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军
东华大学 外语学院, 上海 201620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中的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已悄无声息地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延拓了教育时空, 带来了思维方式乃至学习方式上的根本革新,对教育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
根据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对大数据作出的界定:大数据指数据量极大, 以至于无法使用常规数据软件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1]。教育领域中的大数据多为学习者行为数据,通常来源于学生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以及课程管理平台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可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方法,为教师进一步开展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
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IDC)认为,大数据区分于传统数据的四大特点包括:海量数据规模(Volume),指数据的存储容量大,计量单位可达EB、ZB、YB 及以上级别;高速数据流转(Velocity),指数据分析的速度极快,在数秒内即可给出海量数据信息的分析结果,具有极高时效性;多元数据类型(Variety),指所包含的数据类型极多, 既可以是网站记录、网络日志、图片信息,也可以是动画、视频、地理位置等数据信息;巨大数据价值(Value),指大数据的意义在于从其海量数据中规整出的重要价值[2]。
在教育上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用户既是数据的使用者,同时也是数据的生产者;数据来源于合作,合作产生更多的数据;评价和分享数据本身也是数据;大数据带来全新的时空理念;大数据带来新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大数据既可以帮助预测,也可以基于预测提供建议[3]。
英语写作能力作为语言学习的产出性技能,是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能力上未曾得到明显且有效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培养导向上还是重知识学习,轻知识产出以及大学英语教学和国内英语水平考试对写作能力的要求一直较低。具体而言,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未制定明确的写作教学目标,写作授课教师因此没有清晰的写作教学方向,直接导致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目标与学生写作实际应用需求相脱节的问题。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主要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是雅思、托福考试中的写作测试项目为教学导向,在课堂上通过分析范文在语法、词汇、句式、结构上的套路,记忆、积累、模仿。学习者往往忽视写作作为产出性技能在情感、认知、思维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上的应用价值,只是为了考试而写作,写作内容往往生搬硬套、思辨缺位、空洞无物,写作的应用价值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彰显。
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通常以读写教程或者综合英语教程(以阅读材料为主,针对阅读材料配套听、说、写、译技能的练习内容)中的写作任务或练习作为授课内容,这些写作训练是与综合教程中阅读材料相配套的,设计往往简单、宽泛,未能对写作技能进行系统且全面的讲解。另外,学习者语言的输入主要来自教材中的阅读文本,这些文本更新缓慢,故而往往与实际写作需求相脱节。以笔者授课的综合教材为例,虽然在五年内有过一次版本上的更新,但基本上属于课文顺序的调整或者不同级别文章的替换和调整,看似改版,实属微调,并未给师生的读写教学注入新鲜的语料。总之,缺少系统、全面的写作教学资源,缺乏有效、足量的语言输入使得教师教得片面、单调,学生学得被动、低效,教与学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大大受限。
现有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即通过教材传授写作知识和策略,统一安排写作任务,全面掌控学习者的学习内容、进度及方式;学习者则处于被动地位,通过记笔记和写作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习作,等待教师反馈。教师的批改主要集中于语言运用的纠错式评价,这样单一维度的负面评价往往难以有效激发、鼓励学习者的写作热情。写作教学中个性化考量的缺乏,评价反馈的不及时以及评价方式的不积极使得学习者的参与意愿逐步减弱,学习写作的积极性下降,写作动机不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倡导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理念因而未能在此类写作教学中有所体现。
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是教育的完全途径。PBL教学模式以精心设计的问题为教学起点,要求学习者掌握核心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自主学习策略以及提升团队合作能力;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全面深刻的认识,精心选题,构思出具有代表性和包容性的“问题”。同时,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鼓励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相关知识,了解背景资料,提高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者应对挑战的素养。[4]总之,以“问题”为教学驱动的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地位,鼓励生生、师生合作,在“协作”中共同进步;发展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在“探究”中求创新,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5]。
Hyland 认为英语写作教学有三种取向:一是文本取向,关注写作成品,即以书面形式呈现可供分析的文本,通过单词、句式和篇章结构的有序组合表达思想,抒发情感;二是作者取向,关注写作过程,即视写作为作者根据情境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认知过程;三是读者取向,关注目标读者,即读者的理解程度、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对写作产生的影响[6]。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以文本取向为导向,教师注重学生语言层面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却忽视了认知、情感、社会文化等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费时低效现状改变的关键在于摒弃单纯以语言能力为导向的操练模式,鼓励学习者在用中学,通过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输入,培养学习者输出、运用语言的能力,并逐渐内化为学习者的语言素养和思维能力。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强调元认知能力发展,鼓励合作学习,突出学习者主体地位、教师引导作用以及发展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方面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
(1)融入真实情境,唤醒内心真实感受和创作欲望
在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写作课堂上,学习者通过主动融入真实情境,如浏览博客、参与微信群话题热议等信息交流方式,参与到更具时效性话题的讨论中,写作热情得到激发,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被唤醒,写作由心而生,个性化学习得到落实。
(2)增强写作自主性,促进元认知能力发展
元认知指深入了解自主学习能力的心理机制,元认知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7]。在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写作教学中,学习者在发现、解决情景问题的自主写作环节中通过推理与思考促进了元认知策略的构建;通过评价习作语言表达、写作技巧与话题论证的契合度,反思自主写作过程中采用的思维策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3)开展协作互评,发展合作、沟通能力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写作教学促成写作评价方式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分析写作范式、批改习作的全权主导者转变为鼓励学习者自主写作、同伴互评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一方面,教师角色的这种转变加强了师生、生生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另一方面,在交流合作的写作过程中,学习者的表达、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4)深化思维训练,培养评判性、创新性思维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写作模式,通过学习者对问题的亲身体验、探索,同伴互评,自我反思等课堂环节的具体实施,创建自由批判环境,促使学习者反复质疑、深入思考,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深层次思维能力均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是革新现有写作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在教育大数据的科学化、可量化技术支撑下,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写作教学与研究也将成为改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费时低效的可靠路径。
大数据时代,教育数据的价值正在被广大教育者重新认识和评估。教育数据不再仅仅是一堆用作统计的数字,而演变为一种变革教育的战略资产和一股科学创新的力量。一方面,作为教育战略资产,教育大数据助力师生通过教育数据战略的实施、战略资产意识的强化,成为教育数据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另一方面,作为一股科学创新力量,教育大数据在当今综合考虑文化、社会等多重因素的系统化改革中,对繁杂的交叉领域数据进行科学、有序、有效的关联分析,摆脱以往依靠个人经验、主观定夺和简单统计的方式制定教育决策,转向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总之,教育大数据促使教育发生一系列根本性转变:教与学之行为信息得到精准记录,教育过程由“非量化”到“可量化”;数据驱动提升决策可靠度,教育决策从“经验化”到“科学化”;教育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助力教师对学习者的真实评价和针对性指导,教育模式由“大众化”到“个性化”,因材施教有效落实;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教育资源与业务的直观、科学管理,促使教育管理从“不可见”到“可视化”。[8]
在政府、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力量的推动下,教育大数据在教学领域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者也积极投身于数据技术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的模式研发与教学实践。教育大数据与大学英语教育融合的最大价值体现在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攻坚环节的日益深化——写作教学改革与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以及对基于问题式学习写作教学模式等新型教学模式智慧化变革的持续推动。
传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仍处在“教师讲解写作技巧、统一布置习作,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提交等待反馈”的线性教学管理模式下。大学英语PBL写作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使教师的地位发生从主导者到引导者的根本性变化,因而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对教学流程做到统筹规划,对“写作问题确定、生生互动合作、自我评价修改”等环节实施有效监管和指导,课程管理的科学化迫在眉睫。教育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数据分析走向深层次挖掘,既注重相关关系的识别,又强调因果关系的确定,越来越趋于规范化、有序化和全面化。这一数据分析技术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上的应用帮助写作教师从留存于网络平台的海量学习者数据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即学习者在PBL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难点。换言之,教师通过对写作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生生互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习作修改等环节留下的数据进行采集、汇总、挖掘与分析,并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对下一阶段PBL写作教学重点精准定位,对学习规划明确建议。教师对课程的管理、决策以及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走向数据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写作教学改革更趋于理性思辨和数据决策。2010年上线的基于云计算的批改网、2017年推出的手机批改网,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语料库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照学生英文习作和语料库数据对学习者书面习作作出即时评价。网络学习平台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写作过程,如已查生词,已阅文献,创作时间,修改、提交习作次数等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既能帮助写作教师了解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规律,也有助于发现学习者写作的共同问题,作为下一阶段写作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统一讲解;同样,学习者可从数据分析、即时反馈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语法错误、搭配不当等问题。基于大数据的批改网在加强写作教师对课程、学习者有效管理和引导的同时,为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和主体身份确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教育大数据技术能对海量教学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预测,可用于了解学习者个人的实际学习效果,为学习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路径、学习工具与服务,改变了以往千篇一律的写作教学模式。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英语PBL写作课程中,教师通过对学习者学习历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发现个体学习者的兴趣点、难点、学习习惯等个性化特征,从而在课外自主写作环节提供相应的翻转课堂学习和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学习建议,并根据所发现的学习者的共同问题,准备相应知识与技能环节的课外辅助教学材料,实现个性化资源与服务的推送,担当好学习者自主学习(课前发现问题的预习活动以及课后解决问题的复习工作、修订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大数据技术对教学过程的全程跟踪能帮助教师分析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助力教学方案的调整、个性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从而提升写作教学效果。另外,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写作学习方式使学习者的写作欲望被唤醒。在教师的促进和引导下,学习者根据数据平台上反馈的个性化学习特征,主动解决写作问题,无论是语言上还是思维上的不足都可以通过同伴间开展的在线讨论、合作互评,甚至是合作写作得到逐步改善,实现在真实问题和互动语境下的情境式写作。总之,在教师、网络课程、同伴提供的语言技巧、写作策略等具体建议的辅助下,学习者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内在写作欲望进一步增强。因此,在大数据技术的有力支撑下,诸如“问题驱动”“做中学”“基于真实情景的个性化教学”等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PBL写作课堂中得到有效落实。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写作学习和教学工具不断推陈出新,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发的写作工具WordNet,通过提供词义、上下义词汇、词语搭配等信息为学习者提供相关话题或内容方面的参考,激发学习者灵感。此外,Inspiration、Evernote等用以记录文字、绘制流程、制作脑图的教学软件得到研发与应用。这类软件不仅可用于传递知识和记录有价值的信息,也可促进学习者谋篇布局,并以图谱呈现相关结果,促成篇章结构与思维构成的直观化、可视化实现。因此,教育大数据在大学英语PBL写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将进一步驱动个性化写作方式的全面落实和充分实现。
教育大数据背景下,写作教学评价正由“经验”转向“数据”,由“宏观”转为“微观”,从“单一”走向“综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评价也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更加科学、精准、全面。智慧学习平台下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真实情境下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完整采集,包括学习地点、时间, 学习者个性特征,所选设备、工具等,这一综合数据记录可为在大学英语PBL写作教学中开展学习者个人单项技能(如词汇、语篇谋划、思辨能力等)微观能力评定以及完整学业阶段的宏观写作发展评判提供更为全面、详实的数据支持。具体而言,大数据平台使得学习者个人拥有了持续存储一学期甚至数学年的写作学习数据档案袋,能让教师持续且全面地记录课程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信息。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学习者档案袋中的数据永久存储在云端。通过科学评估模型,对教师、学习者宏观发展作出定期评估,既能作出覆盖学习者群体的宏观课程规划,又能针对学习者个人数据提出细致入微的策略指导。另外,网络平台通过学习者在互评过程、互评结果中留存的数据能对学习者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沟通技巧、思维表达作出评判。基于互动、交流、建议、评判的多样化网络写作任务监管并鼓励学习者在自我评价中深入反思,在同伴互评中提出中肯且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或建议,既锻炼了学习者的元认识能力,又提升了学习者的深层次思维能力。换言之,学习者通过自我评判,发展自我反思、自主学习的元认知能力。在基于网络的同伴互评大数据参照下,写作不仅是对语言形式、写作技巧的细微打磨,更是对思维建构、谋篇布局的深入思考,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深层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在全息化大数据写作评价体系下,学习者畅所欲言,其表达交流的愿望被唤醒,在积极指正、友善建议的同伴互评氛围中,每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都得到增强,效果进一步提升。然而,目前依托大数据的辅助写作系统如NOODLE TOOLS主要提供列大纲、生成参考文献、独立写作或同伴合写功能,包含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PBL写作教学环节中思维发展数据的多维动态写作系统尚待研发。
总之,作为大学英语PBL写作教学改革的有力技术支撑,教育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教师进行数据化、科学化管理;大数据的强大预判能力促成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教学反馈的全面性使得写作教学更具针对性,趋于个性化;大数据支持下全面、立体教学反馈体系的建构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对写作过程的深入反思,进而加强了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合作互评,学习者语言表达背后的创新性、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深层次思维能力也得到开发。写作教学最终回归本源,即学习者思想、情感表达力的提升。
在当今“数据驱动学校,分析变革教育”的大数据时代,教育大数据必将改变传统教学面貌,“数据驱动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的必然。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评价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推动信息技术和英语写作能力提升走向深度融合,实现写作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加强写作教学效能,培养学习者深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促使英语学科教师、信息技术科研人员和学校管理层通力合作,打造专业互通、精诚互助的大数据教学团队都将成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