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念中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水平的限制,难以理解数学学科中的抽象知识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能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基础,在培养解题能力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培养
一、引言
数学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运用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数学学习之初,这是打下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1.是新课改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并且解决实际问题。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培养数学解题能力,能够让学生在今后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长期的教学活动引导下,使学生拥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当下社会的实际需要。
2.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只有打牢数学学习的基础,才能在今后进行更加深入的数学学习。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也更加考验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这样的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为学生打牢数学学习的基础。
三、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较低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通过有效地阅读理解题意,才能运用相应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数学应用题出题形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题目中有大量的干扰项影响学生正确理解题意,使得学生失去正确的判断。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才能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解答。
2.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复杂问题存在抵触心理
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利用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但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在复杂的题目中,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分析数学应用题中的关键信息,也难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进而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甚至打击学生的自信和热情。
3.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有效转化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培养数学解题能力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思维转化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对数学问题进行判断和整合,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不具备这样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引导,学生则对这类数学问题无从下手,难以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1.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的学习。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解题能力的培养,并且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强化解题能力的培养。在解题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分析数学教学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特色,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学习体验,力争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得到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定期或不定期检验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效果,并且总结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优化,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做好备课环节
备课环节是教学实践的关键。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视角下,教师首先要深入分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然后要結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教学策略,保证教学效果。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学习风格方面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使教学活动更加适应学生的需要。在实际的备课环节中,教师首先要挖掘教材内容,明确教材的培养目标,站在小学生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使教学活动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解题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解题能力。
3.采用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制订培养方案,就是要保证解题能力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计算方面以加减乘除的简单运算为主,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级段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应用题进行培养,提高培养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把握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分层教学策略,保证设计的题目具有梯度,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时,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有效引导和培养。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有具体的参考对象,才能更好地进行问题解答,从而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计算土地面积时,教师首先利用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明过生日的时候请朋友们吃蛋糕,一块圆圆的小小的蛋糕很快就被朋友们切得七零八落。在吃蛋糕的过程中,小明看着朋友们手中的蛋糕,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怎样通过拿在手上的蛋糕计算出一整块蛋糕的面积呢?”通过这样的故事抛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样的引导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拼接的方式,将不规则的图形变成规则的图形再进行面积计算,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4.把握习题安排的合理性
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练习,学生只有在练习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同时,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练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时,不能盲目地为学生安排练习,而是要遵循相应的原则进行安排。首先教师要安排适量的题目,避免学生因为长期枯燥的练习而产生厌烦心理。其次,教师在安排练习题目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表现选择相应难度的题目,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能力的提升。
5.巧妙利用错题
错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错题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教师的指导和意见进行改正,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本”,让学生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收集起来,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教师的有效引导,总结自己的错误。教师要将这些错题资源变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错题集”的记录,让学生在纵向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數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解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其次,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结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水平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教学活动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彭世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学参考,2018(02):82.
刘鹏林.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新思考[J].学周刊,2019(27):69.
黄晓.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外交流,2018(12):251.