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认同视角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2020-12-12 00:03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严 庆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 100081)

自20 世纪80 年代共同体主义盛行以来,共同体的政治意涵愈发突出,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国家、家庭和社区集体价值的推崇,对爱国主义乃至世界主义的倡导。具有浓郁集体主义传统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对内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当代中国领导人的鲜明主张。共同体理念是回答“中华民族为何成为一个”的有力答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让每一个中华民族的成员都认同和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自觉地认同、归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政治家们早已洞悉,政治分歧乃至持久的相互冲突,在深层的维度上,往往就是由分属不同共同体的人们在各自的共同体利益和信念上无法让步所致。而这些利益和信念常常是让一个群体成其为共同体、让一个个体成其为共同体成员的东西[1](3)。这个“东西”实质上就是政治认同。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政治生活和国家建设越来越体现出认同政治的特征,或者说政治系统运转和政治治理越来越强调以广泛的民众认可和赞同为基础。因而,培养民众的政治认同,培养人们对政党、制度、国家在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便成为现代国家建设的常规内容和基础性工程,因为政治认同是维系政治制度合法性和政治稳定的内在力量。从政治认同的视角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多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方略。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及其内生动力

在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历史基础时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2]。

(一)“多”与“一”:辩证的共同体

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为我们积淀下的财富,看今朝、望未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如果探究多元积聚成一体的共同性来自哪里,则具体体现在: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为各族人民及其先民共同生活创造了共同地域,为多元积聚成一体提供了家园这一物质条件和空间;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为各族人民及其先民滋养了共同记忆,为多元积聚成一体提供了久远的伴随感;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为各族人民及其先民留下了共享的人文符号和价值,为多元积聚成一体提供了文化纽带;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伟大精神,为各族人民及其先民储备了认同发酵剂,为多元积聚成一体提供了精神力量。地域的共同性、记忆的共同性、文化的共同性、精神的共同性相互催化,成为多元积聚成一体的复合条件,共同性是共同体的命脉。

从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横向结构或格局来看,是“多元”的民族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一整体,56 个民族是组成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单元和部分,应当注意的是,56 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不是简单、机械的组合或拼合,而是有机的聚合,聚合的有机性来自不同民族之间的共性和56 个民族共有的共性。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机的多民族统一体,中华民族的有机性来源于各民族历史和现实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不同民族发展的需要,是各民族之间存续共性的基础,也是各民族汇聚成中华民族的聚合力量[3](145)。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纵向结构或层级结构来看,是上位的“一体”统合下位的“多元”,“一体”是由共同利益、共同命运所决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优先性,“一体”的优先性在秦朝以来的王朝时代体现为崇尚君王的“天下关怀”和对“大一统”治理理念的推崇。常安指出:“秦朝一体化整合努力以及建立郡县制的直接管理模式有力地加强了对多民族统一王朝的控制,使得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具有现实操作的可能,同时也使中国境内各民族从此视统一为正常状态、分裂为非常状态成为一种共同的心理认知基础。”[4](21)“一体”的优先性在主权国家时代则体现为对国家利益和主权唯一的尊崇。“一体”的显著性在现代主权国家之间的竞争中越发凸显。

需要指出的是,在理解“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时,不能简单、机械地将两者作为“两个端点” 进行比较,因为“多元”与“一体”本身是相互融渗的。中国哲学中的“多”与“一”是相对的,即“一”与“多”互相包容而为一体,“一”是“多”的“一”,是故才称为“一”;“多”是包容“一”的“多”,才称为“多”。所以并没有一个在“多”之外的“一”,亦没有一个在“一”之外的“多”[5]。在崇尚和合的哲学中没有“一”“多”对立之论。安乐哲在解释唐君毅的“一多不分观”——中国生生宇宙论时总结道:“一与多的不可分、个体身份与情境间的连贯性、独特性与多义性的共存、连续性与多样性的相互关系、完整性与综合性的包容性、从关系紧张中产生的共享和谐动态,以及经由效果全体实现的具体细节表达等。更为重要的是,‘一多不分’以另外一种方式描述了内在的、本质的关系性原则——将所有‘一’与必然作为其情境的‘多’合为一物”[6]。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与历程更当秉持如此的“多”与“一”的关系。

(二)中华民族的内生动力:追求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和中国经历了齐头并进、人口和国家同构的进程。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2]。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及其先民在文化、经济、情感上互动、交流、融通,既编织起依存共生的社会网络,又融汇出美美与共的精神家园。在阿米泰•伊玆欧尼看来,“共同体可以用两个特征来定义。其一,一个共同体需要一个人们之间能够彼此影响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经常相互交织,并且能够相互增强。其二,共同体需要信奉一系列共同的价值、规范、意义,以及共同的历史与认同——简言之,一种特殊的文化”[7]。中华民族共同体无疑兼具这两个特征。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揭示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内生动力是各民族及其先民追求团结统一。

追求,意指尽力寻找、探索,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既是明确的态度指向,又是主动的行为取向。团结统一,是追求的目标,也是秉持的价值和奉守的规约。团结,寓意和睦、不可离间,用以比喻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统一是指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与“分裂”相对。团结统一是一种基于传统天下观与“和合”理念的政治认同,因为引导和规约团结统一的关键因素是政治力量。中国人称政治,政者,正也,合四隅成一方为正;治指水流,众水滴依道流行。四隅之于一方,水滴之于一流,即部分,即总体。水其总体,水滴其部分,不失其自由平等独立之地位,而相互间无所争,乃能融成一整体[8](7)。由此可见,政治的功能就是统合、团结、汇聚。如果说政治是统合力量,那么统合的舞台和空间就是天下。

始于周代的天下体系,是一个天下无外的一统世界观。从政治意义上看,所谓“天下”,就是具有不确定边界的大规模和多民族政治共同体。而在多于一个“天子”的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则是一个多区域、多民族共享的统一生存空间[9](32)。与天下无外的世界观相对应衍生出的则是作为政治制度和价值取向的“大一统”,“大”意为重视、尊重,“大一统”体现了历朝历代的君王对于天下一统的推崇和追求。尽管中央王朝长期奉行的一统的世界观在近代被外来的民族国家力量所打破,但一统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沉积却一直滋养着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君王的一统天下革命化为人民的一统天下。

认同是一种传承,认同可以萌生力量。追求团结统一的政治认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成为形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关键力量。远古至战国,华夏中心、四方关联的格局形成;秦汉至隋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形成;宋元明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得以巩固和发展;20 世纪的人民民主革命,将帝王权力交还给了人民大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民族人民完成了国家统一,在经历了近代西方的冲击之后,重新把中国整合成一个超大规模国家。

近代以来,指代各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中华民族”概念不断普及,意涵日趋明确。20世纪20年代之后,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指称中国国内包括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在内的大的民族共同体之“中华民族”概念,成为主导国内政治舆论的“中华民族”概念之流行用法。这一主导型、符号化的“中华民族”概念,明确强调中国境内各族人民作为国民和公民的平等身份,他们有历史延续下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泛血缘联系的特殊性及其强化趋势,以及依托在新的现代共和国形式上的民族共同体之整体性和统一性,包括各族人民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实现全民族独立和现代化发展的共同命运。黄兴涛将这一主导型“中华民族”概念所直接传导和涵括的族类认同意识及运用展开的民族一体化理念和信念等,称为现代中华民族观念[10](1)。时至今日,现代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力量引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而共同体的形成需要一系列要素,包括物质性要素和精神性要素,这些要素具体化为共同的生活地域、共同的历史经历、共同的利益基础、共同的伦理系统、共同的价值追求等。诸多共同性可以生成共同的认同,认同则被视为共同体凝聚的关键因素。从维系和发展共同体的机理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培塑和坚定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这符合中国文化之根本精神即“将部分与全体交融互摄”之精神:自认识上言之,即不自全体中划出部分之精神(此自中国人之宇宙观中最可见之);自情意上言之,即努力以部分实现全体之精神(此自中国人之人生态度中可见之)[11](2)。

二、追求团结统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多民族国家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理念和方略,诸多建树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国家建设理论上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质上就是培养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认可和忠诚,属于政治认同培塑。

凝聚国民团结是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国家三要素说”认为国民、领土、主权构成国家,“国家四要素说”认为人民、领土、主权、政府组成国家。无论是“三要素说”还是“四要素说”,对于国家而言,最关键的要素是国民(人民),因为是国民(人民)赋予领土边界划分与承继关系,是国民(人民)成为主权的集体拥有者、捍卫者,是国民(人民)选举和拥护政府。可见,如何凝聚和领导国民(人民)是国家建设的首要任务。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国民(人民)的分裂通常会带来领土分割、政府垮台乃至主权坍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一个承认自己拥有不同民族群体的多民族国家,只有同时培育一种各民族群体的成员都拥护并且认同的超民族认同时,它才可能是稳定的[1](142)。国家认同就是超民族认同,也是最基本的政治认同。国民(人民)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社会生活或接受教育,逐步在特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学会鉴别和参加政党、社团,参与选举等政治活动,产生政治信念、政治理想、政治追求,并自觉地以择定的政治规范规约自己的政治言行,这种现象或过程就是政治认同。认同与身份相关,作为政治认同的对象应是多种多样的,国家、政治制度、政党、民族等是常见的认同对象。在现代社会诸多政治认同中,对国家的认同是最基本的政治认同,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国民身份。在多民族国家则更注重国家认同、民族政治团结认同的培养,旨在矫正和防止族类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层位错位和优先性错位。国家认同在认同层位上高于族类认同,这是多民族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前提。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梗死区域VEGF、VEGFR2、NO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诃子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建设至关紧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国民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培养。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旨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增进各族人民福祉为主旨,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实现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2]。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3]。从这两次重要会议的主旨可以看出,新时代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建设聚力于培养各族人民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领导、认同中国特色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认同各民族共命运、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新时代民族研究领域、民族工作领域最为重要的议题。

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内生动力的承继。当下的团结既包括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也包括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国民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在崇尚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当下中国,实现民族团结,拥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以人民当家做主为核心的政治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思想道德基础、以互嵌互助为特点的社会基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目标基础,这些基础中蕴含着丰富的共同性成分,而共同性无疑是浇灌团结之花的最好养分[14]。当下维护和追求的统一,包括国家领土完整、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国家主权唯一,反对的是分离和分裂,而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各民族共命运的大家庭,自然包含了共同的家园、共同的家人、共同的家产、共同的家规等意涵。团结统一是一种状态、一种局面、一种价值,从行为发生学来看,则是一种驱动行为的认同。

三、“五个认同”汇聚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本质上属于政治认同,培植和铸牢这一认同需要多种路径。2015 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从本质上讲,这五个方面的认同均属于政治认同,汇聚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建设。

(一)认同伟大祖国就是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合法性

从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各民族不断融汇聚合的过程,是一个共同体内在凝聚力不断增量的过程。在这个纵向发展进程中,始终秉持着一个传统,那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就是深沉而执着的国家认同。古代中国人的国家认同并没有完全局限于认同君主帝王、认同王朝这两个层面。王朝总是有兴有灭,但在时间上前后相连,于是出现了超越这个和那个具体王朝而始终存在的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概念。这个历时性的政治共同体就叫作“中国”[15](18)。自称“中国”,既成为王朝延续合法性的资格,也免除了对“中国”以外国家认同的衍生,因为在天下一统的世界观内,“中国”只有一个,那就是铸造在何尊上的[16]或“国”字所意指的众城(众国)所拱卫的中间最大的城(国),中间的最大的城就是中国,天子居于其中,号令天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可谓群雄起伏,王朝更迭,但是正统不辍,无论哪个民族问鼎王权,都以正统自居。所以说,当代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汉族以及诸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一起参与中国国家构建的共同历史成果[15](52)。

中华民族以大家庭模式包容各个民族,中华民族以“一家亲”模式包容两岸同胞,中华民族以“根脉”模式包容华侨华人[17]。在历史根脉回溯中,爱国主义是当代国民对故土家园的深深眷恋;在现代政治格局中,爱国主义是国民对国家主权的珍爱,对国家荣誉的爱护,对国家利益的捍卫。而对于两岸同胞和海外中华儿女而言,群体和个人的祖国认同是在历史认知、现实感受和未来预期这三个因素的互动作用中存在和发展的[18]。认同伟大祖国,就是认同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认同我们来自于哪里的根脉。2014 年6 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谈道:“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在世界各地有几千万海外侨胞,大家都是中华大家庭的成员。……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19]

(二)认同中华民族就是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结构与纽带

共同体是由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借助纽带的作用结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同心圆共同体,圆心在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家,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中华民族是一家,家的纽带是亲情,中华民族一家亲。一家亲,就是各民族互为家人,相濡以沫,肝胆相照,守望相助,荣辱与共。认同中华民族在于认同“大家庭”,即各民族都是家人;认同“家底”,即多民族的历史国情与现实国情;认同“家园”,即各民族共同开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广袤疆域;认同“家风”,即崇尚各民族团结进步,相互帮助;认同“家规”,即恪守爱国规约,反对分裂。

对于中国来说,家庭被视作秩序的重要来源。西方传统漠视作为秩序指针的家庭,这与儒家世界观以家庭为主要譬喻,从而使所有关系都基于家庭,大相径庭。如果说至和是其理想目标,那么,家庭就是最有可能让人倾其所有、毫无保留地付出的那个人类机构[6]。可以说,中华民族“大家庭” 是具有中国温度、中国智慧的民族关系注解和囊括。对共同体中的个体来说,民族认同还能够实现一些更具私人性的内部功能,其中最鲜明的就是对其成员进行社会化,从而使他们成为国民和公民[20](24)。

(三)认同中华文化就是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生力量与气质禀赋

文化造就人,文化浸润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滋养和引导。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22]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5 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3]中华文化内在滋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标识。说到底,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的气质禀赋是由构成共同体的人们的集体气质禀赋所呈现出来的,和合理念、中庸正道、悯怀天下、得道多助等中华文化滋养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气质禀赋。认同中华文化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守护文化安全底线,在中华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中既承接优秀传统,又与时俱进。“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腹中“诗书”。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很容易被转化为一种精神和价值层面的追求。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道理也是一样的,使彼此能够真正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文化机制和作用发挥变得异常重要[24]。

(四)认同中国共产党就是认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导引力量

中国共产党以其革命性、进步性赢得了执政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3]这样的论断和规定表明,中国共产党党员来自于人民,党员群体来自于中华民族,从属于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舵手”和“发动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离不开驱动力和牵引力,自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便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驱动力、牵引力之源,是名副其实的先锋队。作为坚强有力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不断发挥着利益聚合、组织动员、制度建设等功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2]。

(五)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道路与方向

人的共同体自身也是社会共同体,必然体现出特定的社会性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性质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了人民、国家、中华民族政治社会发展的底色,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发展“为了谁”及“走向哪里”的问题。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为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展遵循的路标,这一路标的设定者是中国共产党。因此,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认同中国共产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2013年6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 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26]。

总体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伟大祖国在于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历程,认同中华民族在于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大家庭及其成员,认同中华文化在于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内生纽带和前行动力,认同中国共产党在于认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领导凝聚力量,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于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现实与未来发展的轨道和方向。可见,“五个认同”均属于政治认同,五个认同分别涉及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整体结构、内生力量、领导力量、未来走向等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不断从深化“五个认同”中获取滋养、多维感知、整体提升。

四、结 语

人类的政治历史始终围绕着权力和权利而展开,在涉及多民族国家建设的议题上,各民族共同享有权利、共同运用权力成为理想化的选择,与此同时,打造国民共同体成为政治认同培植所致力的目标。就我国而言,王朝时代的中央政权凭借权力在其所控的疆域内推行国家化的忠诚与认同。而伴随着近代以来王朝体系崩塌、权力归还人民的政治转型,以一种民族主义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经历百余年而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被证明是一条无可替代的现代中国可以熔铸多元意识进而构建现代国家的合理可行之路。这是一个曾经的东方泱泱大国以一种新的姿态走向世界的新风貌的完整体现[2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凝魂聚力工程,其实质是一种崇尚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认同。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