑制剂LBQ657,抑制脑啡肽酶,减少脑钠肽降解,缬沙坦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两条通路协同作用,达到扩张血管、减低心脏前后负荷目的。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抑制神经内分泌激素活性,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猜你喜欢
库巴缬沙坦内分泌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芥末糖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