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策略探究

2020-12-13 11:53:54刘效颖
关键词:游戏教学传统文化幼儿园

刘效颖

摘 要:本文主要对幼儿园游戏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幼儿园游戏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重要举措,希望对当前的幼儿教育有所助益。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教学 传统文化 融合

幼儿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发展的希望。现如今,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幼儿的教育,同时也给幼儿教师提出了更多合理化的教学建议。由于幼儿都喜欢做游戏,教师通过游戏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思维。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更多的收获,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健康的成长。

一、幼儿园游戏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重要性

1.能够为幼儿的终身成长奠定基础

幼儿的全面发展不仅关乎幼儿自身,更是衡量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标准之一。现阶段,我国需要不断在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游戏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游戏融进课堂中,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来教学,让幼儿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不断挖掘游戏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式,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开展系统化的传统文化教学,从而有效增加幼儿的文化素养,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幼儿来传承

现阶段,幼儿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逐渐融入幼儿园游戏教学中来,通过游戏教学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教师需要逐渐将游戏教学和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幼儿的学习质量。这样可以让幼儿对传统文化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并在系列性的传统文化学习中耳濡目染,从而实现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不断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自主学习传统文化,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幼儿园游戏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举措

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起点比较低,因此,教师需要找到符合幼儿特点的游戏,然后将传统文化不断融进游戏教学中,通过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可以逐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通过游戏教学,还可以让幼儿自主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来,在游戏化教学中汲取传统文化知识,为核心素养的养成奠定基础。

1.结合传统文化设置充足的游戏内容

幼儿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对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要明白幼儿天性喜欢游戏、爱动,性格比较活泼,模仿能力较强。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游戏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并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科学研究证明:游戏时间过短会使幼儿参与游戏的行为更多地变为旁观行为、闲散行为、过渡性行为,甚至会直接影响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

根据实际调查和对幼儿的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幼儿在学习中并没有体验过多样化的游戏,不管是小班的幼儿,还是大班的幼儿,游戏的形式都比较单一。还有很多幼儿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经常不参加游戏活动,这样不仅会影响对幼儿的教育,还会影响幼儿的成长。而且,很多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幼儿的知识学习,设置的游戏内容比较枯燥,让幼儿无法提起学习兴趣。例如,幼儿园经常开展的小组表演、角色游戏和积木游戏等,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融入传统文化内容,而且课堂中的游戏时间明显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多给幼儿设置一些游戲时间,让幼儿可以在游戏教学中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

由于一些传统文化的历史比较久远,很多幼儿对传统文化有陌生感。因此教师需要将游戏教学同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进而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幼儿在学习《唐诗三百首》的时候,教师不能一味让幼儿背诵唐诗,而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针对唐诗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幼儿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比如通过多媒体给幼儿放映瀑布的视频,让幼儿可以感受庐山瀑布的壮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来扮演李白并思考李白是如何观赏瀑布的。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让幼儿进行模仿,将李白观赏瀑布的神态、动作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意趣。

2.拓展课外资源,利用园外游戏活动,实现两者的融合

由于幼儿园的教学资源比较有限,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利用当地的基础文化设施,组织幼儿到园外进行游戏。教师要针对幼儿喜欢游戏的身心特点,利用园外的文化基础设施,科学创设游戏活动,并实现传统文化与游戏的有机融合,让幼儿既可以亲近大自然,又能在游戏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玩水设备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设施,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儿童泳池中学习游泳,向他们讲述关于游泳的传统文化知识,让他们明白游泳不仅是生活中的必备技能,还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幼儿讲述游泳圈的发展历史。当然,幼儿教师需要告诉幼儿溺水的危险性,告诉幼儿不能去一些没有标志的水塘中游泳,以免发生危险。如果当地的历史文化比较悠久,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研学活动,让他们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开拓他们的眼界。

3.传统文化与游戏选择要有针对性

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选择性。首先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需要把握好游戏的正能量,拒绝那些不健康的游戏,以免对幼儿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次,教师要意识到很多游戏都存在着竞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有竞争性的游戏来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竞争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让幼儿感受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可以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游戏,给予获胜的小组以奖励。

例如,教师带领幼儿开展跳皮筋活动的时候,可以先给大家讲述游戏方式,同时还需要给幼儿讲述民间跳皮筋的风俗,让幼儿可以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跳皮筋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是一种常见的民间杂技,由于其娱乐性和实操性比较强,逐渐在大众人群中流传开来。在清朝,跳皮筋也是后宫妃子、公主喜欢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教师在讲述完关于跳皮筋的文化知识后,幼儿就会加强对皮筋的了解,增强对游戏的兴趣,参与度也会更高。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哼唱有趣的歌谣,伴随着歌谣跳皮筋,通过这些歌谣让幼儿学习一些传统文化,或从中了解一些历史事件。比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实践证明,通过跳皮筋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学习古诗,通过古诗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传统美德。又如“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从小是个苦孩子,长大成为女英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通过这个歌谣,教师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刘胡兰这位革命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幼儿的需要。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找到适合幼儿的游戏教学模式,并不断渗透传统文化,借此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让幼儿对传统文化有全面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庄艺心《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新课程(综合版)》2019年第6期。

[2] 王怀亮《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年第7期。

[3] 张成琳《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学苑教育》2015年第1期。

[4] 顾文华《基于幼儿教育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探讨》,《福建教育》2013年第16期。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传统文化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20:42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1:00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