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摘 要:语文在教育工作中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的教育,更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小学是教育发展的基础阶段,这也是学生的观念塑造、个性培养、人格健全、兴趣引导的最佳时期,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传统文化作为依托。在多元文化碰撞日益激烈和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下,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加迫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9.005
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了《完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政策层面明确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包含了经济科技发展和文化复兴,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面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的特性,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能够引领新时代的发展,全面展现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1.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构成,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了传统文化才能够有效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同时涵盖了“语感”“能力”和“修养”等等方面。例如熟练读背古诗词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语感,使得学生们在语言运用方面更顺畅,逐渐提升小学生的听说读能力。识字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汉字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汉字学习能够提升学生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稳步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此外通过简单古诗文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形成一定的文言文认知与学习基础,奠定中学语文学习的根基,有效发展学生们的语言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西方文化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保持着强势地位,很多青少年对西方文化过度追捧,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这严重影响到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未能给予学生们正确的价值导向,学生们无法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之中可以围绕小学生的特点,向他们展示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我国古代的历史性发明、美妙的传统音乐、形象优美的汉字等等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学生们将会逐渐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将快速提升。
3.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最佳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拉动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回归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既是为了突出教育本质,也是为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会对学生与教师产生影响,更会对学生身边的人产生影响,一代一代地完成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将在课堂内外持续彰显,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爱家爱国等等传统文化理念能够在学生内心留下深刻烙印,让整个社会充满和谐氛围,学生们对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也会相互影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将会更加顺畅。
二、傳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汉字入手,夯实基础
中国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汉字载体,作为唯一的表意文字,汉字呈现出中国先民的智慧,反映出古人的生活、信仰与文化。汉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学习文化应该从文字入手,向学生们呈现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小学阶段学生对汉字蕴藏的中文化的习得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实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就要强化学生们的汉字习得,借助识字课程拓展学生们的认知。集中识字能够让小学生们在最短时间内掌握阅读所需要的字,避免识字量对学生阅读造成制约。识写分开则是在学生们掌握了一定识字量后再开始写字教学,写字内容与识字内容并不同步,教师不需要对学生写字能力的速度过度担心,学生们在进行了大量阅读后已经能够掌握很多字,写字与识字能够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识写分开能够让学生们在学写过程中发展写字能力、强化书写功底,并提升学生们的文字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在低年级阶段展开集中识字教学,选用《三字经》和《千字文》等等经典启蒙书籍作为辅助教材,选择适合学生们的内容完成教学,持续提升学生们的识字能力。
2.阅读经典,感悟文化
经典包括了先秦诸子、史书和优秀古代文学作品,传统文化在这些经典作品中相互交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将民间故事、汉字、国画等等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将配有国画和书法的古诗展现给学生,丰富学生们的感受和想象,学生们在长期学习与熏陶下将会对国画和书法形成更强的审美感知,教师同时可以结合诗词内容向学生们传递知识。长期以来教育工作对积累高度重视,但是却未能关注学生们的感受,诗词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契合点也未能有效呈现,教师在经典诵读过程中应该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让学生们获得更加真切直观的感受。例如教师在立春节气可以带领学生诵读《春园即事》,雨水节气可以带领学生诵读《观田家》,惊蛰节气可以带领学生诵读《桃夭》等等,学生们将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感悟。
3.关注兴趣,课外拓展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浓厚兴趣,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们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特别是游戏活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之中可以根据学生们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活动,例如成语接龙、猜灯谜、看图猜词等等游戏能够迅速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游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在游戏过程中适时向学生们讲解字词和成语的内涵,促使学生们积累相关知识。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不仅仅要在课堂范畴内进行,更应该依托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推进,引导学生们主动践行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参与包粽子、包汤圆、包饺子等等活动,学生们在愉悦的氛围下分享传统文化故事,这样可以逐渐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与效果。课外拓展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影响,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并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金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利用》,《决策探索(下)》2019年第6期。
[2] 张立霞《内容选取、呈现方式与发展趋势——两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比较》,《语文建设》201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