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相结合的策略

2020-12-12 10:07董月华
关键词:小学德育结合传统文化

董月华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对滋养少年儿童的身心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华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资源。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思想、成语、典故以及著名人物的事迹、道德操守和人格品质都具有德育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创新德育工作。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德育 结合 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要重视道德引导,使传统文化发挥道德教育、智力开发、文化熏陶的作用。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特点,以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优势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德育的资源,其优势首先表现在它是构建有民族特色校园道德体系的前提。当代社会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引导学生从道德教育中汲取文化精髓,也是创新教育、创新德育的重要措施。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实现教育改革与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将影响学生一生,这也是学校致力于终身教育的意义之所在。教师培养学生知识、能力、道德,使其全面发展,也会让学生学会如何生活,如何进取,如何立足,如何发展。为了解决此前应试教育模式产生的一些不良思想,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在德育工作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创新德育工作的需求。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相结合的策略

1.精心安排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学校可以编写一些校本课程,把传统文化内容编入其中;也可以结合学生日常课程,渗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使优秀品质和道德准则贯穿学生的整个在学习,实现趣味性、活动性、参与性的统一,为学生呈现丰富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进行道德教育。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课程内容进行拓展,开展传统典籍阅读活动,深入普及一些有意义的古典小说、戏剧片段和古典音乐作品。定期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鼓励学生认真读书,勇于表达,同时把读书活动列入学生的考核考评内容,加强督促与考查。再如,借助重要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思想道德活动。在9月开展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教师节、国庆节为德育主题的爱国主义活动,制作宣传手抄报,开展歌咏比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参观。

2.灵活运用部编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与以往教材相比,部编版语文教材增加了“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两部分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有效讲授,可以较好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例如《春节童谣》对腊月二十三到大年初一习俗的叙述,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民俗有所了解,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家里的一员,即使是放假,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再如《剪窗花》,不仅能让儿童了解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介绍梅花、喜鹊、鲤鱼这些事物在道德层面的寓意和人们赋予它们的内涵。“日积月累”大都以传统文化语言、故事的形式呈现,内容丰富,儿童容易产生兴趣,既有利于学生习得规范的语言文字,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为德育提供了便利。

3.用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

传统文化精髓主要表现在:对个人德行修养的重视,对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的倡导,对和谐人际交往的营造,对尊师、重道、谦虚、礼让等处世哲学的提倡,对爱国主义思想、民族情怀的渗透。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校园德育工作必须承担的责任,要充分依据新形势,尊重学生个体成长,选择合理的道路,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历练。深化学生对学习意义的理解,使他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把尊重和感恩作为德育的主要目标;增强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指导,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4.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人物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不乏一些人物及各种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向这类人物学习,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道德品质的具体认识,吸取人物身上的品德修养,通过探究人物事迹,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有的学校以关公为榜样编制了校本课程,对关公精神进行了简要解读,并在忠义、诚信、热爱、智慧、勇敢等方面介绍了大量故事,成为延伸学习的重要内容。学校尤其要将少先队员组织起来,成为学习关公精神的先行者,使他们对周围的学生产生有效的影响,发挥引领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关公的仁爱之心,关公一生不杀士兵,不斩落马将,这是“仁”的表现。引导学生对“仁”进行学习,就要使他们认识到博爱的重要性,倡导以和为贵,与其他学生和谐相处,友好待人,尊重师长,不搞个人主义。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在小学德育工作中,需要不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精髓。從德育目标、内容、思想和队伍建设入手,以提升学生思想境界、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品德为目的,运用丰富的资源来充实德育教育,实现校园德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丽旭《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课程的路径探析》,《现代交际》2019年第24期。

[2] 朱静《论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才智》2019年第36期。

[3] 黄萍《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结合传统文化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