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万达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管理学院,重庆 401520)
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出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创新创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在一系列强力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创新创业教育于2016年进入了美国全球创业监测发布的《全球创业年度报告》中“政府政策影响”的第3位。但是,在创新创业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依然没有改变,有的甚至只是增加了几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而已。在教师层面,一些学校聘请辅导员甚至是外聘教师进行授课,专业教师没有把自己当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当然主体,与教育部提出的“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要求相去甚远。在研究者看来,只有融合了专业教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才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未来。如何运用“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理念,推动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让创新创业教育惠及每个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实效,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商学院和与工程技术相关的学院,但商业运作模式、技术与工艺并不是创新创业的全部内容,文化、价值观、策略和个体行为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有着复杂的作用机理[1]。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是只关注于创新创业技巧的教育,而应该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我们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科学的界定。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指的是利用知识、技能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2],与预见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批评能力等相关。而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是指通过抓住机会、整合资源等方式,创办新的企业或者新的事业。“成功的创业离不开创新,成功的创新往往也是在创业过程中产生。”[3]对于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用这样一个比喻阐述:“如果把创业比作美国经济的发动机,那么创新就是此发动机的汽缸,它带动了重要新发明和新技术的诞生。”[4]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所包含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其基本价值取向既包括创新创业精神、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也包括创新创业行为方式、人生哲学的塑造,还包括创新创业型生活方式和职业生涯的选择。至此,我们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在遵循学习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习者获取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既能帮助一般人群培养“创新气质”,也能满足部分人创业的实际需要,具有全面性、分层性和差异性等特征。全面性指的是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与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各个方面;分层性指的是创新创业教育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容,比如在K12阶段,应有更多的创业意识,而高等教育领域需要能更贴近实际的教育;差异性指的是学习者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有选择地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和方式,使之满足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的应有之义
作为兼顾“创新创业职业”和“创新创业素质”的教育形式[5],整个学生生涯仅仅投身于创新创业内容的学习既不现实,也不能真正满足“创新型创业”的需求。原因简单清晰——创新创业是建立在对专业发展趋势准确预见的基础之上的,在专业前沿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是建立在强大专业能力基础之上的行为。因此,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专门课程+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创业教育”的组合。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在战略上贯彻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方式上强化与专业的融合。首先,脱离专业的创新创业领域较少。专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现代专业体系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需要专业技能的领域往往缺乏竞争力,对创新的需求不大,缺乏发展的空间。其次,只有与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体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的创新,并不是简单劳动的大量聚集,大学生需要将符合自身能力的创新作为其主业,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再次,与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专业知识。创新创业是一个系统的行为,不仅需要整合社会资源、通用知识,还需要基于专业知识对市场进行把握。比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在这样的战略眼光中充分利用物流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研究,就要求学习者熟悉物流专业的知识体系,并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将专业自身与市场进行联系。
什么样的教育形态预示了与专业的融合呢?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行为中,其表现为学习者可以以专业内容为载体,完成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学习任务,教育者则引导学习者进行创新思考,关注工作能力的评价,并通过积极的学习支持服务,完成创新创业的教育。以上这种状态的实现程度,就是我们要讨论的表征。
1.在内容上形成融入创业因素的复杂任务有序组合的学习内容
教育系统性的变革都是从课程建设开始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的融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创新创业因素,并形成内部关联性和外部适用性相结合的有序内容体系,支持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按照现有的研究基本结论,创新创业能力是指系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在内部需要通过领导力凝聚集体,使组织围绕优质产品和服务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外部需要调动各类资源支持创新创业的发展,比如客户资源的开拓、原料产品的持续供给等。学习内容的复杂任务化:一方面是培养学习者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支持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是通过复杂任务的设计,将企业行业所需要解决的前沿问题展现在学习者眼前,通过对复杂问题的解决,学习者与学习同伴深入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专业内部,寻找创新的触发点。内容的复杂任务化标志着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习得,而是将任务解决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将创新创业的能力需求与教学内容深度接轨,这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基础。
2.在教学上强化以学习者为组织核心的探究合作
研究表明,教学方式的启发性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相关[6]。创新创业的本质是将新的东西挖掘出来并广泛应用,这需要在创新创业与教育融合的课堂中得到体现。首先,要将教学内容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将学习活动的主题转化为真实问题。比如,在物流集约化管理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习者收集集约化管理的相关问题、现状,并根据集约化知识进行管理流程再设计,然后通过教师指导、企业咨询的方式对设计进行优化,这实际上是为物流基于集约化创业提供了启发。其次,教学方式上更强化过程理念。对于知识性学习而言,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是学习的重要目标,而创新创业是一系列过程决定结果的行为,必须经过多样化思维的认识、多种观点的碰撞和多次论证的开展。这些过程不仅是创新创业成功的基础,也是认识专业所研究的内容和技术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条件。强化过程理念,设计出与创新创业相契合的教学过程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标志。再次,要按照开放性的原则进行教学组织。开放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要求,是建构轻松、和谐、民主课堂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创造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民主开放的环境和氛围,方便学习者按照一定的教学主题进行合作互助。
3.在评价上强调以工作为本
以工作为本指的是将课程和工作场所相结合,即有组织有目的地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场所实践相结合,认可显性和隐性的认识,其目的在于结合学生职业目标的兴趣,使之获得工作体验[7]。由于工作评价是针对学习者知识、技能和能力习得状态的评价,释放了最大的制度红利,能促进学习者参与实践,学习者可以按照自身习惯,参与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为学习者自主探索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评价基础。同时,以工作为本的评价实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融合,学习者在与工作体验相关的学习空间开展学习,并参与评价活动,有利于学习者将知识转化为创新创业的条件。
4.在支持服务上强化“四位一体”
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是否融合,还取决于能否在支持服务上强化“四位一体”。支持服务源于远程教育,其后逐渐拓展为一个全教育概念,指的是学习方面的直接支持服务和间接支持服务。直接支持服务包括教材、教室、实验室等,间接支持服务包括学习咨询、学习心理和学习情感支持等[8]。与专业课程教育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将知识学习场、实训实验场、支持服务场、成果转化场等进行有效融合,方便学习者及时通过实训场对创新知识进行实践转化,同时也提升了支持服务的需求程度,支持服务成为与创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否获取最及时和有效的各类支持服务,比如教师的指导支持,在试验失败或者进展不如意时获得的情感支持等,已成为衡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是否融合的重要标志。
知识的学习是能力的转化过程,受到学习者技能、态度、学习任务、学习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9]。将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与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同时也需要按照表征的要求,设计一定的实现途径。
1.更新理念:引导专业教师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
理念是事物变革的核心支持力量。“一切知识都需要一个概念,哪怕这个概念是很不完备或者很不清晰,但是从形式上而言,永远是一个普遍的、起规则作用的东西。”[10]在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变革中,理念变革是实现方式变革的基础。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的价值,通过创新创业与专业融合的价值观改变教育管理者和专业教师,使之成为变革的驱动力。理念的形成并不是一个臆想的过程,而是在理性认识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基础上的一般性认识,是对创新创业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基础上的前瞻性意识和导向性设计,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这就要求学校的高层管理者能以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为中心,以对创新创业一般性规律的把握为基础,从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竞争力打造的高度去审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价值,进而更新自身的知识和价值系统,引领学校整个教育体系的理念变革。教师是学校命运和自身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其需要在学校高层领导的带动下,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并在其中改变自身的认知,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建设、教学变革和评价变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如物流专业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具有创新创业的意识、思维、知识和精神,有较强的物流运作管理能力、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创业项目的选择、策划、实施和管理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2.建立制度:创设学习者创新创业的良好制度环境
制度是协调和维护人们责权关系,形成办事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有效载体[11]。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其人员素质所需要的判断感、执行力、市场预期等,体现了一个完整人的能力。在教育中,需要将这种对“全人”的尊重,转化为良好制度的要求。首先,要建立完全的学分制。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12]。学分制的价值是让学生有弹性学习时间,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安排学习进度,当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创新创业实践需求时,可以暂停学习进程,并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其次,要建立以学分银行为基础的学分转换制度。研究表明,交叉学科的创新潜力高于单一学科。由于缺乏相应的转换制度和学习年限,交叉学科的课程建设较为缓慢,建立以学分银行为基础的学分转换制度,学习者可以将自身所学的交叉学科,转换为某单一学科领域的课程学分,能有效地刺激交叉学科的发展。再次,要形成鼓励学生申报课题、参与课题、发表成果、开展创业实践和转换学习成果的制度,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将可能的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
3.改变师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者
创新创业教育改变了教育目标、内容和手段,也改变了教师的工作内容,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下,教师既要发挥引导、启发、教学的作用,也要发挥支持和指导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本身也蕴含了一些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做出回应,比如创新创业教育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在不断的失败和沟通中体验真实的实践过程,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面临着教学内容如何与外界接轨的现实问题。总之,创新创业教育的更多问题情境和多种不平衡状态需要教师做出回应。首先,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健全教师人格。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的融合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需要教师淡泊名利,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而教师职业道德是其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提高人文素养。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模块。教师不仅要感知产品的技术特性,还需要感知现代社会产业变化所带来的文化变迁,能根据经济时代的特征和科技发展的趋势,着力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其文化素养。再次,教师要加强专业素养的培育。与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专业领域找到发展的空间和趋势,并从中找到与学习者共同研讨的问题和创新的方向,而专业素养是形成这种能力的关键。总之,教师需要自觉建立起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能力体系,自觉担当、主动作为,努力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坚力量。
4.改变课堂:塑造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课堂形态
课堂是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主阵地,课程的形态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能否与专业融合,是能否实现真正创新的关键。课堂改变的方向就是塑造与创新创业融合的课堂形态。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意识深度融入到课程之中。课程是课堂形态的出发点,通过改变课程推进教学改革是历年来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课程的改革也需要从课堂入手,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促进专业教育与市场接轨,满足学习者的多样性需求。其次,在教学方式上,通过探究式的课堂结构的变革,促进课堂结构与创新创业过程接轨。创新创业的过程,是不同思想碰撞下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课堂结构需要对接这种过程,通过创新性的主题设计、辩驳式的教学活动、参与式的课堂氛围等的形成,将创新创业过程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再次,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建设民主课堂。创新创业是团队的活动,是分工合作基础上的协同创新,学习者的创新精神也必须依托民主和谐的环境。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课堂,需要打造“易起反应的环境”,破解过去由权威式的教学关系所导致的“压抑空间”,通过释放自由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创新能力。
5.改变评价: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是教育变革的指挥棒,有目的地改变评价,可以促使教育改革朝着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与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依据学习者关注的评价进行改变。首先,在评价标准上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比如,明确部分教学内容是属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其存在的目的是解决学习者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其次,在评价的内容上要注重科学全面的综合素质,强化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比如,对于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高校应与物流企业在长效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学生自评、教师互评、企业考评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降低总结性评价的权重,将任务完成和创新程度视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同时,建立赋予专利、论文、创新创业实践等创新性成果的加分机制,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和创新创业实践。再次,强化以工作为本的评价理念。以工作为本强调的是按照工作能力进行评价,是促进教育内容与社会工作实践相吻合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按照工作能力设计评价内容,将以工作为本落实到评价的全过程。
6.提升保障水平:建立数据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还需要强大的保障体系提供支持,以及建立相应的大数据系统。首先,在课程学习方面,通过大数据可以丰富专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数据支持决策的方式是现代创新创业的基本要求,可以回答“产品的市场在哪里、有多少支持人口”等问题,大数据的收集、聚合和挖掘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这些都是重要的与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这些数据可供学习者判断哪些项目具有价值,哪些是创新创业的热点。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可以利用大数据体系进行改进。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历史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我们可以清晰认识到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同时,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者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分析职业发展能力和倾向,准确定位和科学把握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与专业课程融合发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的必要条件。由于实践层面的推进需要课程、教学、评价全方位的配合,所以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还不够显著。但在为数不多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其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能力。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要与专业形成共生发展势态,围绕课程、教学、评价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以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