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0-12-12 10:07罗春智
关键词:魅力应用策略传统文化

罗春智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对传统文化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文章以数学教学经验为基础,先对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进行阐述,之后对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魅力 应用策略

考虑到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限,教师要保证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并非易事,这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让传统文化以学生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在数学课堂中呈现出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一、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

1.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应用,能够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学生只能依靠教师的讲解对数学的相关概念、原理进行了解。在渗透传统文化后,数学知识的出现不在单一,甚至充满了故事性和趣味性,这可以改变原有的数学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提升学习兴趣

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这让小学数学课堂处在低效状态中。但将传统文化内容应用到教学中,原本单一、枯燥的数学知识能够以历史故事的形式予以呈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实现了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完成数学知识的讲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3.强化知识记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传统文化进行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相较于死记硬背的数学概念而言,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呈现出来的数学知识更容易被学生记住,这对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传统文化在生活知识中的应用

数学离不开生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知识,例如《时、分、秒》《年、月、日》等。为了提升学生对生活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此类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内容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时、分、秒》的教学时,我就告诉学生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时、分、秒”的时间单位是从西方引进的,我国古代用“时辰”来记录时间,而“时辰”又与“十二生肖”有着联系。接着,我引导他们说出十二生肖的顺序,并让他们通过“二十四小时”和“十二个时辰”的对比,计算出一个时辰等于几个小时。我又让他们根据“二十四小时”去猜一猜十二个时辰分别代表的是几点到几点。学生经过思考和计算,得出“子时是凌晨1点到3点、丑时是凌晨3点到5点……”在听完他们的回答后,我告诉他们“子时是23点到1点,丑时是凌晨1点到3点”,以此类推。学生对此感到诧异,我又告诉他们“子时之所以是23点到1点,是因为这时候的老鼠最活跃”。这种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传统文化,还加深了知识的记忆。

2.传统文化在乘法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古代的很多典籍中都记载了沿用至今的数学知识,例如“乘法口诀”就是其中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他们对乘法口诀的理解,我并不直接要求学生直接背诵,而是先给他们讲一讲古代乘法口诀的内容,让学生真正了解乘法口诀的意思,进而完成记忆。

在课堂上,我告诉他们古人也背乘法口诀,但他们的乘法口诀有一个更有趣的名字,叫“小九九”,之所以叫“小九九”,是因为他们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这与我们的“一一得一”有差别。另外,“小九九”的结尾是“二二如四”,所以在“小九九”中并没有关于“一”的内容,乘法口诀之所以加入了“一一得一”等,是考虑到其完整性。在我的讲解下,学生不仅更好地了解了乘法口訣的历史,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3.传统文化在测量知识中的应用

测量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内容,我们在教学时,除了要运用多样化的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必须借助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测量的历史,从而实现对他们数学素质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在组织他们完成用格尺、米尺测量物体后,会给他们讲关于“《九章算术》与刘徽”的故事。让他们了解古代“丈、尺、寸、分、厘、毫”的长度计量单位,并通过与现代长度单位的相互转换来了解古代1个单位的基础长度,例如1丈约等于3.33米,1尺约等于0.33米等。另外,我还会举一些相关俗语,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成语的寓意,从而进一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他们综合素养的构建提供支持。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作为记录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载体,将其应用到数学课堂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恰当的传统文化内容,确保学生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探究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并在数学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所提升,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素质教育目标,为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晓菁《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传承》,《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年第22期。

[2] 王聪培《数文结合—让小学数学课堂散发出传统文化之美》,《课程教学研究》2019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魅力应用策略传统文化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