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发展时期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提升对策

2020-12-12 06:22
关键词:工程硕士硕士生大学

冯 涛

西安工程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6月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工程硕士教育(以下未特别说明,均指全日制工程硕士)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市场竞争、人力资本梯度升级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等因素密切关联[1-3]。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驱动力日益增强和信息通讯革命对大学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4-5],麻省理工学院(MIT)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向21世纪教育规划实施的成效的基础上,面对已经发生变化的世界、大学和学生,重新思考在一个全球学习社区(Global Community of Learners)环境下重塑实践的、基于科学的和聚焦问题的大学工程教育模型,并通过在线教育、混合学习和数字教育帮助学生为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挑战做好准备。面对新经济及其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经济背景、发展环境,以及教育对象、目标、内容、路径和质量评价标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经济发展时期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应走向何方?这是一个亟需通过实践回答的紧迫问题。

一、当前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式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2009年,教育部决定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工程硕士并全日制培养。可以说30余年来,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始终在改革、探索和实践的道路上前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截至2014年,我国在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工程硕士生)已达60.51万人,占在校研究生总数的32.75%,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工程硕士生[6-7]。工程硕士生对教育经历的满意度持续提升,2015年总体满意度达到71.5%,高于学术型硕士生的满意度[8-9]。但是学者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路径依赖;工程硕士生校外导师配备率低于23%,且作用发挥得不明显;有机会进入实践基地的工程硕士生不足30%,实践环节考核流于形式;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和导师指导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10-11];工程硕士教育与专业认证对接仍存在问题[12];工程硕士教育与社会契合度不高[13],工程硕士毕业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发展变化的洞察力和敏感度、交流合作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仍有待提升。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2016年12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国家需求、国际竞争环境、教育对象和资源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就发展使命而言,落实“中国制造2025”,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世界制造大国向世界制造强国的转变,站到世界产业供应链的中高端,需要我国工程教育保持持续的、高质量的、有效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供给;就发展目标而言,面向2035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工程教育体系,使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跻身世界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成为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也需要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持续探索和改革。但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虽然我国综合排名居世界第28位,但是在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三项指标上分别仅居世界第54位、第45位和第30位。这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和目标是不匹配的。面向未来,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将走向何方?

二、世界一流大学面向21世纪的思考与对策

斯坦福大学提出教育是“一个产品,同时也是学生和教师在动态的、受到周围变化的世界影响的校园中彼此开放对话的一个过程”。这个概念反映了美国大学对21世纪教育“现代性”的响应,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尊重,以及融合了过程和结果的教育质量观。其中教育“现代性”是一个尚未普遍进入我国教育界理论视野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迅猛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陆续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而瓦解传统、流动的、液化的、不确定的现代性特征也日益凸显,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4]。对于个体而言,现代性社会充满了无限的、不确定的选择,需要从承担者转向责任者。教育现代性表现之一就是大学需要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大学校园培养学生应对后大学时代不确定性的选择的能力。

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始终保持对经济、社会和技术变革及其对大学影响的关注,不断思考大学未来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如何达到未来的目标?学生能够在研究型大学获得什么?并及时调整大学的教育规划和教育策略。正如哈佛大学Rakesh Khurana 教授所说:“我们需要提供给学生在智力、社会和个人方面深刻的变革性的体验,使他们为未来服务的和领导的生活做好准备”。20世纪90年代,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了ReportoftheCommitteeforthe21stCentury(1994年),对21世纪世界和大学教育可能发生的变革(如竞争性市场因素的影响将越来越大、知识的发现与应用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大学边界将逐渐消失等),以及大学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教育愿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大学为实现这一愿景可能遇到的未来诸多困难和挑战及必须采取的现实决策和核心行为(Core Activities)。斯坦福大学在其StanfordUniversity2004AnnualReport-CreatingaSustainableFuture中提出:大学应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和重塑研究生教育,以应对21世纪的挑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于2009年发布了FrameworkfortheFuture,提出整合大学内部跨部门协调能力和对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能力,以保持作为研究型大学在世界大学的领先地位。麻省理工学院于2014年发布了Institute-wideTaskForceontheFutureofMITEducation(FinalReport),提出尝试探索模块化、基于游戏的学习,混合学习,全球化讨论,增强多样化等新型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以对未来的学习者产生积极影响,并保持在世界大学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三、新经济发展时期我国工程硕士教育面临的挑战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发展新经济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应对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目标。与传统经济相比较,新经济以信息技术、绿色环保技术为主要特征。基于“互联网+”的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已经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标准的行业模式来描述。在新经济发展时期,“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的共同作用将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大批落后产业及其职业需求将减少甚至消失,节能环保、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催生大量新的职业需求,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也更加多样。同时,也更加不稳定、不确定。

实践性是工程硕士教育的本质特征,某种意义上也是工程硕士教育的价值追求、目标、内容、路径和质量评价标准。在新经济发展时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行业,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概念、特征、内涵发生变化,对工程硕士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选择判断的能力、对学科交叉知识的融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传统行业划分的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及其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基于“大工程”的学科交叉培养只是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边界的扩大而非突破。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前瞻性、引领性和多样性不足。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新经济发展时期的教育现代性问题:面对不断涌现的新产业、不断消失的传统产业、毕业生在后大学时代不断变化的职业发展,以及其他不可知的选择和挑战,我们的工程硕士教育应该赋予学生怎样的能力?

四、工程硕士教育适应和引领新经济的政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大学,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表明,一流大学对于维持和刺激经济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4]。但是相对于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对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变革的密切关注与敏捷响应,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尚缺乏对如何服务新经济的思考与实践,对面向2035建设现代化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现代性问题认识和准备不足,对新经济的响应滞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工程硕士机制体制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缓慢[15]。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国大学需要坚持“三个面向”“四个服务”,以及“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主线,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新经济,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工程硕士教育积极发展。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四点政策建议。

(一)工程硕士教育主动对接和引领新工科建设

生源基础与培养目标错位是制约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因素。我国工程硕士生源80%~90%来源于应届本科生,缺乏职业性工程实践经历,且本科期间实习实践环节较为薄弱[16],因此工程硕士教育阶段不得不弥补学生在本科阶段实践能力不足造成的短板。就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而言,作为世界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始终秉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而非讲座和考试获得更多”的理念,有70%的本科生参与了教师的开创性研究项目,65%的本科生参加过志愿服务。为适应新经济,教育部于2017年启动了新工科建设。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新工科建设能够为工程硕士教育提供高素质的生源,缓解工程硕士内生性问题。但是这也促使工程硕士教育必须在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加快改革,主动对接和引领新工科建设。这是工程硕士作为工程教育高端的地位所决定的,也是工程教育整体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需要。

(二)探索和实践灵活多样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较之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在招生考试、学制、学位授予等方面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各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服务地方区域和产业领域、培养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来源和不同职业发展方向的学生的诉求也存在差异。在新经济发展时期,各高校应采取以下措施: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提高对新经济发展时期人才结构、规模、类型和质量需求变化的敏感度和响应敏捷度;加大各培养要素的有效供给,增加工程硕士生在培养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性,提高工程硕士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服务工程硕士生长远发展、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标,根据工程硕士生和企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将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逐层分解、落实到工程硕士教育的全过程、全环节,建设特色鲜明、灵活多样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三)以创新创业能力引领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

面对后工业化时代高等教育现代性问题,世界一流大学转向重视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和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将学生置于核心位置”,对策之一就是“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s)的提出和实践[17]。欧盟对核心素养的定义是“知识经济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18]。本研究认为,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引领的工程硕士实践能力是新经济发展时期工程硕士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工程硕士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工程硕士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19],也是工程硕士教育主动适应新经济发展时期教育现代性的要求,即不仅培养工程硕士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工程硕士生独立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面对不确定的选择时能够运用知识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着力提升工程硕士教育质量

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有赖于丰富的实践训练。校企合作是开展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但是校企合作需求不对称、学生实习需求与职业目标不稳定、校内考核和企业考核不对接[7]等因素导致工程硕士生实习效果不理想,校企合作契合度不高,多数处于中度水平[20-21]。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公布,为新时代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提升指出了方向。因此本文建议: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一方面,以开放的态度加大企业参与工程硕士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招生、培养、考核、就业等机制体制改革,提高工程硕士教育对企业创新和人力资源升级的贡献率;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企业大学经验,借助“互联网+”技术开辟工程硕士教育校企合作的新平台和新途径,探索和实践一个基于产教融合的,提升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有效合作模式。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硕士生大学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签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孙思扬作品
《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导论》教学思考
赵燕磊
Younger and Older learners’Advantage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Different Learning Set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