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终身学习微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20-12-14 02:46张建华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全民区域

杨 波,张建华

(1.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南川分校,重庆 南川 408400;2.重庆市南川区教师进修校,重庆 南川 408400)

一、建设区域微课程的目标与价值

1.建设区域微课程是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特别是5G技术的逐渐推广,居民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学习内容更加广泛。知识的高速更新,使广大居民的知识技能缺口不断增大,学习成为人们的“刚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二是学习形式更加个性化、自主化。居民不必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去进行专门的学习,可以依托网络,实现时时学、处处学、碎片化学。综合考量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后可得出如下结论:推动一定区域内的全民终身学习,不能再囿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对区域全民终身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作进一步的变革。实际上,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开发建设适合本区域群众学习需要,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微课程,将有效推动区域终身学习在模式上的变革。

2.建设区域微课程是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后发布的《决定》指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办好继续教育,离不开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而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实施路径就是要发挥好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不断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大力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校教育只能实现本领域内的教育功能与价值,而以全体社区居民为主要教育对象的社区教育,是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价值在于实现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持续支持,进而承担起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责任。要有效支撑一定区域内全民终身学习的任务,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要提供合适的学习课程。

3.建设区域微课程有助于全民终身学习

区域微课程建设立足于区域本土特点,在课程对象上,针对幼儿、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进行开发;在课程内容上,涉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公民素养、人文艺术、科学技术、职业技能、运动健身、养生保健、家庭教育、文明礼仪、生活休闲、安全和物业管理等诸多方面。区域微课程往往注重构建社会教育核心价值观,体现开放大学的地方特色,实现服务居民生活、丰富居民生活、引领居民生活的目标,有利于提升全民综合素质,推动社区建设和开放大学的发展。

4.建设区域微课程能使居民学习更加便利

微课程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的特点,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载体,让社区居民“时时、处处”的学习成为可能。一是时间上实现了化零为整、聚沙成塔。学习者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微课程学习,学习设备的随身携带实质上是“课程的随身携带”,大量零碎的学习时间被整合,必然产生学习成效的累积效应。二是空间上实现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只要是在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学习,如办公室、家、公园、咖啡馆等地都是可以进行学习的地方。三是学习上实现了自主选择、自我管理。学什么,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由学习者根据自身实际进行选择,困难的地方可重复学,简单的内容可跳过去学,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重点学,忙碌的时候少学,闲暇的时候多学,方式极其方便灵活。

二、区域微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需要进一步厘清相关概念

一直以来,人们基本上把微课等同于微课程。黎加厚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谈道:“微课程,或微课,是指针对某一知识点,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要载体,可用于支持翻转教学、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多种学习的数字化资源。”[3]胡铁生2013年2月在教育部东莞微课培训会上特别说明:“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微课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1)胡铁生.中小学微课的设计制作与评审指标解读.2013年2月28日,教育部东莞微课培训会.可以发现,这些论述都把制作微课与建设微课程视为相同的工作。

笔者认为,微课和微课程尽管联系紧密,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首先要明确的是,微课的本质是一堂课,而不是简单的数字化资源,它是教师针对某一教学目标,以视频的方式设计并展开的短小精悍的教学活动,就某一知识点而言,它具有相对的教学完整性。其次,在微课教学中,尽管师生不能同时出现在固定的场域,但这并不等同于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会发生,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者点击微课视频开展学习,可以通过评论栏或者弹幕等提出疑问或者展开评论,授课者则可予以回应,从而实现师生间的对话交流。

微课程本质上属于课程的范畴,那么什么是课程呢?目前理论界对课程有着不同的定义,比如“百度百科”将“课程”界定为“体系化、条理化、序列化的教学内容”。张李娜在《关于课程定义的综述》一文中认为,“课程即学问和学科、课程即计划、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改造”[4]。尽管学术界目前对课程内涵的认识还不一致,而且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还在不断地发展,但我们仍然可以找出“课程”与“课”的差别。显而易见的是,“课程”是比“课”相对宽泛的内容,微课程虽然具有“微”的特点,但也具备课程的相应特征。不过与课程的外延相比,它在学科分类上更精细、教学内容上更精致、教学体系上更简洁。基于区域终身学习的微课程,应该是一种适合全民学习的,针对某一具体知识领域的,有着共同的课程目标和相对独立内容体系的,且有一定序列的微课群。

2.微课程体系开发建设缺乏有效支撑

当前,不少地区终身学习微课程的建设还基本停留在举办“社区教育微课竞赛”的阶段,通过竞赛或征集等手段,获得一批微课学习资源。在终身学习微课程的开发上,从整体来看还存在着课程结构散乱、内容重复或单一、覆盖面不广、系统化缺乏等问题。至于具体的微课程应该面向什么样的群体,怎样才能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应开发哪些通识性(面向全体居民)的和针对特定人群的微课程,微课程的课程体系架构如何设置,课程体系如何把握等问题,目前都未见相关的研究成果。

首先,从管理层面上看,开放大学牵头建设的社区教育学院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工作重心仅落实在日常的培训和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周”等具体工作上,对微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力度不够,没有区域终身学习微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也没有区域微课程建设的整体方案和进程设计。其次,推进区域全民终身学习各成员单位,在微课程建设上分工不明晰、任务不清楚、责任不到位、落实效果差。再次,区域终身学习微课程开发建设应该是政府、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实际上在大多数地区却是社区教育管理者和社区教育教师单独承担了这一任务,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大多是以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为主,缺乏终身学习课程开发的相关专业知识素养。最后,微课程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如何奖励或支持微课程建设,如何调动微课程建设者的积极性,需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并提供经费支持。

3.“只建不用”与“用得不好”并存

在微课程建设上,不少教师偏向从专业的角度而不是从应用效度的角度来进行目标定位。在各类微课竞赛中,为发展自身职业技能而参赛的教师,为获得奖励以利于评定职称而参赛的教师不在少数。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微课网平台上微课资源的应用情况极不乐观。何秋兰、徐张春在《梳理中国微课研究现状》一文中提到,仅有31%左右的教师会经常点播或查看自己制作的微课,35%左右的教师会经常点播或查看他人的微课,17.5%的教师会经常下载他人的微课,12%的教师会评论他人的微课[7]。

再以重庆市某区全民终身学习网的微课程为例。该网站上的视频课程和微课程涉及15个知识体系、14个学科领域、5142门系列微课程,整个微课有近5万节(数据来源于网络统计)。这些课程中的大多数是由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参与设计和录制的。无论是从教学内容上看,还是从整体设计上看,它们都可以称得上是精品微课。可是这些微课在现实中的应用并不理想,有近5%的课程点击数为0,近30%的课程点击数在10人次以下。

由此可见,微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怎样更“接地气”,怎样触碰居民的兴奋点,值得进一步探究;另一方面,微课程推广宣传的措施和策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全民终身学习的意识如何调动,氛围如何营造等也需要进一步探索。

4.制作形式单调,课程形态结构老化

纵观网上各类微课作品,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即以知识讲解为主。在制作形式上,主要有PPT录屏配音微课程、讲课式微课程、情景剧式微课程等,其中前两种的应用更为普遍。尽管这样的微课制作周期较短,制作方式简单实用,能较好地完成针对某个知识点的基本教学功能,但也存在着形式单调、样式单一,缺乏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内容编排等缺陷。这些缺陷导致课程内容的主题不够突出,不但不能够刺激学习者的兴奋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很容易给学习者带来视觉疲劳。

在微课程的形态上,也普遍存在知识老化和过时的状况。课程形态是课程内容与其载体及实施方式的动态组合,敬凤、陈仕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形态的演变》一文中指出:“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应采取合适的呈现方式。”[5]微课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这一特点使微课程从单维到多维,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从面对面交互到网络交互成为可能。一些精品微课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集学科知识、音乐、视频、图文等表现方式于一体,多元化呈现课程内容,营造了立体化的学习空间。但大量的微课程,仅以图文方式呈现知识内容,普遍存在内容陈旧、制作形式简单等问题,这些缺陷影响了微课程的使用率。

三、区域微课程建设的策略与路径

1.统一规划管理,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区域全民终身学习领导小组是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在推进区域开放大学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微课程建设对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与开放大学自身发展的价值。首先,各成员单位应在领导小组的统筹下联动,即立足区域特点和学习需求,在开放大学建设的框架内,统一制定区域微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以明晰各成员单位课程开发的职责和任务,把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其次,要充分调动课程开发主体的积极性,管理与组织部门应给予相应的政策及经费支持。再次,需要组建区域全民终身学习的微课程建设专家团队,负责微课程规划与选题指导、课程内容审查、课程质量把关、课程价值评判等事项,着力推进区域微课程建设的科学规范管理。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微课程开发能力

微课程建设不但对开发者的学科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开发者的信息技术能力、资源开发能力、信息媒介整合能力等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见,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决定着微课程开发的质量。应通过政府牵头,社区、学校的合作,来建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优秀人才库,尤其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人才资源库,使微课程师资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适应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同时,要加强与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强化师资培训,让有关教师能够较好地掌握微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设计方法与策略,大力提升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多方合作共建,提升课程开发实施效果

鉴于微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设计、课程组织、教学策略以及制作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其开发流程包括研发、制作、实施及评价等,因此需要专业人员、管理者、研究者及实施者等多方人员的通力合作。可由电大或者开放大学的基层办学机构,联合多个部门、企业、行业、学校、社区等,组建微课程研发团队。如重庆南川区民俗文化之“板凳龙”微课程的开发,就采取了电大分校、区文旅委、社区、学校、电视台等几个部门配合的策略。区电大分校牵头,社区负责沟通协调、提供素材,区文旅委负责内容整理提炼和课程设计,其他学校、电视台负责脚本撰写、视频拍摄和后期制作。这样的多方合作、团队共建的微课程开发模式,不但有利于打造精品微课程,同时还有利于提升终身学习微课程的社会影响力。

4.创新微课程内容,优化微课教学模式

要改变微课程开发“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传统模式,解决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等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尽可能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精品开发理念。一是在课程内容上,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贴近群众生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要突出实用性和个性化,增加技能型和生活引领型内容的微课程。二是在教学模式上要求新求变,坚决突破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比如在导入环节可采取问题引入、故事导入、情境创设等多种方式。在新知识学习活动中,可组织问题分析与解决、视频分组呈现、话题探讨等活动;在总结拓展环节,可介入联系生活、激发思考、拓展迁移等内容。三是在视频制作中,可使用特技渲染、效果美化等手段,加入视频特技、影视动画、3D场景等新形式,增强视听冲击力,让学习者在兴致盎然中完成学习。

5.强化推广宣传,提高课程应用效度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很容易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微课程开发得再好,打造的精品微课程再优,如果没有人观看和学习,就不可能实现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目的。加强微课程的宣传推广,促进应用,应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借助开放大学的网站建好区域终身学习服务平台,让区域微课程有独立的呈现载体,同时还可开设区域终身学习公众号,与区域相关网络平台进行链接,定期推送优质的微课程。二是要针对居民的网络使用习惯,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抖音、快闪等平台,加大微课程在移动设备上的推送力度。三是编辑出版使用二维码创作的码书,将区域终身学习的文字内容和微课程二维码一起编印成册,免费向市民发放,市民在阅读的同时,可以通过扫码观看微课程内容进行视频学习。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全民区域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全民·爱·阅读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分割区域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区域发展篇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