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巧妙融合

2020-12-13 13:25:40王彩红
关键词:融合方法幼儿园活动传统文化

王彩红

摘 要:本文将以传统文化为宏观视角,以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为切入点,立足于幼儿园的发展和建设,阐述当下幼儿园主题活动在创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列举出传统文化同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的方法与措施,以期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幼儿园活动 主题设计 融合方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7.033

在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不断结合的大背景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教学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除了注重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引进之外,更加强调对民族精神与优秀思想的传承,这种变化也给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思路和方向。而幼儿园作为培养儿童感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在主题活动的设计上,要尤为强调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

一、当下幼儿园主题活动建设情况分析

1.明显的同质化和复刻化

首先,教师在设计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显露出了明显的同质化和复刻化特点,他们过于强调带领学生认识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过于重视形式上的吸引力,并没有深入挖掘内容的设计和调整。尽管这类主题活动的开展,会在表面上十分光鲜,但内里却始终是一具空壳,并不能真正让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反而会让他们在重复性的光鲜中感到审美疲劳,丧失对主题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换句话讲,许多教师过于强调对新启元素的融合,从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他们并没有真正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导致当今社会的儿童对传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理念全然不知,这并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主流趋势。

2.忽视了解放儿童的天性

其次,教师在举办主题活动的时候,忽略了解放儿童的天性。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年龄较小,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着自己的潜意识,对教师的依赖性也十分明显。部分教师过分干预儿童的主题活动,强行将自己成人化的思想灌输到幼儿的脑海中,直接代替儿童进行探索实践,代替他们进行游戏。并且,部分教师制定的活动规则和游戏规则不能完全被儿童所理解,那些规则和标准更像是为教师自己设定的,这就会让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逃避心理,他们会丧失尝试的勇气和信心。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根源便在于教师没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内心的需求和期待,伤害了幼儿的主观情绪,也降低了他们对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3.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理解不透彻

最后,仍旧有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和宣传意义,他们在主题活动设计的时候,仅仅是把一些传统节日的元素融入进去,然后带领儿童简单做一些传统节日的游戏,或者是准备一些传统节日的素材,整体上具有十分明显的形式主义色彩,并没有真正传授给儿童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历史。与此同时,当传统节日和主题活动开展在同一天时,教师没有认真规划好主题活动的方向,导致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明显的无序化特点,这种做法反而会造成传统文化资源的大量浪费,不能发挥出文化教育儿童的有效作用。

二、就传统文化和主题活动相融合的措施探讨

1.提高融合的目的性

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必须要拥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带领全体师生去朝着同一方向共同迈进,主题活动和传统文化的融合自然也不能例外。在具體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活动的主题和方向,在正式开始之前,应当制定好各种实践活动的计划和方案,包括主题活动的具体形式、主题活动开展的区域、参与的人数、班级的分配、教师区域的划分等等,这些都与群体和地点息息相关。提高融合的目的性,制定出详细的规划和方案,可以避免出现群体走散的问题,也可以让幼儿带着目的去玩耍,而不是毫无章法,毫无方向地参与。除此之外,教师也必须要在活动中带着目的和方向去观察幼儿,对重点的主题活动和游戏活动要加强监督,分析幼儿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详细的方案进行引导,确保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和顺序性,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幼儿获得更多的乐趣和体验感。

2.分析幼儿成长特点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处于幼儿园时期的儿童年龄较小,他们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发展都尚不完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能被幼儿接受和吸收,也不是所有类型的主题活动都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和生理特点。对此,教师就需要对传统活动的元素进行筛选和辨别,搜集多样化的优秀文化资源和要素,立足于儿童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总结出那些能够吸引学生的信息,然后融入到相应的主题活动中去。并且,教师也应当尽可能拓展主题活动的形式,打造出平等且和谐的活动环境和氛围,通过多种渠道、多个领域,实现文化与活动的深度结合。例如,体育的主题活动就可与民间的传统游戏相融合,语言类的主题活动就可以与民间的文学,如童话、神话、古诗词等等相结合,音乐类的主题活动就可以与民间艺术,如民间音乐和京剧相结合,科学类的主题活动就可以与民间的益智类小游戏相结合。总而言之,传统文化与主题活动的融合,应当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历,从现实出发,最终回归现实。

3.明确角色划分

尽管幼儿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但他们也终归都是意志和心理独立发展的个体,因此彼此之间也必然存在一些区别和差异,他们对外界的需求也会存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做到因时制宜和因材施教,制定出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例如,在开展古建筑观察这一活动的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带领儿童了解传统的物质文化,让他们领略先辈的智慧与才华。对此,教师就可以把塔形建筑物作为例子,让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眼中所认为的塔形建筑物表现出来。此时,不同的幼儿所想出的表现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会用绘画的形式把建筑物表现出来,有的会用堆积木的方式表现出来,也有的会通过堆沙子表现出来。尽管幼儿选择的了解方式有所差异,但这些都体现出了主题活动的教育意义,而教师带领他们探究传统,也激发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幼儿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是成为他们的支配者,要给幼儿留有充分的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

4.探索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优秀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传承民族风俗和民族气节的重要基础,所以可以作为主题活动开展的重要参考和借鉴。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中秋节入手。中秋节是兴起于唐代的节日,也是中华儿女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古时,中秋节就有吃月饼、赏月、家人团圆的各种习俗,并且这些习俗已经流传了千年,至今仍保持着古时的韵味。对此,教师就可以根据中秋节的基本习俗,来为幼儿开展主题活动。幼儿园可以向幼儿的家长发出邀请,让家长和小朋友共同在学校内制作月饼,创造出家长和小朋友共处的时间和机会,而幼儿在家长的引导下,也会了解一些做月饼的步骤和程序,收获更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5.吸收民族艺术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历史大国,每一个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和文化艺术,在这其中,民族舞蹈就是较为突出的一种艺术种类,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民族色彩。所以,教师就可以将民族舞蹈引入到主题活动的创办中,选择一些较为简单易学,但又颇具民族风味的舞蹈,让幼儿进行学习和模仿。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为他们介绍这些舞蹈所代表的民族,介绍民族的历史和舞蹈的发展过程,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更加丰富的民族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增强文化底蕴。

总之,持续性推动传统文化与主题活动的融合是十分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不仅是推动幼儿全面发展的应有之策,也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准的有效措施。本文从目标确立、主体性分析、角色划分、节日探究、艺术学习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融合的方法,整体上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能够解决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教师教学的参考。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当如何抉择,仍旧需要教师尽可能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做到且行且思。

参考文献

[1] 白璐《浅谈传统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巧妙融合》,《学周刊》2019年第14期。

[2] 宋洁《传统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良好结合》,《新课程(综合版)》 2019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融合方法幼儿园活动传统文化
略谈幼儿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23:37:55
关于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探究
谈幼儿园晨练活动中的图标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3:21:38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论如何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1期)2016-09-20 06:30:40
翻车机粉尘治理研究与实践
科技与创新(2016年6期)2016-04-21 19:15:30
幼儿园活动中提高幼儿素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9期)2016-04-15 08: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